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625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252.
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过程中汞的释放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赫章县铅锌矿石、冶炼矿渣、煤、煤渣中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矿石中汞含量与锌含量存在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测定结果并运用质量平衡法则,计算出不同类型矿石原料在冶炼过程中向大气的释汞因子:硫化矿为每生产It的Zn向大气释放155g的Hg;氧化矿为每生产It的Zn向大气释放79g的Hg.结合上述释放因子,对赫章土法炼锌过程中汞释放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253.
章是已鉴定的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废干电池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研究》的第二报,章简介废干电池经热解、破碎、磁分离金属铁、酸溶和净液后,同时电解制取锌和二氧化锰、实现资源绿色循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4.
磷对小麦细胞镉、锌的积累及在亚细胞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小麦细胞在含有0.50μmol.L^-1镉的MS培养液中,提高磷浓度对细胞内磷,镉,锌浓度及磷,镉,锌在细胞壁,液泡,细胞质内含量分布的影响。提高介质供磷水平促进了细胞的生长,但降低镉,锌两种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增磷还能降低镉 和锌在细胞壁,液泡和细胞质中含量。  相似文献   
255.
[目的]对血中锌原卟啉的测定及探讨,为铅中毒的评价、诊断提供一项可靠的早期系列化指标,同时为基层检验人员提供参考.[方法]用XY-D型血液荧火测定仪器测定锌原卟啉(ZPP)值,并对一些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测定血中锌原卟啉的精密度试验、检测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10%,操作中对标本稀释影响做了不同稀释比例、不同时间测定的结果比较,证明在一定时间内血液用生理盐水稀释不影响测定结果.[结论]轻度铅吸收患者血中ZPP值变化与自身尿铅含量变化成正比;ZPP值随驱铅治疗而逐渐下降,在无缺铁性贫血情况下,能较快恢复抑制情况与临床表现相一致;ZPP值不仅能与尿铅、血铅相结合作为铅中毒诊断的可靠指标,在对铅接触者普查和生物监测铅的毒作用方面也是一项很有用的初筛指标.  相似文献   
256.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绿色巴夫藻硒对锌毒性的保护效应 .从细胞超微结构特性比较对照和两个实验组 ,实验组 1培养基加入 15mgL-1Zn (ZnSO4·7H2 O) ,实验组 2培养基中加入 15mgL-1Se (Na2 SeO3 ·5H2 O)和 15mgL-1Zn .实验结果表明 ,在该浓度下单独加Zn ,藻细胞的叶绿体结构严重受损 ,而加入Se后可以阻止这种效应的产生 .藻细胞受Zn的影响 ,在细胞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不同体积的电子致密的颗粒体 ,相反用Zn和Se处理的藻细胞则在液泡包含体中出现电子致密的颗粒体 .因此假设 :当单独加Zn时 ,藻细胞以形成电子致密的颗粒体的特殊分子形式分隔Zn ;而当形成锌硒化合物时 ,这一过程被阻止 ,此时Zn无活性 ,因而可保护细胞抵抗Zn的毒性 .图 3表 1参 2 8  相似文献   
257.
改良剂对中国两种典型土壤铜锌有效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奇  李淑芹  徐明岗 《生态环境》2007,16(4):1139-1143
研究了改良剂对土壤铜锌有效性的影响,以期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红壤与黄泥土中施用石灰、重钙和沸石,观测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及pH,并测定了不同pH值下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以阐明改良剂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机理。向供试土壤中外源加入一定量的铜锌溶液,制成铜、锌污染土壤,稳定平衡30d,采用CaCl2浸提法测定土壤有效态铜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显著降低土壤铜锌的有效性,其中石灰的效果最佳,沸石次之,重钙最差。两种土壤中,复合污染下铜锌有效态含量均高于单一污染,其中铜单一污染有效态含量与复合污染差异显著(P<0.05),而锌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是因为锌比铜竞争力更强,更易于被土壤吸附固定。随着土壤pH升高,两种土壤的有效态铜锌含量均显著下降,且复合污染高于单一污染;而在相同pH值下,两种土壤中有效态铜锌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可见,pH值是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改良剂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主要机理在于其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致使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58.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Fe(2+)、Mn(2+)对水稻锌的吸收和运转有明显的影响.高浓度Fe(2+)或Mn(2+)(5μg/g)显著降低水稻吸锌量、抑制锌由根向茎、叶的运转.稻株生物量与叶片Fe/Zn比值或Mn/Zn比值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叶片Fe/Zn>8或Mn/Zn>26时,水稻生物量明显降低.造成水稻缺锌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有效锌含量低,而高浓度Fe(2+)和Mn(2+)是诱发和加重水稻缺锌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生产上应重视改善缺锌低洼稻田的排水通气状况.  相似文献   
259.
本文介绍了烟道式脱硫装置的特点及工艺原理 ,采用该装置处理某冶炼厂高浓度SO2 烟气 ,其脱硫率达 90 %以上 ,净化后的烟气可直接达标排放 ,并年产合格脱硫石膏近万吨。烟道式脱硫装置解决了常规脱硫除尘装置共同存在的结垢和堵塞问题 ,在冶炼烟气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0.
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以某铅锌冶炼企业为例,在分析企业能流、物流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潜力,提出了铅锌冶炼行业"冶炼-制酸-发电-贵金属回收"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构建铅锌冶炼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