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449篇
安全科学   228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1104篇
基础理论   281篇
污染及防治   152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01.
本文阐述了净化尾矿废水研究的最新成果。当尾矿废水通过铁笼坝(堤)迎水面内侧敷设的过滤和净化材料后,废水中主要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浓度均能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02.
在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QP)、淀浆白土(WP)、第四纪红土(QR)和赤红壤(LR)上种水稻后,用自制根盒制得各自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以铜为指示离子,研究了土壤对铜吸附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根系生长使土壤中铜专性吸附载体、pH等因子改变,从而使根际土吸附铜量大于非根际土。QR的铜吸附特征可用Freundlich方程表征,其余土壤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铜吸附的根际效应大小依次为QP>WP>LR>QR。起始铜浓度对根际土壤中铜吸附的影响较复杂。除QR外,随样品铜吸附量增加,平衡液pH下降、铜吸附会引起根际土与非根际土pH的差异。  相似文献   
903.
短期暴露实验中铜在鱼鳃表面的结合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逐级提取的方法研究了短期暴露实验过程中鱼鳃表面不同结合状态的铜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考虑到实验过程中水环境条件的动态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鱼鳃对铜的吸收在3h左右达到稳态平衡,水提铜、鱼鳃表面易交换铜以及鱼鳃表面难交换铜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04.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MAC除Cu2+、去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章敏  常青  王进喜  王娟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1994-2000
以壳聚糖、巯基乙酸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壳聚糖(MAC),研究了其除Cu2 与去浊的机理,并对几个因素做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①MAC具有除铜与去浊的性能,当MAC与HPAM复配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MAC,Cu2 去除率可达98%以上;②用MAC处理Cu2 和浊度共存的体系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致浊物质可以起到相互促进去除的作用,出水中[Cu2 ]<0.5mg·L-1,浊度<3NTU;原水浊度越大,越有利于Cu2 的去除;③Cu2 的去除率随原水pH值的增大而提高,浊度的去除率则反之.  相似文献   
905.
针对典型飞机结构的局部腐蚀环境开展了加速腐蚀环境谱及加速腐蚀试验方法研究,采用A和B两种加速腐蚀环境谱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飞机结构加速腐蚀环境谱中采用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不仅具有明显的加速腐蚀作用,使试验历程大大缩短,而且能够较好地再现典型飞机结构的腐蚀损伤特征。  相似文献   
906.
黄金矿山尾矿处理,投资和工程量大,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并且损失尾矿中的已溶金,文章介绍全泥氰化矿处理新工艺,此法可以圆满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07.
分别用混合酸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两种方法处理鱼虾样品,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铜、锌、铅、镉、铬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相对标准偏差均在4.0%以下,加标回收率在95.6%~112%之间.湿法消解相对标准偏差在0.3%~5.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9%~115%之间.微波消解比湿法消解的精密度、准确度高,且微波消解操作安全简便,耗时短,适用于样品数量多的情况.混合酸湿法消解操作复杂,耗时长,由于使用了在高温下易爆的高氯酸,又容易发生"炭化"现象,安全性差,在样品数量少的情况下可用此法.  相似文献   
908.
含高铝高碱废液废渣分析及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溢  徐斌 《环境保护》2000,(4):43-44
本文主要讨论以铝合金为原料加工的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高铝的强碱性废性废弃物性综合治理。在对废弃物的基本组成进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分别对废液和废渣中有用成分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废液经加热浓缩可回收部分氢氧化的并降低了废液的PH值,同时进一步制备合乎国家标准的聚合氯化铝产品。对废渣的处理提出采用酸浸溶电解法咽收有价值的金属铜的综合利用方案,由此形成了对治理区这类高含铝高碱度废弃物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909.
铜在鲤鱼(Cyprinus carpio)鱼鳃微环境中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layle设计的装置测定了不同铜暴露水平下鲤鱼鳃部进出水中的游离铜离子浓度、粘液含量及有关参数.用MINTEQA2和单配位体模型联合的试算方法计算了不同形态铜含量以及鳃部粘液对铜的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可以获得鱼鳃微环境金属形态分布的准确结果,同时可以得到与鱼鳃粘液络合能力有关的参数.随着暴露铜含量增加,粘液分泌量随之增加,鱼鳃微环境pH和碱度也有所上升.鱼鳃粘液的络合当量浓度(Cu/C)和稳定常数(对数)分别为0.95mmol/mg和5.32.就铜形态分布而言,鱼鳃微环境与外部水相的主要差别表现在相对较高的羟基络合态铜含量以及占总量3%~20%的鱼鳃粘液络合态铜.  相似文献   
910.
本实验将阳离子絮凝剂聚乙烯亚胺(PEI)和重金属络合剂巯基乙酸(TGA)进行复配,以达到既能除重金属又能除浊的目的.确定了PEI和TGA的最佳投药范围,研究了其对Cu(II)和浊度去除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含Cu(II)50mg·L-1的废水,TGA和PEI最佳投药范围分别为80mg·L-1-120mg·L-1和5mg·L-1-20mg·L-1,Cu(II)去除率可达80%以上;在pH2.0-4.0的范围内,Cu(II)去除率随pH升高而升高,在pH>4.0后达最大值并基本稳定;当Cu(II)和致浊物质同时存在时,二者会促进彼此的去除率,并使最佳投药范围变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