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安全科学   132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625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现代职业安全》2014,(8):36-36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受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委托,7月10日在大连召开了金川集团安全文化建设先进经验交流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2.
土壤溶液性质对Zn的形态变化及其微生物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2种不同性质土壤,利用基础诱导硝化(SIN)方法测定了不同土壤中锌的微生物毒性阈值,同时利用850离子色谱仪与WHAM6.0模型,测定了溶液不同阴离子组成及自由Zn2+含量,建立了基于不同土壤性质与溶液离子的土壤中Zn毒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SIN测定的不同土壤Zn微生物毒性阈值在不同土壤间有显著差异,其中EC50从196mg/kg至1310mg/kg;EC10值从48mg/kg增加至682mg/kg,不同土壤EC50与EC1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68及14.3倍,表明土壤性质对Zn的微生物毒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基于SIN的Zn的毒性阈值ECx(x=10,50)与溶液自由Zn2+浓度的负对数p(Zn2+)间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土壤溶液中自由Zn2+值的升高,Zn的毒性逐渐增加.土壤pH值、OC、CEC、F-、Cl-、Ca2+及Mg2+与Zn的毒性阈值ECx(x=10,50)及p(Zn2+)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pH值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次为OC、CEC及F-,ECx与溶液中NO3-, SO42-呈负相关关系.基于不同主控因子的土壤中Zn毒性阈值(ECx)及P(Zn2+)的预测模型表明,pH值、OC、CEC、F- 四个变量因子分别解释了log(EC50)、log(EC10)及p(Zn2+)预测模型变异的89.9%、81.2%和92.3%.  相似文献   
193.
针对我国高原地区高寒干旱的气候环境与缺锌的土壤结构,提出利用天然黏土(凹凸棒)与造纸废料衍生物(木质素磺酸锌)作为基质原料,并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多组分多功能化缓释锌肥的研究思路。经测试,该产品吸水率可达320 g/g,缓锌时间超过30 d,达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对生态修复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指导意义,并对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4.
镍冶炼含重金属废气排放污染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硫化铜镍矿主要采用火法冶炼。在焙烧、熔炼过程中,重金属元素Pb、Cd、As、Hg、Cr、Zn、Cu、Ni等氧化或升华后进入烟气,部分进入烟尘,从而造成冶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以富氧侧吹工艺中的熔炼和转炉工序的收尘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收尘灰中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粒度特征分析、烟尘组分分析和烟尘表面特征分析。通过对其排放特征的分析,为我国镍冶炼行业含重金属废气污染源控制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5.
利用苔藓口袋(Moss bag)和总悬浮颗粒物(TSP)同步监测相结合,研究在上世纪80—90年代土法炼锌地区排放到大气中镉的迁移影响.结果发现,土法炼锌区域100 m内大气TSP中镉含量达129.4 mg·kg-1,土壤中镉含量为12.64 mg·kg-1,Moss bag监测镉总沉降速率达到47.20 mg·m-2·mon-1;在污染源下风方向10 km处TSP中镉含量仍达到27.3 mg·kg-1,土壤中镉含量为2.75 mg·kg-1,Moss bag监测镉总沉降速率达到5.18 mg·m-2·mon-1;随着与污染源距离增加,大气TSP和Moss bag镉沉降速率、土壤中镉含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一致性趋势;Moss bag监测镉干沉降速率占总沉降速率的比例变化范围为58%—79%,说明从大气向地面沉降的镉总量中以干沉降为主,是重力影响的由大气向地面沉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6.
A review of atmospheric mercury emissions,pollu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ercury, as a global pollutant,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e current state of atmospheric mercury emissions, pollu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i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ith about 500-800 t of anthropogenic mercury emissions, China contributes 25%-40% to the global mercury emissions. The dominant mercury emission sources in China are coal combustion,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cement production and iron and steel production. The mercury emissions from natural sources in China are equivalent to the anthropogenic mercury emissions. The atmospheric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China is about 2-10 times the background level of North Hemisphere. The mercury deposition fluxes in remote areas in China are usually in the range of 10-50μg·m^-2·yr^-1. To reduce mercury emissions, legislations have been enacted for power plants, non-ferrous metal smelters and waste incinerators. Currently mercury contented in the flue gas is mainly removed through existing air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for sulfur dioxide, nitrogen oxides, and particles. Dedicated mercury control technologies are required in the future to further mitigate the mercury emission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97.
电解锌冶炼废渣收集、转移、贮存与利用处置过程的环境管理是困扰铅锌冶炼行业的瓶颈问题之一.对典型电解锌冶炼各工艺段废渣及原矿中的重金属组成与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废渣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典型电解锌冶炼原矿中存在高含量的Zn、Pb等重金属元素,各工艺段废渣中Zn、Pb、Cd和M n等元素含量较...  相似文献   
198.
羟基化锌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痕量磺胺嘧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验室制备的羟基化锌(ZnOOH)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痕量磺胺嘧啶(SD)的效能,通过研究叔丁醇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推断了催化反应机理,探讨了臭氧投加量、水质因素、催化剂投加量和使用次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ZnOOH对臭氧氧化水中的SD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催化剂表面结合的羟基基团有利于催化反应.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蒸馏水中反应30min时,催化臭氧化比单独臭氧化对SD的去除率提高了47.7%.催化过程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SD的去除效果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催化剂在重复使用后催化效果基本不变,水中的氯离子可以明显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偏碱性条件下,催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9.
我国原铝冶炼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生产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内原铝产量不断增加,原铝行业碳排放及其计算方法备受关注. 针对我国原铝冶炼过程原料类型、能源结构复杂的特点,对国内外已有碳排放核算框架进行细化,从物料、工序、工艺3个层面构建了复杂的原铝冶炼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模型. 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原铝冶炼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及专家咨询,进而形成模型的基础数据库. 利用上述模型对我国2011年原铝冶炼过程碳排放进行核算. 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氧化铝生产工艺结构、电解铝行业分布区域的电网能源结构,我国原铝冶炼系统CO2排放因子(以铝锭计)为14.70t/t. 电解铝生产过程电耗相关排放占70%,南方电网区域电解铝生产电耗相关CO2排放分别比华中、华北地区低13%、30%. 原铝冶炼行业可通过优先选用碳排放因子较低的物料、淘汰落后氧化铝工艺、开发引进低温低电压工艺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实现物料、工序及工艺的多层次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200.
以玉米(ZeamaysL.)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观测在重金属锌污染的土壤(总锌含量为1412.1mg·kg0)上施用不同改良剂(石灰、石灰+泥炭、石灰+胡敏酸钠、石灰+泥炭+硅肥、石灰+胡敏酸钠+硅肥,分别简称S、SN、SH、SNG、SHG)对土壤锌形态、生物有效性及其在作物中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各种改良剂均显著提高土壤pH值,显著降低土壤弱酸可溶态锌和可还原态锌含量,提高可氧化态锌和残渣态锌含量;提高玉米生物量和产量,增产效果为SHG〉SNG〉SH〉SN〉S。施人改良剂可显著降低锌在玉米不同部位的吸收和转运,植株根、茎、叶、籽粒锌富集明显下降,以SHG、SNG的效果最明昂.S的效果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