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采用放电等离子体法转化CO2,不仅可消纳温室气体,缓解全球变暖的巨大影响,还可制备化工原料CO和O2.充分利用了C1(含1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资源,对高频同轴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分解纯CO2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采用不锈钢光滑内电极,放电间隙为2.0mm,注入功率为180W,气体流量为170mL/min的条件下,CO2转化率可达18.2%,CO和O2产率分别为10.1%和4.7%;增大注入功率,减小气体流量、选择合适的放电间隙和内电极形式,均有利于提高CO2转化率,获得更多的CO和O2.  相似文献   
82.
好氧锥形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启动与生物膜形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好氧锥形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A-TFBBR)的启动特征、生物膜行为、特征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与相近启动条件下的传统柱状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A-CFBBR)的启动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然培养生物种源的方法与传统的以活性污泥做种源的方法相比节省了生物驯化和淘汰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生物反应器的启动(柱状床11 d,锥形床16 d),而一般以活性污泥为种源则大都需要100~300 d的启动时间.另外,采用这种方法在A-TFBBR反应器和A-CFBBR反应器中获得的生物膜厚度分别仅为(32±1) μm 和(24±2) μm,低于大部分报道的生物膜厚度.2个生物反应器都表现出理想的COD去除能力,其中A-TFBBR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高达95%以上,比A-CFBBR对COD的去除率平均高出15%.  相似文献   
83.
新型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同时处理废气和废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强  李杰  鲁娜  吴彦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7):1400-1404
为了充分发挥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污染物的能力.本研究依据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废气和废液的原理,设计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同时处理废液和废气的反应器,并对模拟废气甲苯和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过程中对甲苯和染料废水分别单独处理和两者同时处理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甲苯在单独处理和同染料废水同时处理时都可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两者同时处理时甲苯的降解效率可达88.6%.并且在甲苯降解效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反应器可以实现对染料废水的同步降解,其中处理50 mg·L-1活性艳蓝60min时,降解率可达95.4%,每小时处理量为35.8 mg.通过同时处理甲苯和染料废水提高了反应器的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4.
GEO卫星在轨运行期间,面临着复杂的空间自然强电磁环境,环境中的强电磁脉冲将从"前门"和"后门"两种途径耦合进入星内,对卫星的在轨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本文首先介绍了GEO卫星所面临的空间自然强电磁环境,然后分别就孔缝、光学窗口和穿舱管路、线缆这几种典型的后门耦合通道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5.
偶氮染料酸性橙Ⅱ、吩嗪染料中性红和三苯甲烷染料碱性艳蓝BO是3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工业染料。通过气液两相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产处理这3种染料,对其脱色效果、反应动力学、降解效果及降解路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放电电压10 k V、频率50 Hz、载气(空气)流速0.8 m~3/h、液体流速60 m L/min、染料溶液体积500 m L、浓度200 mg/L,放电处理60 min时,滑动弧等离子体对染料溶液的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酸性橙II、中性红和碱性艳蓝BO的脱色率分别为84.1%、72.7%与89.7%。3种染料的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中碱性艳蓝在前30 min的脱色速率最快,可达0.0631 min~(-1),远大于酸性橙II和中性红,而后30 min的反应速率均明显放慢,低于酸性橙II和中性红的同期脱色速率。滑动弧等离子体对3种染料的降解效果(COD去除率)不高,经过60 min的处理降解率分别仅为27.4%、37.3%和28.2%。最后,通过降解过程中的UV-Vis色谱变化对3种染料的降解路径作了初步推测,即等离子体先破坏染料的发色体系与共轭体系,随后发生开环反应,最后再降解为小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6.
静电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了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旋风除尘器,静电旋风除尘器和传统旋风除尘器的放电特性、捕集效率、分割粒径、分级效率和对高比电阻的适应能力。研究表明:首先,流量为80 m L/min时,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旋风除尘器的起晕电压和放电电流均优于静电旋风除尘器;其次,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粒径和分级效率都明显优于静电旋风除尘器,而分级效率更是较传统旋风除尘器提高了15%以上。最后,当粉尘的比电阻增大时,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旋风除尘器的收集效率保持稳定,几乎不随工作时间改变,而静电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则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技术更有利于高比电阻粉尘的捕集,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7.
液中放电应用于TNT废水的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液中放电处理TNT废水的可行性及其能量效率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液中放电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TNT。在单次电储能为250J。电极距离为5mm,TNT初始浓度为36mg/L条件下,降解率达85%。  相似文献   
88.
高压脉冲放电降解水中苯乙酮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高压脉冲放电降解水中苯乙酮的实验,2.1×10-3M苯乙酮溶液放电处理30min,苯乙酮的最高降解率达92%,另外还探讨了苯乙酮降解途径及气体的存在对放电效果和苯乙酮降解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用高压脉冲放电处理有机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常压非平衡态等离子体降解挥发性烃类污染物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采用无声放电产生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对含有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正己烷、环己烷、苯和甲苯4种典型的烃类废气的空气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大气压下正己烷含量(体积分数)为0.26%、0.79%、13%的宁气,在12kV的电压下放电ls,正己烷的降解率分别为88%、81.8%、64.9%.含有环己洗、苯及甲苯浓度为0.26%的空气,在同样的条件下,放电ls后,环己烷、苯及甲苯降解率分别为87.4%、8l%和70.3%,其主要降解产物为CO2和H2O.还研究了污染物浓度与氧含量对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法降解挥发性烃类污染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