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574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031篇
基础理论   493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根据共代谢过程扣特点,详细推导建立了一个以关键酶为中心的综合性数学模型,模型不仅包括传统的基质降解迷率和微生物生长,而且包括关键产诱导,毒性抑制和自我恢复,以及能量的调节等重要因素,模型能够在理解释文献报道的各种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242.
应用植物酯酶抑制技术测定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应用植物酯酶的抑制技术,测定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简易薄层—植物酶抑制(TLC-EI)法。该法对多种农药的最小检出量为毫微克(ng)级,最小检出浓度为0.01pm,添加回收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43.
TBT对大鼠肝脏ROS、抗氧化酶和解毒系统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对大鼠肝脏ROS、抗氧化酶和解毒系统酶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6组,TBT染毒剂量各组分别为,0,0.1,0.3,1.0,3.0,10.0mg/kg(B·W),连续灌胃7d,第8d处死,取肝脏检测活性氧(ROS)水平、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ROS随TBT浓度增加而升高,各浓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在0.3,1.0mg/kg时,GST活性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3.0,10.0mg/kg有下降趋势;GR活性也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CAT活性及GSH含量在各浓度组均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提示,染毒各组ROS水平明显升高,而与ROS去除有直接关系的GSH水平和CAT活性没有发生相关的变化,因此TBT在代谢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不能及时被清除可能是导致ROS水平明显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4.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5):323-323
将碳氢化合物(如烯烃)转化为环氧化合物、酮类、醛类的工业过程的氧化催化剂用量仅次于聚合催化剂用量,而大多数工业氧化过程是用氯或有机过氧化物,用氯过氧化物时会产生大量氯化物盐类和含氯有机副产物,而使用有机过氧化物则价格昂贵。英国Carditt大学物理化学教授G.J.Hutchings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成果表明,栽在碳上的金纳米颗粒能活化空气中的氧,在常压和60~80℃条件下将烯烃转化为环氧化合物等氧化产物。用绿色方法实现金催化氧化,将使化学工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45.
在反相微乳液体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异辛烷\水)中,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木质素—对甲酚共聚物,证实了反应的可行性。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木质素与对甲酚发生了聚合反应,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引入对甲酚改善了木质素的热性能,合成的共聚物最高分子量可达189万。  相似文献   
246.
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木素过氧化物酶系对染料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生的胞外过氧化物酶系由两类同功酶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组成,木素过氧化物酶对所研究的染料都有解作用,锰过氧化物酶只对部分染料起作用。加入H2O2,胞外酶液可以降解多种酶性染料如卡布龙红、酸性大兰、弱酸黄和弱酸大红,它们的脱色速率依次下降,以卡布龙红为例研究了各种条件因素对其降解脱色的影响,最佳H2O2浓度是100μmol/L,最佳PH为4.0,温度越高,脱色越快,但高于50℃酶将明显失活,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脱色速率越快,高浓度染料对其脱色有抑制作用,最佳条件下,50mg/L浓度卡布龙红第一分钟的脱色率达70%。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酶液的降解速率呈抛物线加速下降,表明酶液中的某些组分如元素离子的浓度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7.
应用由城市污水处理厂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中筛选得到的4株特殊氨氧化菌,分别在SBR和有回流的生物膜与A/O工艺耦合体系培养中,考察其降解低碳高氨氮废水的功能。结果表明,自养硝化与异养氨氧化菌的混合菌群较单一自养硝化菌株降解氨氮速率快;在生物膜与A/O工艺耦合系统中,自养硝化与异养氨氧化菌协同代谢加速氨氮氧化脱除,氨氮脱除速率远比SBR系统快。对生物膜与A/O工艺耦合系统中氨氮脱除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模拟了NH4^+、NO2^-;质量浓度与氨氮脱除比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248.
通过监测湖南某典型铅锌锰冶炼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和铅锌冶炼企业外排废气中Cd、Cr、As、Ni、Pb、Zn、Cu和Mn的浓度水平,应用富集因子、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研究了铅锌冶炼企业外排废气中重金属含量与大气TSP中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废气中重金属平均浓度表现为ZnCrMnCuNiPbCdAs。其中,致癌物质Cd、Cr、As、Ni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7、27.06、0.09、12.54μg/m~3,非致癌物质Pb、Cu、Zn、M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87、17.98、10 426.87、23.52μg/m~3。大气TSP中重金属平均浓度表现为ZnCuPbMnNiCrAsCd。其中,致癌物质Cd、Cr、As、Ni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7、1.63、1.59、2.00μg/m~3,非致癌物质Pb、Cu、Zn、M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6.30、65.54、189.79、35.03μg/m~3。Zn、Pb、Cu、Ni、Mn可能为同一来源,主要来源于铅锌冶炼企业的外排废气,Cr主要来源于电解锰企业的废渣堆放,Cd主要来源于煤燃烧。大气TSP中致癌物质Cd、Cr、As与Ni的致癌风险基本都高于10-4,说明Cd、Cr、As与Ni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非致癌物质Pb与Mn的非致癌风险高于1,存在较大的非致癌风险,尤其是Mn。  相似文献   
249.
研究了使用硫化废渣和废锰渣在酸性介质下反应,浸取提锰工艺,工艺简单,可达到两渣同时治理的目的,碳酸锰的生产还可产生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50.
应用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运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建立快速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现场初筛方法。结果表明:(1)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的检测结果与手工振荡不存在差异,可用自制便携式振荡装置替代手工来进行振荡孵育操作。(2)icELISA建立了快速测定MC-LR的现场监测方法,MC-LR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r=-0.997 0),满足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检出限为0.03μg/L,测定下限为0.12μg/L,空白溶液与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6.2%~113.0%,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