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548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以镁盐、铝盐、纯碱和烧碱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多孔镁铝复合氧化物(P-Mg3.1AlO4.6),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分别为206.3 m2/g、8.961 nm和0.4208 cm3/g。研究了这种多孔材料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在25~45℃时,静态吸附量为82.32~141.7 mg/g;当初始浓度100 mg/L、流速5 mL/min、床层高度10 cm和pH=6时,半穿透时间、半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06 min、49.28 mg/g和51.30 mg/g;拟合参数及误差分析表明,Cr(Ⅵ)在P-Mg3.1AlO4.6上的静态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Yo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预测Cr(Ⅵ)在P-Mg3.1AlO4.6上的动态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82.
采用置换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钯/铝双金属催化剂,氢解还原去除水相中难降解有毒有机物3-氯酚(3-CP),考察了溶液pH、钯负载量、纳米钯/铝双金属投加量、反应温度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并解析相关反应机制。结果表明:(1)初始pH 3.0时,沉积液中93.25%(质量分数,下同)~96.67%的钯可有效负载于铝材上。(2)在pH为3.0、纳米钯/铝双金属投加量为2g/L、钯负载量为1.1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25℃下降解初始摩尔浓度为0.389mmol/L的3-CP,反应终了时脱氯率在99%以上。利用纳米钯/铝双金属降解氯代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效低耗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上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3.
摘要以镁盐、铝盐、纯碱和烧碱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多孔镁铝复合氧化物(P—Mg3.1AlO4.6),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分别为206.3m2/g、8.961nm和0.4208cm3/g。研究了这种多孑L材料对水溶液中cr(VI)的吸附性能,在25~45qC时,静态吸附量为82.32~141.7mg/g;当初始浓度100mg/L、流速5mL/min、床层高度10cm和pH=6时,半穿透时间、半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06rain、49.28ing/g和51.30Ing/g;拟合参数及误差分析表明,cr(Ⅵ)在P—M敬。AIO4.6上的静态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Yo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预测cr(Ⅵ)在P—Mg3.1A104.6上的动态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84.
实验研究了300℃热活化前后的给水厂废弃铁铝泥(R-FARs和H300-FARs)对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并考察pH对不同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不同磷吸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趋势相似,即低pH有利于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不同磷在R-FARs和H300-FARs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由拟合结果可知焦磷酸盐和六肌醇磷酸盐的初始吸附速率相对较大,而甘油磷酸盐最小;且活化作用明显提高了不同磷的初始吸附速率,并减弱了pH对初始吸附速率的影响。不同磷的吸附速率受到液膜扩散、颗粒内扩散和吸附反应三者共同控制,其中吸附反应是主要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8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吸附剂铝掺加赤铁矿(Al-Hem),并通过XRD、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初始pH、Al15-Hem加入量、吸附时间和初始U(Ⅵ)质量浓度对U(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25℃、初始pH为6、Al15-Hem加入量为0.20 g/L、初始U(Ⅵ)质量浓度为5 mg/L、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Al15-Hem对U(Ⅵ)的去除率为98.8%;Al15-Hem经4次解吸后,对U(Ⅵ)的去除率仍大于77.6%,具有一定的重复利用性;Al15-Hem对U(Ⅵ)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其机理可能是U(Ⅵ)与吸附剂表面含氧官能团发生了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铝行业拜尔法高压溶出工艺中闪蒸冷凝水回收利用的一种新思路.该方法是采用先密闭回收 分冷凝水水质情况回用到不同位置的处理线路,实现高温冷凝水全部回用的目标,解决生产现场闪蒸汽排放、热污染和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87.
2007年8月19日,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境内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下属的铝母线铸造分厂发生铝液外溢爆炸的重大事故,造成16A死亡、59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初步估算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65万元。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铝电解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发现铝电解槽槽温与氟化的排放浓度有密切关系,当铝电解槽正常生产技术参数和热平衡遭到破坏时,它们共同具有烟气量大、槽温度、有害物质浓度高的特点,其监测值也明显高于正常铝电解槽温下的氟化物排放浓度值。提出并讨论了控制槽温的措施,以减少氟化物排放。  相似文献   
89.
孔繁翔  胡伟 《环境化学》1998,17(5):422-427
本文研究了低PH值条件下,铝及钙铝比对斜生栅藻生长及细胞中谷胱甘肽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溶液中Al3 、Al-F和有机络合态铝(Al-OM的浓度随pH降低而增加,Al3 在总单核铝中所占比例随pH的降低而增加,而Al-F络合物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土壤中铝的溶解度与土壤中铝氧化物的结晶形态有关,处于较高纬度地区的土壤,由于铝氧化物的结晶形态较差,在相同pH下,其铝的溶解度较大.土壤溶液中有机络合态铝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pH不变的情况下,土壤中无机铝的溶解量随温度降低而增加.随水土比增加,土壤溶液中Al3 、Al-F络合物和Al-OM浓度减小,但按每kg土计算的铝溶解量随水土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