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1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复垦排土场土壤的大孔隙、管状通道和植物根系是形成优先流的主要原因。论文采用野外染色示踪试验和室内理化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优先流的形态特征与变化规律,揭示排土场复垦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先流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排土场各样地土壤优先流多发生在0~40 cm土层,占整个0~60 cm土壤层的93%以上;不同样地土壤优先流特征存在差异,0~5 cm土层染色面积比依次为榆树林地(90.37%)>刺槐林地(79.84%)>混交林地(65.37%)>农地(44.36%)>灌木林地(41.54%)>荒草地(38.38%),均表现为乔木林地大于灌木林地和草地;2)各样地0~60 cm土层染色面积比大小依次为刺槐林地(26.48%)>榆树林地(20.12%)>混交林地(17.32%)>农地(15.06%)>灌木林地(13.97%)>荒草地(10.07%),染色面积比与土层深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3)选取土壤因子、水分因子、植物因子3大类环境因子与染色面积比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其染色面积比与砾石含量、大孔隙平均半径、饱和导水率、根重密度和<1 mm根长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容重和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1~2 mm和2~5 mm根长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为认识排土场优先流的形成机制、完善优先流研究体系以及排土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2.
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植物与土壤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发现:发育在Ⅰ线研究剖面山脊隐伏矿床上方和山坡脚近溪流处的Ⅰ号和Ⅱ号植物综合异常,其赋存空间、物质来源及发育状态受不同成因类型的土壤异常的控制。Ⅰ号异常反映了土壤气体异常、碎屑异常和上移水成异常;Ⅱ号异常反映了土壤侧移水成异常和部分水化学异常。由于元素在植物根际环境的地球化学赋存状态及其生物有效性,植物对元素吸收的选择性和屏障效应等因素,植物中某些异常元素同土壤异常中的相应元素具有不协调性。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库和所有的地球化学异常库都发生关系,它们在一定的时空、环境和动力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界面反应,使元素向植物迁移转化,导致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3.
以《准格尔项目黑岱沟露天煤矿水土保实施设计报告》为例,论述了露天煤矿排土场水场保持设计主要应取的措施,其工程措施是“截”、“拦”、“导”、“整”四步曲,即截上上游的水,拦挡下泄的沙,疏导上面的水,整治坡地后再利用水。  相似文献   
134.
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草地、农田、白榆林地、刺槐林地、白榆刺槐混交林地)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为对照,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对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下的光照强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5 cm、10 cm处的土壤温度和0~10 cm、10~20 cm的土壤含水量等小气候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分析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日较差和日均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复垦模式均有降温、增湿、保水、减小日较差和日均值的功能。不同复垦模式对小气候调节能力表现为白榆刺槐混交林地白榆林地刺槐林地农田草地裸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随着植被的恢复,小气候和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5.
以扎赉诺尔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与平台区域的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土壤菌群结构分析,以及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将其与未复垦的土壤进行比较,探究排土场复垦与土壤微生物的反馈响应。研究发现:复垦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主要与试验区域土壤深度有关,深度为0~10 cm的土壤相比10~2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更大,其中土壤容重、机械组成和pH对复垦土壤的影响作用明显高于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和碳氮比,对照组土壤的pH为8.87和8.76,远高于复垦土壤的pH。排土场复垦前后土壤菌群结构差异大,复垦有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且土壤中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增加对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6.
正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铜陵有色),是铜陵市成立最早的企业,且是先有的铜陵有色,才有后来的铜陵市。在过去几十年间,铜陵有色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铜陵有色希望通过尾矿回填、植被恢复等手段,还原青山绿  相似文献   
137.
《安全生产与监督》2011,(5):F0002-F0002
广西德保铜矿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66年6月,为国有中型采选联合矿山企业,矿区面积12.33平方公里,主要产品为铜精矿、铁精矿;铜精矿中含金、银、硫等副产品。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铜矿生产基地、百色市骨干企业。多年来,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以海外风勘选区评价项目为基础,结合该地区已探明的多处铜矿床特征,贝克矿区铜矿赋存于台缘中-基性安山岩-玄武岩杂岩体中,产于安山熔岩上部的构造裂隙带中,伴随着矿化作用,产生围岩蚀变,形成脉型铜矿(化)体。区内铜多金属矿为火山作用与后期热液作用叠加成矿,矿区内安山熔岩裂隙带为高渗透带,既可作流体物质运移的通道,又可成为良好的成矿场所,为寻找分布于火山口内、火山颈下的次火山岩体中块状硫化物型铜矿脉,次火山岩型铜矿床指明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9.
江西省万载县野猫冲铜矿床为中低温热液(成矿流体)沿构造破碎带蚀变-蚀变岩型铜矿床。在地表地质调查、钻孔岩芯考察及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野猫冲铜矿控矿构造进行详细研究,表明北东东向大型叠瓦状推(滑)覆构造控制矿区内各地质单元的延深与展布,北东向韧性剪切变形带控制矿区铜金矿体的展布,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韧性剪切断裂之间的次级层间破碎带和小断裂带内,带内发育较强的动热变质,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发育。矿石以黄铜矿为主,贫硫,成矿流体具有多期次的活动、叠加改造的特点。上栗-潭埠-宜丰断裂带自西至东已发现20余处铜多金属矿床(点),显示该带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0.
古莲河露天煤矿的开采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其中排土场是比较严重的一个方面,针对其排土场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及其污染程度进行研究。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处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排土场中Mn和Pb的潜在可利用性都很强,Cu的不可利用性较强,Zn的可利用性较低,它们的生物活性顺序为Mn>Pb>Zn>Cu;从单项污染指数值来看,四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暂未达到中度污染级别,它们的综合污染等级最多属于轻度级别。该研究可为当地的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