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1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采用种子萌发法研究了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五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种子库,共发现16种植物,分属5科,16属,以草本植物为主。排土地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较低。随着恢复类型、恢复时间的不同,土壤种子库的种类、密度各不相同。选择正确的恢复措施.有利于土壤种子库自我更新能力的增加和排土场生态系统稳定,对排土场的土地恢复和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文章通过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配置土壤水分垂直动态研究,阐述了不同植被配置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9种植被配置类型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幅度有差异;原生植被处的土壤水分利用层厚度大于人工植被。  相似文献   
93.
为了有效地解决冬瓜山铜矿盘区通风困难的问题,在分析了冬瓜山铜矿盘区通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无风墙辅扇为主的盘区风流调控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本文在认真分析、总结国内外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应用了土壤学、微生物学、采矿学、农林学、环境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排土场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排土场植被特征和植被恢复措施。排土场以保护为主。并通过比较不同生境、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主要复垦植被的影响,以及主要复垦植被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平庄矿区露天煤矿人工植被的模式。  相似文献   
95.
恢复措施对排土场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选取工程复垦、人工种植林地(榆树、刺槐和紫穗槐)和天然草地3种恢复措施作为修复地,以荒裸地作为对照,研究恢复措施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探讨生态恢复措施对排土场土壤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层中,修复地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显著高于荒裸地(P0.05),人工林地和天然草地在提高上述4种土壤酶活性方面显著高于工程复垦地(P0.05),工程复垦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却不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P0.05).表层土壤中,微生物量C/N比值表现为人工林地和天然草地显著高于其他土壤(P0.05),深层土壤则为荒裸地最高.从垂直分布上看,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C、N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密切相关,说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可以作为评价排土场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3种恢复措施对土壤质量的改善能力依次为人工林地天然草地工程复垦地,在林种的选择上为乔木灌木.  相似文献   
96.
论述了高台阶排土场直接基底为表土时,表土层变形与承载力超限导致表土层破坏,土场失稳与否将决定于表土层厚度或薄表土下基底层承载能力,从而引起了表土层临界厚度概念,成功用于南芬露天矿,厂坝铅锌巨型土场建设。  相似文献   
97.
北山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婆泉铜矿是北山地区最大的铜矿床 ,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矿体主要产在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体内。本文对含矿斑岩体、蚀变岩和铜矿石的主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铅同位素和Sm 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分析研究 ,旨在查清含矿斑岩体的形成背景和成岩物质来源 ,以及含矿斑岩体与成矿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 ,英安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 ,他们具有相同的成岩物质来源 ,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混熔产物。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均具有较高的Cu背景值 ,可为后期Cu的富集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铅和钕同位素数据表明 ,成矿物质以幔源为主 ,主要来自于含矿的斑岩体。  相似文献   
98.
多宝山铜矿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项目性质及项目区环境条件,在常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增加了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动态分析,动态地描述了营运期不同时间和空间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程度,明确其最严重的影响时段,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措施;深化了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观念和评价的完整性,体现了生态影响和生态评价的多样性、连续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9.
武山铜矿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矿床,含铜黄铁矿型为海底喷气沉积成因,矽卡岩型铜矿系接触交代成因。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它们迭生在一起,是一个典型的复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00.
台湾含金斑岩铜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省主要金属矿产为金和铜 ,本文只介绍斑岩铜矿。为了解台湾斑岩铜矿产出的地质背景 ,本文简要分析了台湾地区的地质概况 ,以及台湾斑岩铜矿与环太平洋带其他同类型铜矿床的对比情况。台湾斑岩铜矿主要产在台湾省东部海岸山脉及临近的小岛上。最大的铜矿床为奇美铜矿 ,已达特大型规模。斑岩铜矿的出现与欧亚、太平洋两大板块碰撞有密切关系。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奇美铜矿床产出的时代、岩石、围岩蚀变及矿体分布特征 ,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台湾东海岸的都峦山及兰屿岛斑岩铜矿矿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