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487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463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钡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重晶石、毒重石等矿床之中,氯化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钡渣,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可溶性钡盐进入人体会造成不同程度损害,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钡渣,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通过对张化厂固废堆场厂区及周边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并通过场地调研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2.
长大深埋隧道穿越富水地质环境时,易造成区域水环境变化。拟建运三铁路中条山隧道要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地层含水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采用GMS地下水模拟软件,构建了隧址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模拟预测隧道建设施工与运行期的地下水流场分布及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运三铁路隧道建设排水会形成沿隧道轴线的降落漏斗,区域地下水位平均降深20~40m,最大降深达200m, 3年建设期造成水量损失6.2×106m3。隧道运行稳定排水后,地下水流场可在1年时间内恢复至初始形态,区域流场10年后基本恢复,但隧道周边仍存在约30m的降落漏斗,水资源量将恢复至建设前水平。数值模拟较好地揭示了长大深埋铁路隧道地下水涌水量、影响范围、恢复周期等规律,可为拟建运三铁路中条山隧道的水环境效应评价、恢复与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3.
利用废渣盐石膏制作轻型墙体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铭杰  朱丽 《环境工程》2006,24(5):53-55
研究利用海盐化工产生的废渣盐石膏经过一定工艺处理,生产轻型墙体材料盐石膏空心条板,该产品与天然石膏空心条板相比,原料采用及生产工艺都有较大改进,生产成本却大幅度下降。经测试,该产品完全可替代天然石膏空心条板,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94.
为调查铁路车站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水平,2017年至2019年对6个铁路车站3种型号检测系统的行李包入口和出口,系统上盖板、左侧、右侧5个位置的空气比释动能率进行620台次检测.结果显示,620台次检测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查结果均合格,不同型号、不同检测位置空气比释动能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C型5个检测位置的空气比...  相似文献   
95.
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和检测工作经验,对铁路建设期施工概况、铁路施工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等进行论述,从加强职业健康防护宣传和教育、实行岗位轮班制度、加强工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监督管理、强化铁路建设的卫生保障措施、改进施工工艺和研发新材料等方面提出铁路施工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建议,以期降低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人员职业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96.
选取国内目前运营线路沿线的1个高架车站和1个地面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列车高速通过引起的站台振动进行现场测试,获得列车以350 km/h速度通过车站时,高架站台和地面站台的振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高架车站站台不同位置处振动均高于地面车站站台,并且不同区域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地面车站站台不同区域振动特性基本一致,Z振级平均比高架车站小6~11 dB。  相似文献   
97.
铁路疾控实验室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合工作实际,从人员、设备设施、材料、资质和能力、场所环境等方面阐述铁路疾控实验室的能力构成要素,探讨提升铁路疾控实验室能力的对策建议,即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质量监督、聚焦过程监控、强化业务培训、规范内部审核和重视管理评审,旨在进一步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实验室综合实力,助力铁路疾控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了解兰渝铁路特长隧道内空气质量状况,以预防可能对隧道内养护人员产生健康威胁的有害因素。在铁路运营且避开隧道内机械通风开放时间,采用直读式仪器对12条特长隧道内物理因素(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噪声)、化学因素(CO、CO2、O3、NOX、SO2、粉尘)及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浓度进行测量并与国家相关标准比较。结果表明,兰渝铁路特长隧道内气象条件良好,无高气温、高气压和超标噪声的影响;化学污染物(CO、CO2、O3、NOx、SO2、粉尘)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基本不超标。此次监测结果说明目前隧道内有害因素未对隧道内相关工作人员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铁路项目建设特点,将影响铁路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技术环节划分为规划设计、运营维护、相关配套3个阶段,对各阶段碳排放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体现规划设计阶段对铁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的计算模型,提出了铁路项目绿色低碳评分表,进而结合“双碳”目标的相关要求分析铁路行业碳达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为确定铁路隧道救援站最佳通风结构,对烟道布置提出合理建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铁路隧道救援站通风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同时,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救援站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救援横通道布置及防护门开度设置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通风参数工况设置下,采用多节点排烟竖井结构后各救援横通道流量分配更均匀,救援站压力平衡性更好,通风效率可提升15%;通过疏散模拟证实,在长560 m的紧急救援站范围内设置10条疏散横通道,横通道设1.7 m宽的逃生门能够满足疏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