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829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107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1523篇
基础理论   646篇
污染及防治   182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81.
为探索新型生物吸附剂,以乌贼墨黑色素(SIM)为吸附剂,研究Pb2+、Cu2+单组分溶液及Pb2+-Cu2+二元混合体系中SIM对Pb2+和Cu2+的吸附效果并构建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pH值、SIM添加量、吸附时间对SIM吸附Pb2+和Cu2+的吸附量影响较大,而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小;单组分吸附与二元混合体系吸附对比表明,二元混合体系中Pb2+和Cu2+存在竞争吸附.应用L (Langmuir)和F (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了SIM对Pb2+、Cu2+单组分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其中L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度更高;应用Non-modified Langmuir、Modified Langmuir isotherm、Extended Langmuir、Extended Freundlich和SRS模型5种模型对Pb2+-Cu2+二元混合体系的等温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其中Extended Langmuir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度最佳.应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SIM吸附金属离子的原理时发现,SIM上羟基、-NH和不饱和键是金属离子的吸附位点,且SIM对Pb2+的吸附能力优于对Cu2+的吸附.  相似文献   
282.
系统地研究了影响石灰中和法处理转炉除尘废水含铜沉降速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搅拌时间10 min和中等搅拌强度的条件下,pH值控制在8.2~9.0范围内能使废水中铜含量在1 h的沉降时间内降至国家排放标准2 mg/L以下.实验还研究了在石灰中和过程中加入适量絮凝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搅拌时间3 min和相同pH值范围的条件下,加入絮凝剂能使废水中铜含量在30 min的沉降时间内降至国家排放标准2 mg/L以下.  相似文献   
283.
高浓度焦化废水湿式氧化铜系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铜系催化剂 ,用于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结果表明 ,铜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 ;优化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方法 ,可有效地改善Cu2 +的溶出问题 ,使该类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4.
微生物抗重金属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少重金属是微生物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 ,但是当重金属在菌体内浓度过高时 ,会对菌体产生毒性。微生物可通过细胞的表面富集与细胞膜成分的改变减小毒性的破坏 ,在重金属进一步的诱导下 ,菌体会产生由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组成的抗性基因 ,通过多途径的联合作用对重金属的毒性进行解毒  相似文献   
285.
Lix54—100从印刷电路板蚀刻废液中回收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Lix54-100萃取剂萃取铜氨料液中铜的性能做了研究,发现其具有动力学速率快,饱和容量高,分离效果好,反萃容易及不萃氨等特点,并把其应用于印刷电路板蚀刻废液中铜的回收,在铜初始浓度为156.96g/L,相比为2:1条件下,用80%Lix54-100-煤油经过三级错流萃取,铜的浓度可下降到26.88g/L,三级总萃取率达82.87%,由此设计推荐了无废排放工艺流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6.
施加磷元素后对小麦抗重金属铜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麦幼苗放在含有不同浓度磷元素(1 mmol/L和10 mmol/L)和铜元素(0.16μmol/L、100μmol/L和1 mmol/L)的培养液中处理12 h后,观察植物体内铜元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施加的铜元素浓度相同时,施加较高浓度的磷(10 mmol/L)能促进植物根部吸收和积累铜,并能促进铜元素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运输.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当培养液中都含有较少量的铜(0.16μmol/L)元素时,比较磷浓度对植物体内生理反应的影响时,发现在含有高浓度磷的培养液中培养的小麦体内的受到较少的膜质过氧化损伤,光合色素的含量保持稳定.但是,当培养液中有较高浓度的铜元素(100μmol/L和1 mmol/L)时,施加高浓度的磷反而加剧了植物体内的膜质过氧化损伤和引起光合色素的分解,从而不利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8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过渡金属钴、铜、铁组成的钴铜铁三元类水滑石材料(CoCuFe-LDH),用于催化过硫酸氢钾复合盐(PMS)降解水中苯酚,并考察了初始pH、CoCuFe-LDH催化剂投加量、PMS用量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CuFeLDH对PMS的催化活性较高;在pH为中性,催化剂为0.20g/L,PMS为2.5mmol/L,苯酚为50mg/L的条件下处理60min,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6%;当催化剂投加量分别为0.05、0.10、0.15g/L,反应40min时,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76%、82%和91%。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CoCuFe-LDH/PMS催化体系中存在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但硫酸根自由基为主要活性自由基。  相似文献   
288.
生物强化系统微生物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及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环境研究领域的应用,为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从生物强化系统特异微生物检测及定量化技术、生物强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动态演替规律研究、生物强化作用机制的分子生物学解析、生物强化菌的基因工程构建、生物强化系统微生物的安全释放及控制技术几方面,对生物强化系统微生物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89.
为评估死菌DNA对厌氧消化污泥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潜在干扰,本研究对3种不同类型厌氧消化污泥进行叠氮溴化丙锭(PMA)处理,比较在PMA屏蔽死菌DNA PCR扩增情况下污泥ARGs和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与未经PMA处理情况下的差异.结果表明,经PMA处理后,剩余污泥自厌氧消化样品和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样品中的ARGs丰度分别下降了41%~86%和74%~98%;污泥水解液厌氧消化15 d后的污泥样品中ARGs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降幅最高也达到34%.PMA处理对3个来源不同的厌氧消化污泥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结果呈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影响最为显著.在经PMA处理与未经PMA处理两种情况下,厌氧消化污泥ARGs与微生物群落组成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也截然不同.研究证明了死菌DNA对厌氧消化污泥ARGs和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潜在干扰,采用PMA预处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厌氧消化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及菌体携带ARGs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0.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重要方式.为了解城市景观水体中细菌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状况,利用从西安市5处景观水体分离得到的216株头孢噻肟耐药菌作为备选供体菌,以大肠杆菌NK5449作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测定接合转移频率.采用PCR技术分析可发生接合转移的供体菌株质粒上3种β-内酰胺酶类抗性基因(blaCTX-MblaTEMblaSHV)和I型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I)的分布.同时,采用RT-PCR技术确定这些供体菌株中编码外膜蛋白基因(ompA、ompC、ompF)和接合转移相关基因(trbC、traA、trbBp、traF、trfAp、traJ、korA、korB、trbA)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2株可发生接合转移的头孢噻肟耐药菌,分别被鉴定为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维氏气单胞菌,接合转移频率为3.95×10-8~3.07×10-3.在这12株供体菌株的质粒上,β-内酰胺酶类抗性基因blaCTX-MblaTEMblaSHV的检出率分别为58.33%、58.33%、8.33%,I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100%.外膜蛋白基因(ompA、ompC、ompF)、性菌毛编码基因(trbC)和供受体菌接合配对形成调控基因(trbBp)在这些供体菌中mRNA表达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