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2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4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5篇 |
废物处理 | 90篇 |
环保管理 | 281篇 |
综合类 | 1918篇 |
基础理论 | 229篇 |
污染及防治 | 223篇 |
评价与监测 | 241篇 |
社会与环境 | 60篇 |
灾害及防治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29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85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58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石墨炉法测定铅的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一系列实验,选择了石墨炉法测定铅的最佳基体改进剂,并确定了使用该基体改进剂的最佳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 相似文献
172.
根据排污周期确定加密监测采样频次,用实例说明有规律排污过程的生产特点,提出固定频次法进行监测频次优化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3.
兰州市SO2排放总量预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慧宏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14(3):157-159
依据兰州市大气污染复杂的特点,首次将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兰州市SO2排放总量的预测,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能较好地用于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预测,且具有预测精度高,对数据数量和精度要求不高和客观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4.
一、TSP来源的解析 TSP来源解析系采用受体模型中的区域源解折模式—IDNN模式进行。它是从实测样品中对其有效元素(采用诱导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进行成份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不同源的特征谱,再用特征谱分配受体 相似文献
175.
总量控制下的污染物区域协调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环境管理的实践表明,为了控制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研究在总量控制下污染物指标(或削减指标)的转让、交换和综合平衡的理论和一般规律,以及这种协调政策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1985年以来,上海市在黄浦江上游实行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并采用总量指标有偿转让或交换的方法,在水源保护区内,综合平衡总量指标,在企业间有条件地调剂余缺,互相转让,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主要结合黄浦江上游实施污染物区域协调政策的实际,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实施的原则、条件和过程。二、协调政策产生的原因在不影响既定的环境目标的前提下,对于 相似文献
176.
<正> 我国目前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项目多为耗氧污染物;因而重点污染源的COD、BOD排放总量,成为该项工作极重要的基础数据。基于实测计算的总量,由于常受到样品偶然性、随机性的影响,准确性有时难以判断;为此国内外一直在研究以排放因子测算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方法;有关COD的亦作过一些探索,如南通市物质流法,就是以元素为线索,解析 相似文献
177.
曹国庆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4):34-38
废铅蓄电池是再生铅主要原料,铅蓄电池产量、进出口量、社会消费保有量,以及铅蓄电池消费使用领域与废铅蓄电池产生量有关。预测2015年废铅蓄电池产生量,并讨论我国再生铅产能规模,供再生铅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调整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在深刻论述新疆地区近年来开展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工作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我区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并结合我区今后经济发展要求,为确保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认真做好“十二五”总量控制工作,提出了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完善考核制度、推进大集团战略及提高环境准入条件等8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9.
根据土壤中几种无机配位体浓度,推算了Pb不同沉淀形式所对应的浓度,并将其与~(210)Pb示踪实验测量值对比,证明土壤中Pb主要是以磷酸盐形式存在。~(210)Bi和Pb共沉淀后被土壤吸附。pH对土壤~(210)Pb(Pb)、~(210)Bi、吸附影响曲线形状相似。土壤Pb和~(210)Bi分别在pH值为5和2.6时解吸。测定了土壤—水系统中~(210)Pb和~(210)Bi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5—0.6)×10~3和(0.3—3.0)×10~4。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