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91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阐述了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铜锌镍铬铅镉。通过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消解液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选择出微波消解的最佳消解条件。通过对微波消解体系和传统电热板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体系进行对比实验,前者不仅操作简便快捷赶酸时间短,而且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土壤消解方法。  相似文献   
122.
由于不同重金属的土壤化学性质迥异,同步钝化土壤复合重金属成为土壤污染修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以自然Cd、Pb、Cu、As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材料,设置空白对照(CK)和调理剂对照(石灰石)两个对照,研究了3种硅基调理剂〔(硅酸钾、-硅酸钾(氯化10%+硅酸钾90%)、硫-硅酸钾(硫氢化钠2.5%配施+硅酸钾97.5%)〕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水稻吸收Cd、Pb、Cu、As和养分元素,以及水稻生长和抗氧化胁迫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3种硅基土壤调理剂的降Cd效果均显著高于调理剂对照(石灰石). 与空白对照(CK)相比,硅酸钾、-硅酸钾和硫-硅酸钾3种硅基调理剂糙米Cd含量分别显著(P<0.05)降低30.0%、45.5%和35.7%,糙米Pb含量分别显著(P<0.05)降低56.6%、62.6%和37.1%,其中-硅酸钾配施降Cd、降Pb效果最佳,但3种调理剂降Cu和降As效果不显著. 各调理剂均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养分吸收和抗氧化能力,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可交换态Cd、Pb比例. 研究显示,硅酸钾及与、硫配施均能显著降低糙米中的Cd、Pb含量并促进作物生长,可用于水稻Cd、Pb复合污染防控.   相似文献   
123.
以催化氧化除活性滤料(简称“活性滤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地下水中污染对于活性滤料去除双酚A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含有高浓度(5mg/L)时,会显著降低活性滤料对于双酚A的去除能力;同时,双酚A也会降低活性滤料对的去处能力.双酚A脱附实验结果表明,脱附的双酚A量不足双酚A去除总量的10%,且双酚A去除过程中初期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保持在12%~25%,之后持续保持在0.1%~4%,表明活性滤料去除双酚A存在吸附过程,但是以氧化去除为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双酚A的去除会导致滤料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以及新物相的生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双酚A的去除会消耗滤料表面羟基基团,且表面残留络合物.本文研究分析提出活性滤料去除双酚A的主要步骤包括双酚A首先吸附到活性滤料表面形成络合物、活性滤料与表面络合物发生氧化反应,部分反应物中间体脱附3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生物合成氧化物(Bio-MnOx)材料对污染土壤中砷(As)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1)Bio-MnOx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砷的浸出量,其中水溶性砷含量由2.28 mg/kg降至0.86 mg/kg,减少62.3%;2)五步连续法浸提结果发现,Bio-MnOx处理后水溶态砷和表面吸附态砷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3)风险分析进一步表明Bio-MnOx处理后砷的环境风险降低;4)基于细菌16s RNA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经过Bio-MnOx处理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显著增加;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演替,属水平下的细菌结构由芽孢杆菌属向梭状芽孢菌属、丛毛单胞菌属、敏感梭菌属等转变。总体而言,Bio-MnOx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5.
采用纳滤膜处理电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废水,考察了操作压力、阻垢剂和反冲洗等因素对膜通量和各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越大,膜通量越大,且膜通量随运行时间延长下降得越快;在操作压力为2.0 MPa的条件下,纳滤膜对Mg2+的截留率为90.69%,对Mn2+的截留率为89.72%,对Ca2+的截留率最高,达100%;加入阻垢剂后,纳滤膜的膜通量比未加入阻垢剂时的膜通量略大;反冲洗4次后,膜通量均可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26.
雷管内部爆轰波压力测量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铜压阻法对雷管内部不同截面的爆压直接进行测量 ,通过实验实测 ,得到了 8#雷管内部 3个截面处的爆轰压力数据。最后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7.
PTA废液回收利用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从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液中回收醋酸,邻、对苯二甲酸,醋酸钴盐的回收工艺。醋酸得率为90%,邻、对苯二甲酸得率为70%,醋酸钴盐得率为95%。该技术成熟、合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8.
黄河(清水河段)沉积物中锰、钴、镍的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黄河(清水河段)沉积物中、钴、镍的化学形态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其有效态中的聚集能力及在各种粒径沉积物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9.
锰离子非均匀掺杂TiO2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测定C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D是水体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对于COD测定方法主要是高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这些方法的测定工艺相对繁杂.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分步控制工艺制备离子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的薄膜电极,并用该薄膜作为光电催化电极测定COD.在三电极体系中,比较该薄膜电极与纯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对于氧化丁二酸、乙醇、邻苯二甲酸氢钾、α-D-葡萄糖四种有机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电极体系中电子转移的电量与有机物完全矿化所需的化学需氧量(COD)有着内在的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离子非均匀掺杂二氧化钛的薄膜氧化降解丁二酸、乙醇、邻苯二甲酸氢钾、α-D-葡萄糖的速率大于纯二氧化钛薄膜.进一步结合线性扫描伏安(LSV)、阻抗谱等光电化学表征,从离子非均匀掺杂引起二氧化钛薄膜光生空穴-电子分离,初步分析了其光电催化活性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0.
Metal oxides( Fe, Mn oxides) in natural surface coatings(biofilms and associated minerals) are believed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n the fate and transport of trace metal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Seasonal variation of Fe, Mn oxides and organic materials in surface oatings, which were developed periodically on glass slides in Nanhu Lake, Jilin Province, China over the time frame of three seasons,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metal oxides on Pb and Cd adsorption to heterogeneous surface coating materials(biofilm). Pb and Cd adsorption was measured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mineral salts solution with defined speciation, ionic trength 0.05 mol/L, 25~C and pH 6.0). The classical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equilibrium coefficients of Pb nd Cd adsorption to the surface coatings. In general, components in the surface coatings varied greatly with seasons altering and btained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summer while the content of iron oxides always exceeded that of manganese oxides. Correlation nalyses between the maximum adsorption of Pb and Cd and components in the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periodically indicated that Pb hase association with Mn oxides and Cd phase association with Fe oxides as well as Mn oxid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f Mn xides on Cd adsorption was confirmed in view of its higher content in the surface coatings. The importance of ferromanganese oxides for b and Cd adsorption to the natural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seasons was evide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