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193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1068篇
基础理论   158篇
污染及防治   260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制革废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土锁 《贵州环保科技》2004,10(1):21-23,26
论述了制革废水综合治理工艺,即包括鞣革含铬废水的回收工艺(加碱沉淀、压滤脱水和氧化提纯)以及混合废水的治理工艺(气浮池和氧化塘)。铬回收结果可使含铬废水的铬从2200~3500mg/L降低到1~1.4mg/L,去除率高达99.95%~99.96%,满足国家废水排放中对铬的排放要求,提纯后的铬达到回用质量,可彻底消除二次污染;气浮池和氧化塘相串联具有能耗低、污泥含水率低和便于资源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932.
运用柱子淋洗法 ,通过分析淋出液中六价铬的浓度 ,测定淋出六价铬质量与填充铬渣质量百分比 ,并计算六价铬淋出速率 ;研究了在铬渣与粉煤灰主混合体系中加入不同配料对铬渣中六价铬阻留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混合填充体系均对六价铬有一定程度的阻留作用并降低六价铬的淋出速率。其中 ,铬渣∶辅料 C∶粉煤灰为 1∶ 3∶ 5(填充高度比 )的配合填充体系中 ,淋出六价铬质量只占填充铬渣质量的 0 .0 60 % ,相对阻留效果达 94.53%。其机理可能是辅料 C对粉煤灰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933.
吴碧君  肖萍 《环境科技》1999,12(1):9-11
在对燃煤电厂冲渣水水质分析和稳定性判断基础上,通过凝聚和防垢试验,提出了适合冲渣水回收试验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4.
用沸石处理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对用沸石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沸石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等因素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pH≥4,Cr3+≤300gm/L时,按铬与沸石量比1∶500投加沸石进行处理,铬去除率大于99%,出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35.
D301R树脂对铬(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永江  沈秋仙  熊春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0):614-616,624
在pH=2.63的HAc-NaAc体系中,D301R树脂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06mg/g。用 5%NH4CI和10%NH3·H2O的混合液能定量洗脱,测得吸附速率常数k298=2.52×10~(-4)/s。吸附过程遵守Freundlich等温式。298K 时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H=3.33kJ/mol、△G=-6.96kJ/mol、△S=34.5J/(mol·K)。树脂功能基与Cr(Ⅵ)的配位比为1:1。  相似文献   
936.
曾昭华  曾雪萍 《环境与开发》1996,11(3):42-43,46
通过对土壤微量元素1972944个数据及1259例乳腺癌死亡调查资料的研究,发现了乳腺癌死亡率与土壤微量元素Cr显著相关性,相对危险度为1.24。  相似文献   
9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7467-87认为,六价铬标准溶液(1.00μg/ml)应“在使用时当天配制”。经历时425天实验证明,该溶液相当稳定,无须现用现配。  相似文献   
938.
合成了二安替匹林—(3—羟基)苯基甲烷(DAmHM)。研究了在H3PO4介质中利用Mn(1)—DAmHM—吐温80—Cr(Ⅵ)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微量Cr(Ⅵ),Cr(Ⅵ)量在0~10(ug/25ml)符合比耳定律。λmax=480nm,ε为2.21×105。方法有较好选择性,体系可稳定48h。  相似文献   
939.
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六价铬在稀盐酸介质中将碘离子氧化为I-3,新生的I-3遇淀粉显蓝色,借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废水中的六价铬。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高达311×105L·mol-1·cm-1,铬(Ⅵ)量在0~12μg/25ml内服从比耳定律,线性相关系数γ为09990。应用于实际废水样中六价铬的测定,结果与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0.
氯酸体系──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TSP中铬镍李贵峰(天津市塘沽环境监测站300450)环境大气中浮游着0.002~500μm的颗粒物质。其中粒径小于1μm的微粒沉降速度甚慢,滞留在空气中时间长。这种颗粒物一般含有多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其化学性质及形态也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