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99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125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1060篇
基础理论   254篇
污染及防治   243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两相消化系统产酸相酸化特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运涛  蒋展鹏 《环境科学》2000,21(3):36-36-39
通过物料衡算建立产酸相的酸化特性分段模型 ,并求得本研究两相消化系统处理淀粉配制废水情况下产酸相动力学参数为 :产酸菌产率系数 Y=0 .2 8mg·mg-1,产酸菌衰减系数 kd=0.054h-1,产酸菌最大比增长率μm=3.1 h-1,饱和系数 Ks=1866mg·L-1.讨论了产酸相酸化率对整个系统运行状况的影响 ,表明高酸化率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沼气回收 .  相似文献   
512.
一株降解H-酸的细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驯化筛选得到以H-酸为唯一氮源的菌株B6,经鉴定为不粘柄菌属(Asticcacauhs)。该菌利用H-酸的最大浓度为410mg/L,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6.5~7.5和29~30°C。(NH4)2S04能显著抑制该菌对H-酸的降解。推测了H-酸可能的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513.
电凝聚-二级生化-吸附工艺处理CLT酸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凝聚-二级生化-高效吸附工艺处理CLT酸废水,经过实验室静态小试和现场扩大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电凝聚可以使废水中的BOD5/COD 比值从 0.03提高到 0.1以上;在水解酸化-好氧 SBR二级生化可靠运行基础上,利用 DGB高效吸附作用,保证废水主要污染指标色度和COD都能达标,其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1%和98.1%以上.  相似文献   
514.
采用活性炭脱色—蒸馏—萃取—氯气置换的新工艺处理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生产固体废物.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活性炭与7-ADCA生产固体废物的质量比为0.8%;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萃取吡啶,萃取效率较高;在n(氯)∶n(溴)为1.2时,溴回收率为86.3%;在真空度为0.04 MPa、蒸馏温度为95℃的条件下,对釜底液进一步蒸馏浓缩,最终得到尿素和氯化铵混合固体肥料.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工艺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7-ADCA生产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15.
探讨了苯甲酸生产残液中锰、钴和镍的提取及分离方法。首先采用酸溶液提取残液中的金属元素;然后通过氨水沉淀法分离锰;最后使用p507萃取剂分离钴和镍。实验结果表明:当苯甲酸生产残液中锰、钴和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85 0%,0.307 1%,0.015 5%时,在硫酸浓度为2.0 mol/L、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25%的条件下,锰、钴和镍的提取率分别为88.59%,87.77%,86.50%;当氨水浓度为2 mol/L时,锰的沉淀率达94.24%;在平衡水相p H为4、p507萃取剂皂化率为60%、油相中p507萃取剂的体积分数为15%的条件下,钴萃取率达87.53%,镍萃取率仅为8.46%,钴镍分离系数为68.70。  相似文献   
516.
Pb2+、Cu2+、Cd2+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和竞争吸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金属离子Pb2+、Cu2+、Cd2+在胡敏酸上的单一吸附和两两组分竞争吸附.结果表明,总体胡敏酸对Cu2+、Pb2+的吸附明显强于Cd2+.Freundlich方程对Pb2+、Cd2+单一金属离子吸附等温线的拟合呈极显著关系,Langmuir方程为胡敏酸吸附Cu2+的最佳拟合方程.Pb2+、Cu2+、Cd2+的两两组分竞争吸附表明,胡敏酸对3种离子均具有"选择性吸附",竞争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Pb2+、Cu2+、Cd2+.  相似文献   
517.
以蛋白质浓度、多糖浓度和DNA浓度为表征,对酸热法提取剩余活性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进行了条件优化,考察了pH值、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破解剩余污泥细胞提胞外聚合物(EPS)效率影响的最优条件,并对EPS提取液进行FT-IR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提取效率大小为pH值>温度>提取时间,酸热处理提胞外聚合物的最佳条件为pH=1.25,T=100℃,t=4 h。  相似文献   
518.
pH对剩余污泥和初沉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已有报道,但pH对混合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尚鲜见报道。为此对厌氧环境,(20±1)℃,pH=4~11以及不控制pH条件下混合污泥的水解酸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pH调控有利于污泥SCOD的溶出,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污泥溶出的SCOD要大于其他条件下的,特别是pH=10和11条件下污泥溶出的SCOD要远高于其他条件下。碱性环境和酸性环境以及中性环境相比更有利于混合污泥产酸,最佳产酸pH条件为pH=10。在酸性和极端碱性条件下均有利于混合污泥中氨氮和磷的释放。碱性环境利于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去除,但不利于总悬浮固体(TSS)的去除。在不同pH条件下将混合污泥的发酵特征和剩余污泥和初沉污泥发酵特征比较,发现3种污泥水解和产酸均在碱性条件下最好,且在20~22℃的条件下,产酸量均在pH=10的条件下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19.
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为稳定剂,通过FeCl3.6H2O与NaBH4反应,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稳定纳米级零价铁颗粒(P-NZVI),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颗粒平均粒径为73 nm。考察了Cr(Ⅵ)溶液初始浓度、pH、NZVI投加量、温度等条件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与同等条件下不加稳定剂制备的纳米铁(N-NZVI)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r(Ⅵ)的去除率随温度和纳米铁投加量增加而升高,随pH和Cr(Ⅵ)溶液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P-NZVI对Cr(Ⅵ)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N-NZVI,表明改性后纳米铁在地表水原位修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0.
以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EP)为载体,以钛酸正丁酯和硝酸镧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出掺杂镧的漂浮型La-TiO2/EP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了催化剂的形态结构。以正辛烷为模拟水面烃类污染物,通过超声波辅助对此催化剂的吸附与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0~40目的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制备的5%La-TiO2/EP,经500℃焙烧2 h后对辛烷的去除效果最好。超声波可促进辛烷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迁移,超声辅助下辛烷去除率可提高1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