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2篇 |
综合类 | 24篇 |
基础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8篇 |
评价与监测 | 1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石油能源短缺及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其动力锂电池的寿命一般在5~8年,意味着在近几年退役动力电池大量累积.退役锂电池属于严重污染类固体废物,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置,既容易造成其中可利用有价金属的资源浪费,也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是缓解能源金属短缺的必... 相似文献
42.
调查发现,凭净山铜矿厂和鱼场两处深层构造裂隙水为高氟、高短碱性HCO3-Na+型水。根据此种水的化学特征和地质产状,初步阐明了此种水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及其形成机理,讨论了此种水形成的环境地球化学和成矿作用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43.
日本某重工业公司开发了一种从废弃的锂电池电极中回收高纯度金属钴的处理工艺。截至日前,除了采用一种昂贵的金属提炼方法外,对从电池中回收的钻进行再利用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44.
以锂皂石为层间黏土原料,通过微波插层反应,制备了水合氧化铈铝柱撑锂皂石新型层柱材料,采用FTIR、XRD、SEM等分析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材料对氟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水合氧化铈铝进入锂皂石层间,形成具有层状微晶结构的柱撑锂皂石材料.随着铈铝柱化剂与锂皂石质量比(Xm)的增大,材料片层结构的层间距扩大、结晶度提高、表面结构更丰富.该材料对F-的吸附率随Xm、吸附剂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当Xm达到0.1、吸附剂用量为0.2g/L时,该材料在60min内对F-的吸附率可达到90%,吸附量达13.5mg/g,该吸附作用受温度、pH值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5.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废锂离子电池,其负极活性材料中积累了高品位的锂。锂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很有意义。选取了无毒、稳定性好的氨基磺酸作为浸出剂,浸取废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中的锂,考察了预处理方式对负极活性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影响以及浸出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0℃下煅烧4 h,可完全去除附着在负极活性材料表面的有机物;在氨基磺酸浓度0.75 mol/L、固液比5 g/L、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45 min的最佳浸出条件下,负极活性材料中锂浸出率达97.2%。 相似文献
46.
锂电池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各种应用场景下事故的发生,也让其安全问题引发重点关注。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介绍锂电池的构成与特性、生产安全、使用安全,以及应急处置等内容。锂电池是指以锂或含锂化合物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的电池,通常可分为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 相似文献
47.
针对目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中仅局限于高经济价值的锂元素提取,由于铝杂质分离困难而导致提锂渣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铜粉强化硫酸浸出-铁粉置换-选择性分铝”策略的湿法工艺,旨在从提锂渣中高效再生磷酸铁。通过对铜粉强化硫酸过程进行优化及动力学研究,着重考察了铜粉用量、硫酸用量、液固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参数的影响,确定了铁粉置换回收铜和选择性分铝过程的相关优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铜粉强化提锂渣硫酸浸出过程符合混合扩散控制模型,其表观活化能为37.12 kJ·mol−1,主要受溶液边界层的扩散和界面处的化学反应共同控制。此外,经过净化处理后,溶液中铜和铝的浓度分别降至小于1、41 mg·L−1,可直接用于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本研究为磷酸铁锂提锂渣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合成了掺氮碳纳米管(N-CNTs)。相较于纯碳纳米管(CNTs),N-CNTs拥有更多结构上的缺陷,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且硫在其表面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掺氮碳纳米管/硫(N-CNTs/S)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纯碳纳米管/硫(CNTs/S)电极相比,N-CNTs/S电极在不同倍率下首放电比容量提升了近30%,在837.5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放电容量的保持能力也更好。这表明氮掺杂提升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49.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地下水中的锶和锂,对溶液中酸的种类及酸度对待测定元素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对积分时间进行了优选,用干扰元素系数法有效地排除了待测溶液中钙和钠的干扰,并对模拟水样和天然水样进行测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