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对新疆某煤矿辐射环境影响问题的调查与分析,阐明伴生煤矿对周围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影响,并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调查煤矿日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伴生放射性煤矿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2.
自然环境中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及其子体,它的含量一般在ppm水平,过去常用于微量的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固体荧光和中子活化法,这些方法由于灵敏度低和实验条件繁杂给分析带来一定困难。七十年  相似文献   
93.
选用农林剩余物加工制得生物炭,用强氧化剂(KMnO_4、H_2O_2、HNO_3)对生物炭进行化学改性,选择最佳改性方法。通过吸附试验得出用0.01 mol/L KMnO_4改性的生物炭除效果最佳。采用KMnO_4改性的生物炭对废水中的进行吸附,考察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U(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3 g/L、U(Ⅵ)质量浓度为10mg/L、溶液pH=6、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改性生物炭对U(Ⅵ)的去除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32.57 mg/g,比未改性前提高了67.9%。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了SEM、XRD、FTIR表征及表面含氧官能团测定、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对U(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决定系数R20.99)。这表明对溶液中的去除可能是化学沉淀作用的结果,改性后含氧官能团增加,对溶液中的去除也可能存在官能团络合作用与表面吸附,使吸附剂化学吸附能力增强,除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94.
某盐湖水中铀的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盐湖水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浓度输入PHREEQC形态模拟计算软件,通过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改变对形态的影响计算得出: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的络合物是盐湖水中的主要存在形态,并会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而改变。盐湖水的pH值在8~10之间变化时,UO2(CO3)4-3为酰离子在盐湖水中的主要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95.
活性污泥吸附铀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溶液pH值、温度、的初始质量浓度及活性污泥投加量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吸附处理含废水的影响,研究了其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及吸附平衡模式,探讨了活性污泥吸附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吸附低浓度的最佳条件为: pH值3~4,活性污泥投加量8 g/L,温度10~60 ℃.活性污泥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初始阶段(t≤30 min)、过渡阶段(30 min铀的等温线与Freundlich等温式拟合较好,活性污泥吸附属多层覆盖吸附,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吸附传质速率由孔隙扩散阶段和内表面吸附共同控制.活性污泥表面的活性功能团对的络合作用是活性污泥吸附的主要机理,主要与细胞表面的-OH、CO、P-O及-NH2等活性官能团螯合,形成配合物.  相似文献   
96.
刘瑛  陈文涛  邓飞  梁贵渊  张衍津 《环境》2012,(Z1):25-26
采集了粤北地区三个矿冶周围居民点气溶胶样品并测量其总α、β放射性,总α用饱和层厚度法,总β用效率法。调查结果发现,三个矿冶所设的采样点中,总α范围值0.051~0.75 mBq/m~3,总β范围值0.56~5.5 mBq/m~3;所有的样品中总β放射性均比总α放射性高。  相似文献   
97.
铀矿井排风口尾气对周边农田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尾气排风口周围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累积性污染不容忽视,但目前处于监测和积累数据阶段.在对指数平滑法综合应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某矿井排风口周边某一农田土壤中近10 a的(238U)质量比监测数据建立了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土壤放射性(238U)污染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精度达75%以上.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指数平滑法建立土壤放射性污染预测模型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矿井排风口尾气对周边土壤的放射性累积性污染呈逐年递增趋势,迫切需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8.
我国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规律和综合利用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国内煤中微量元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可分为原生、次生和后生,赋存状态主要与有机质的吸附和络合作用有关;开发利用的现状较为落后,表现为研究区域少、研究手段和技术水平差。指出,必须深入对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规律和综合利用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利用资源,使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
随着核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浓度污染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如何高效低耗地处理低浓度污染地下水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是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2种有效方法,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机制上,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还缺少系统报道。文章简述了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的机制、参与微生物以及反应产物的稳定性,论述了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优势、作用机制,同时从微生物和环境因子2个方面总结了耦合机制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提出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污染地下水的强化方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高岭土对溶液中的吸附效果,将富含官能团的富里酸与高岭土结合形成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通过静态对比试验,研究了pH值、反应时间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的吸附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对的吸附效率与高岭土相比有显著的增加,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和高岭土对的吸附率在pH值为5时分别可达99%和80%;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和高岭土对的吸附反应均在反应时间为20 h达到吸附平衡,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和高岭土两种吸附剂的吸附反应皆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吸附规律;当吸附剂投加量在0.1~0.5 g之间时,随着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和高岭土两种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的吸附率也随之增加,的最大吸附率分别可达87%和78%;的解吸效率随着富里酸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较于用超纯水作洗脱剂的空白试验,的解吸率可达60%;富里酸-高岭土复合体对溶液中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H=5、反应时间20 h、吸附剂投加量0.5 g。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溶液中的提取与去除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