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935篇
安全科学   274篇
废物处理   196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1884篇
基础理论   366篇
污染及防治   432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铁-锎系合金氧化物污水除磷及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铁-镧系合金氧化物并研究其除磷能力。结果表明:以铁、镧摩尔比为0.08的吸附剂除磷能力最强,吸附曲线适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该吸附剂的吸附量受pH影响显著,pH在4.0~7.0之间时吸附量较大。进行了抗共存阴离子能力测试,结果表明CO3 2-对磷吸附量影响较大,给出了共存阴离子对吸附量的影响顺序。对该吸附剂进行了真空高温再生,再生率最高可达62.27%。  相似文献   
972.
为了研究催化铁与生物耦合后对生物除磷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人工配水用厌氧/好氧间歇流式富集培养聚磷微生物。对比发现,催化铁与生物耦合组中厌氧末段ORP降低了约60 mV,pH值小幅度的上升(≤0.3),整个培养过程中铁离子的浓度开始快速增加,之后趋于稳定(约40 mg Fe/g MLSS)。对好氧末段污泥SVI值比较发现,耦合工艺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改善。除磷曲线比较发现,耦合组中厌氧末段磷的释放量下降,而好氧阶段磷的吸收速率增加;胞内聚合物提取表明,耦合组厌氧末段聚磷菌细胞内PHA含量有提高,好氧末段糖原含量有下降。磷形态提取分析表明,耦合组好氧末段污泥中无机态PO3-4-P含量更高。低浓度铁离子可以起到与生物耦合同步除磷的目的,本工艺长期运行未发现耦合体系中催化铁对除磷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3.
响应曲面法优化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R和XRD等手段对自制磷钼酸铁(FePMo12)杂多酸进行表征,表明杂多阴离子具有Keggin结构。将FePMo12负载于修饰后的分子筛上制备FePMo12/APTES-4A催化剂填充于电化学反应器中,考察电化学氧化体系对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其脱色率高于二维电化学反应器。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RSM)分析,以pH值,板间距,槽电压,曝气量为实验因素,建立了以酸性大红3R的脱色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当电解时间为60 min时,曝气量0.05 m3/h、pH为2、板间距3.0 cm、槽电压11.0 V,在此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69.4%,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能很好地吻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槽电压和pH、pH和曝气量的交互作用对响应值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74.
聚合铝混凝过程中pH值的计算与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混凝过程中典型酸碱平衡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无机离分子絮凝剂聚合铝(PACl)混凝过程中混凝剂投药量与pH值变化关系进行近似计算的方法,并引入了混凝过程水解度的概念。而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  相似文献   
975.
Al^3+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合污染对玉米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Al^3 共存,对玉米幼苗保护酶及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能加剧Al^3 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具体表现为使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增大,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剧,质膜透性上升,而叶绿毒含量下降,当CTAB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976.
不久前,一个触目惊心的新名词,赫然出现在不少媒体上,它就是“公共安全危机”。对于“安全”一词,人们并不陌生,它曾让国家和人民群众在不断深刻认识它的过程中,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97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铁、锰,优化了测定条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Ⅲ限均较低,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78.
分析了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其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拟合、样品重复测定、分光光度计4部分。本次测量结果为:铁(0.232±0.012)mg/L;锰(0.092±0.004)mg/L,k=2(约95%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979.
基于大量实测数据统计,比较了测定水中铁、锰、汞3种重金属时,样品是否过滤、加酸保存等前处理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铁、锰水样需过滤检测,汞水样不能过滤检测,且3种金属的水样均需加酸保存,这样测定的结果才能根据现行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80.
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为稳定剂,通过FeCl3.6H2O与NaBH4反应,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稳定纳米级零价铁颗粒(P-NZVI),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颗粒平均粒径为73 nm。考察了Cr(Ⅵ)溶液初始浓度、pH、NZVI投加量、温度等条件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与同等条件下不加稳定剂制备的纳米铁(N-NZVI)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r(Ⅵ)的去除率随温度和纳米铁投加量增加而升高,随pH和Cr(Ⅵ)溶液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P-NZVI对Cr(Ⅵ)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N-NZVI,表明改性后纳米铁在地表水原位修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