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10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790篇
基础理论   161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婷 《环境》2011,(6):10-12
吃,对于老百姓而言,可是天大的事情。可如今市场上,无论是活蹦乱跳的海鲜、琳琅满目的家禽、各怪鲜艳的蔬果,还是诱人的烟酒、货架上多种多样的零食……都不能让老百姓放心购买,反而让他们更加担心:这些食品到底用了多少添加剂?  相似文献   
82.
不同生物载体模拟河道反应器的微污染水源水修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炜  朱亮  徐京  冯丽娟  徐向阳 《环境科学》2010,31(11):2639-2644
分别以弹性填料和AquaMats生态基为载体,比较了2组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启动过程及其修复微污染水源水性能.结果表明,在间歇曝气与逐步增强曝气强度的挂膜启动方式下,悬挂弹性填料的模拟河道反应器运行50d即启动完成,其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去除率分别高达78.2%、93.5%;AquaMats生态基反应器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去除率则在2周后分别达到70%、80%以上.不同曝气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曝气/停曝时间比3h:3h、曝气量250L·h-1工况下,弹性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TN、TP的去除率均优于AquaMats反应器;随着曝气强度减至120L·h-1及曝气/停曝时间比缩短,AquaMats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性能逐步提高,表明其在确保一定的污染物去除率的前提下具有低气水比潜力与节能降耗的应用优势.镜检分析发现,弹性填料表面以颗粒物质截留、丝状菌包裹为主,而AquaMats生态基上附着的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相对较丰富.研究认为,呈辐射状结构的弹性填料对颗粒态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截留能力,可实现微污染源水修复系统快速挂膜与稳定运行;而AquaMats生态基内部微孔结构有利于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富集,可在低气水比条件下强化多种低浓度污染物的协同去除.  相似文献   
83.
偶氮染料分子结构对其生物脱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偶氮染料是工业中染料用量最大的一类,不同的分子结构对其微生物脱色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文章综述了偶氮染料分子结构中的取代基种类及其取代位置对染料的脱色规律,以及分子特征结构对微生物脱色的量化分析。对目前染料生物脱色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4.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钾钠钙镁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测定地表水中钾钠钙镁时,将测钾钠用的消电离剂和测钙镁用的释放剂配成混合溶液,加入待测试样中,便可连续测定其中的钾钠钙镁。与现在常用的火焰原子吸收方法测得的结果一致,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规范要求,且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85.
为了初步探索环境微生物的快速测定法,提升应对微生物污染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运用美国BD公司的细菌鉴定系统对东胜区三台基水库水质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共鉴定出6种细菌,其可信度分别为95.7、99.1、94.3、98.7、98.5、和99.2。结果表明该系统快速、准确、可靠,可以作为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和微生物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86.
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三丁基锡,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对生物体以及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本文综述了三丁基锡对软体动物、鱼类和哺乳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Plastics such as polyvinyl chlorides (PVC)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indoor constructed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ir unbound chemicals, such as di-(2-ethylhexyl) phthalates (DEHP), can leach in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is study focused on DEHP's effect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determining the precise DEHP content in mice brain tissue after exposure to the chemical,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 exposure range. Primary neuronal-astrocyte co-culture systems were used as in vitro models for chemical hazard identification of DEHP. Oxidative stress was hypothesized as a probable mechanism involved, and therefore the tot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as a bio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 In addition, NeuriteTracer, a neurite tracing plugin with ImageJ, was used to develop an assay for neurotoxicity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neur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neuronal number, neuron count and neurite length, all of which could indicate neurotoxic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1 nmol/L DEHP exposur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OS concentr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neuronal-astrocyte cultures were injured due to exposure to DEHP. In response, astrocyte proliferation (gliosis) was initiated, serving as a mechanism to maintain a homeostatic environment for neurons and protect neurons from toxic chemicals. There is a need to assess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DEHP in animals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uotake and effects on the human neuronal system from exoosure to DEHP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88.
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用氯化锌活化法研究一种柱状污泥基活性炭(CSAC)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条件优化,并选择粉末污泥基活性炭(PSAC)和一种商品煤质碳(MAC)作为对照,考察了CSAC对重金属离子Cu(Ⅱ)和Pb(Ⅱ)及有机污染物硝基苯的吸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CSAC的比表面积及微孔容积分别是306.9 m2·g-1和0.109 cm3·g-1,仅为MAC的36.7%和23.6%,但其对Cu(Ⅱ)和Pb(Ⅱ)的平衡吸附量却远远高于MAC,说明CSAC表面存在的高含量酸性官能团在吸附去除重金属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制备原料相同及制备工艺相似,CSAC与PSAC的理化性质基本相同,两种炭的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较高,对Cu(Ⅱ)和Pb(Ⅱ)均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优于MAC,只是CSAC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略低于PSAC;在对硝基苯的吸附实验中,CSAC及PSAC的吸附效率均远远低于MAC,说明在对有机物硝基苯的吸附中,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同时,所制备的CSAC的稳定度大于95%,易于分离回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适合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89.
通过平顶山烟煤在小型流化床中的燃烧实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低压撞击器(LPI)收集到的细颗粒物元素组成进行定量测定,研究了O2/CO2气氛下硅藻土对煤粉燃烧痕量元素的排放控制.结果表明,Zn、Mn和Ni的含量随粒径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1μm和2μm附近,Hg和Co的含量在0.1μm附近有一峰值;Hg和Zn在亚微米颗粒上有一定程度的富集,Mn、Ni和Co在亚微米和超微米颗粒上的含量基本相当;当颗粒物粒径一定时,随着硅藻土含量的增加,5种元素的富集因子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添加剂粒径的减小,颗粒物中Hg、Mn、Zn、Ni和Co的含量呈减少的趋势;当颗粒物粒径一定时,5种元素含量顺序为MnZnNiCoHg.  相似文献   
90.
树脂基纳米钛锆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同步去除水中磷和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为基体,负载纳米钛、锆氧化物,制备新型树脂基纳米钛锆氧化物复合吸附剂TiZr-D201.通过吸附等温线实验、pH影响实验、竞争吸附实验、动力学实验及柱吸附实验,并结合对吸附剂的表征,探讨了复合吸附剂对水中磷和氟的吸附性能和相应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当pH值为5.8,温度为308K时,Ti-Zr-D201对磷和氟的Langmuir拟合最大吸附容量分别是34.9 mg·g~(-1)和35.1 mg·g~(-1),且吸附行为是自发进行的,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与磷相比,pH值对Ti-Zr-D201吸附氟的影响更为显著;选取SO_4~(2-)、NO_3~-和Cl~-作为竞争离子,Ti-Zr-D201较基体D201表现出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Ti-Zr-D201在吸附平衡前存在两个不同的吸附阶段;柱吸附实验表明Ti-Zr-D201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良好的动态吸附性能,并且可再生循环使用,具备实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