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5篇
  免费   1433篇
  国内免费   4088篇
安全科学   2244篇
废物处理   368篇
环保管理   533篇
综合类   8215篇
基础理论   1112篇
污染及防治   949篇
评价与监测   230篇
社会与环境   142篇
灾害及防治   203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954篇
  2022年   896篇
  2021年   879篇
  2020年   682篇
  2019年   693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804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619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以氯化铁为铁源,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壳聚糖为稳定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壳聚糖稳定纳米铁(CS-nZⅥ);研究了印染废水中常见助剂NaNO3、Na2SO4、NaH2PO4、K2Cr2O7、EDTA二钠盐存在下,超声波辅助CS-nZⅥ对酸性品红(AF)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15 min,0.01 g CS-nZⅥ对25 mL、100 mg/L AF的去除率高达99.9%;各种助剂的存在使得纳米铁表面不同程度失活,阻碍反应的进行,使得AF的去除率下降。NaNO3、K2Cr2O7、EDTA二钠盐与纳米铁发生反应,与AF存在明显的竞争作用。重复利用实验表明,CS-nZⅥ重复利用7次仍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此外,CS-nZⅥ对加标(50 mg/L)实际废水中AF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表明CS-nZⅥ是一种潜在的环境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42.
《化工环保》2013,(1):5+14+18+22+32+55+58+62+79+83
可见光催化下过硫酸盐强化铁酸钴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催化下过硫酸盐强化铁酸钴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方法。该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取有机物污染水样进行有机污染物含量分析;2)将有机物污染水注入到水池中,按池水中有机污染物、铁酸钴和过硫酸盐的摩尔比为  相似文献   
94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介绍了Fe0-H2O2体系、紫外光-Fe0-H2O2体系和可见光-Fe0-H2O2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特点和效果,并对未来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4.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光催化剂BiFeO3。采用SEM,XRD,FTIR等技术对光催化剂BiFeO3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光催化剂BiFeO3晶相纯、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存在Fe#x02014;O的弯曲振动和伸缩振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鼓气及加入H2O2可有效提高BiFeO3对甲基紫可见光催化降解的效率;在300mL质量分数为1.5#x000d7;10-5的甲基紫溶液中加入0.9g光催化剂BiFeO3和0.1mL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当反应时间为240min时,甲基紫去除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945.
考查了自制疏水性硅胶吸附材料AGS在加油站模拟油气回收装置及某油库现场油气回收装置的应用效果,并与常用的柱状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活柱状性炭相比,AGS对油气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较小,但是油气脱附效果更好;将二者混合得到的吸附材料同时具备二者的优点,既具有较高的油气吸附量又具有良好的脱附性能,使油气回收装置具有更大的油气吸附量和更好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46.
分别介绍了钙基吸收剂脱硫和脱氯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脱硫、脱氯的相互影响.探讨了钙基吸收剂协同脱硫脱氯的可行性,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实现燃烧中同时脱硫、脱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47.
山东卓创资讯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届再生塑料供需见面会于2013年12月5日下午在江苏徐州中煤最佳西方友谊宾馆顺利召开。金发科技、鸿字集团、赛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双赢再生资源集团等来自华东、华北、  相似文献   
948.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目前我国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解SCCPs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征,测定了24个广州土样(含3个剖面采样点)中SCCPs的含量,分析了其同族体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广州表层土壤中SCCPs的含量变化范围为6.8~541.2ng/g,均值为79.6ng/g;剖面土壤中SCCPs的含量范围为7.5~115.8ng/g,均值为33.1ng/g。不同类型土壤中SCCPs各同系物组分的分布模式相似,以碳原子数为10和11的Cl6-SCCPs/Cl7-SCCPs为主。  相似文献   
949.
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木屑作为吸油材料对0#柴油进行吸附研究,比较3种农业废弃物在纯油、油水样中的吸附性能及漂浮性能,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3种农业废弃物除油率的因素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小麦秸秆、木屑和玉米秸秆对柴油的吸附速率都很快,无论是在纯油中,还是在油水样中,5 min即可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在纯油中,小麦秸秆饱和吸油量最大,为8.54 g/g;木屑次之,为8.20 g/g;玉米秸秆饱和吸油量最小,为7.03 g/g.在油水样中,小麦秸秆饱和吸油量最大,为8.54 g/g;木屑次之,为8.08 g/g;玉米秸秆饱和吸油量最小,为7.02 g/g.(2)振荡使得小麦秸秆、木屑和玉米秸秆漂浮性能都出现明显下降,它们的漂浮率依次为小麦秸秆>木屑>玉米秸秆.(3)在振荡频率为0 r/min、投加量为0.9g、油膜厚度为0.55 mm的条件下,玉米秸秆和木屑粒径为830~1 700 μm、小麦秸秆粒径为500~830 μm时,除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50.
摘要以镁盐、铝盐、纯碱和烧碱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多孔镁铝复合氧化物(P—Mg3.1AlO4.6),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分别为206.3m2/g、8.961nm和0.4208cm3/g。研究了这种多孑L材料对水溶液中cr(VI)的吸附性能,在25~45qC时,静态吸附量为82.32~141.7mg/g;当初始浓度100mg/L、流速5mL/min、床层高度10cm和pH=6时,半穿透时间、半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06rain、49.28ing/g和51.30Ing/g;拟合参数及误差分析表明,cr(Ⅵ)在P—M敬。AIO4.6上的静态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Yo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预测cr(Ⅵ)在P—Mg3.1A104.6上的动态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