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734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207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1391篇
基础理论   233篇
污染及防治   47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树脂基纳米钛锆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同步去除水中磷和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为基体,负载纳米钛、锆氧化物,制备新型树脂基纳米钛锆氧化物复合吸附剂TiZr-D201.通过吸附等温线实验、pH影响实验、竞争吸附实验、动力学实验及柱吸附实验,并结合对吸附剂的表征,探讨了复合吸附剂对水中磷和氟的吸附性能和相应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当pH值为5.8,温度为308K时,Ti-Zr-D201对磷和氟的Langmuir拟合最大吸附容量分别是34.9 mg·g~(-1)和35.1 mg·g~(-1),且吸附行为是自发进行的,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与磷相比,pH值对Ti-Zr-D201吸附氟的影响更为显著;选取SO_4~(2-)、NO_3~-和Cl~-作为竞争离子,Ti-Zr-D201较基体D201表现出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Ti-Zr-D201在吸附平衡前存在两个不同的吸附阶段;柱吸附实验表明Ti-Zr-D201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良好的动态吸附性能,并且可再生循环使用,具备实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2.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Th(Ⅳ)离子,研究了水生浮萍化学改性后吸附Th(Ⅳ)的行为特性、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以浮萍、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制得三聚氰胺改性浮萍(MELM),能更好的吸附钍离子.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pH为5.5,吸附剂MELM为0.03 g,Th(Ⅳ)初始浓度为80 mg·L~(-1),反应60 min时,最大吸附率为97.4%,对应吸附量为129.88 mg·g~(-1),吸附量比未经处理的浮萍(最优吸附条件下,吸附量为22.83 mg·g~(-1))吸附量要大.通过Langmuir、Freundlich、Temkin 3种等温吸附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Langmuir模型能更好的描述吸附剂MELM对Th(Ⅳ)的平衡吸附行为,同时吸附过程能很好的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来解释.此外,FTIR实验数据表明,吸附剂MELM表面上氨基、羟基和羰基是主要的作用基团.  相似文献   
123.
利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作硅烷偶联剂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改性,制备巯基硅烷改性多壁碳纳米管(SHMWCNTs),并进行了SH-MWCNTs对Cd~(2+)的批量吸附实验.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子能量仪(EDS)、红外光谱(FT-IR)对SHMWCNTs进行表征,探究了溶液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溶液初始Cd~(2+)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吸附等温线特征,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SEM、EDS与FT-IR图谱显示,MPTMS已成功接枝到MWCNTs表面,表明SH-MWCNTs制备成功.吸附时间为90 min,pH为4时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随SH-MWCNTs投加量、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SHMWCNTs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线性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Langmuir 2种模型,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也存在层间扩散的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24.
改性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头孢噻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抗生素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实验以改性生物炭(MB)为载体制备了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功能生物炭(Fe/MB).以头孢噻肟(CFX)为目标抗生素,研究了该材料对头孢噻肟的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去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50 min内头孢噻肟的去除率为92%(Fe/MB用量为0.4 g·L~(-1),溶液p H=5.0,头孢噻肟浓度为20 mg·L~(-1),振荡速率为200 r·min~(-1),柠檬酸浓度为1.47 mmol·L~(-1)).头孢噻肟的去除过程存在改性生物炭的吸附和纳米零价铁还原降解的协同作用,数据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R20.99).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结合质谱分析了降解产物的结构并提出头孢噻肟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25.
地下水污染修复一直以来都是环境领域的热点课题,纳米零价铁(nZVI)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为地下水治理和修复技术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文章简述了nZVI及其修饰改性技术,阐述了nZVI及其改性材料在地下水修复应用中的特点,总结了地下水环境对nZVI材料性质的影响,并对nZVI及改性材料地下水卤代有机物、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案例进行了综述。最后,对nZVI及其改性材料在未来地下水原位修复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建立模拟n ZVI修饰改性技术与污染物去除过程的仿真模型、展开nZVI及改性材料在地下水污染修复过程中环境效应及归宿等研究建议,以期对nZVI大规模实际应用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6.
该文对黏土矿物基础材料进行改性,并优选黏土矿物改性材料与腐殖酸钠、酚醛树脂进行复合,制备出黏土矿物复合材料,探究不同黏土矿物材料对电解锰渣中Mn的固化效果以及它们在水相中的Mn2+吸附特性。在黏土矿物材料添加量为10%时,高岭土、蒙脱石和伊利石对锰渣中Mn的固化效率最高仅为24.5%;对黏土矿物基础材料进行亚硫酸钠或硝酸改性后,固化效率可提高到38.1%;将黏土矿物改性材料与腐殖酸钠、酚醛树脂复合制备的材料施加到电解锰渣后,Mn固化效率最高可达67.1%,相比黏土矿物改性材料的固化效率有明显的提升。吸附实验表明,相比Freundlich吸附模型,黏土矿物复合材料对Mn2+的吸附特征与Langmuir吸附模型的特征更加匹配,且Mn2+饱和吸附量达到14.458 mg/g,明显优于腐殖酸类材料。  相似文献   
127.
脱水污泥制备含炭吸附剂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解炭化法、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含炭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各种影响污泥含炭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得的污泥含炭吸附剂吸附性能最好,在以ZnCl2为活化剂、锯末添加剂投加量为脱水污泥质量的1%、ZnCl2为3 mol/L、活化温度为450 ℃、活化时间为1.5 h、固液质量比(干污泥与活化剂溶液的质量比)为1:4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污泥含炭吸附剂碘吸附值在520 mg/g以上,产物收率>60%,比表面积>230 m2/g,总孔容积为0.35 mL/g,其中微孔容积为0.08 mL/g,中孔容积为0.23 mL/g.利用其处理城市污水,其对COD、色度、TP的去除率好于选定的商品颗粒活性炭.  相似文献   
128.
在碱性条件下,β-环糊精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阳离子化的β-环糊精(CCD),并用于改性沸石获得环糊精改性沸石(CDMZ).研究了CCD合成条件对CDMZ吸附对.硝基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7:1,溶液pH=13的合成条件下,合成的CCD改性沸石所得CDMZ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最佳.同时研究了沸石改性前的活化处理,CCD改性沸石的初始浓度和改性时间对CDMZ吸附对-硝基苯酚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改性前用NaCl溶液活化沸石有助于CDMZ吸附性能的改善;当CCD改性沸石的初始浓度和改性时间分别为15 g/L(以β-环糊精计)和8 h时,所得CDMZ对对-硝基苯酚(120 mg/L)的吸附能力可达263.7μg/g.  相似文献   
129.
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膨润土表面经常存有一层薄的水膜,吸附有机物的能力较差。通过对天然膨润土的活化改性和添加改性剂方法进行改性,发现改性后的膨润土比原土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可显著提高对各种有机物的吸附净化能力,能有效处理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污水,有望成为新型的污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30.
镧及其配合物对鱼体肝脏中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镧(La)及其配合物(La-EDTA)对鱼体肝脏中过氧化氢酶和超氧歧化酶的早期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La^3+与La-EDTA对鱼肝中过氧化氢酶有激活作用,但最终表现为强烈抑制:而对超氧歧化酶最初显著抑制,最后表现为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