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8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的资源环境压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发达地区。近年来,在其社会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的同时,区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体化特征。同时,长三角作为1个资源能源高需求并主要依赖区外供给的地区,其资源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研究分析区域发展趋势与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方面,探讨长三角区域环境面临的压力,并提出解决长三角区域环境问题的一些基本对策措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应用Models-3/CMAQ研究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及输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美国国家环保局第3代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配合中尺度气象模式(MM5)进行研究,模拟了2001年1、7月份长江三角洲区域冬夏季典型天气条件下大气层二次污染物臭氧及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及输送状况。采用2001年冬.夏季各10d的小时监测数据对模式验证。结果表明,Models-3/CMAQ对O3、PM10的模拟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52;一致性指数分别达到081和0.99。模型对于O3略微低估,标准偏差为-31%,而对于PM10则有所高估,标准偏差为46%。对长三角7月份O3浓度及1月份PM10的模拟结果显示,7月份长三角区域16个主要城市O3日均浓度集中在0.043~0.086mg/m^3之间,其中,泰州、扬州.湖州、镇江O3月日均浓度相对较高,均超过0.064mg/m3o模拟时段内O3最高小时浓度达0.276mg/m^3。1月份整个模拟区域PM10月日均浓度为O056mg/m^3,其中,南京市PM10日均浓度最高,达0.080mg/m^3模拟时段内PM10最高小时浓度达0.432mg/m^3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存在明显的污染物输送现象,大气污染已经从局地污染转化为区域污染。  相似文献   
12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坐落在长三角地区,这里不仅自然山水资源丰富,而且人们追求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也矢志坚定。近年来,苏州高新区通过不断完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逐步建立起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系,不断推进区域工业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4.
风物长宜放眼量--"长三角"区域环境合作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问题无地界,而履行环境管理职能的政府却有辖区之分,这就引发了政府解决保护环境的失灵问题。环境外部性引发的市场失灵,在政府层面同样会发生不同政府竞相使用环境资源的“公共用地的悲剧”。因此,加强政府间的环境合作,特别是区域环境合作对于有效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基于2014~2017年长三角地区2100余组环境空气PM2.5组分监测数据,建立了组分监测数据有效性的审核指标.以百分位数法(P2.5,P97.5)确定了长三角地区阴离子(A)与阳离子(C)电荷当量浓度比(A/C)、所测组分浓度之和(∑组分)与PM2.5实测浓度比、基于物质重构的PM2.5质量浓度(PM2.5,重构)与PM2.5实测浓度比、S/SO42-和K/K+的双侧95%参考范围分别为:(0.82,1.35)、(0.63,0.94)、(0.62,1.00)、(0.28,0.50)和(0.66,2.31),且上述指标各月的平均值和参考范围基本不受季节变化影响.NH4+的理论浓度与实测浓度检验结果表明,NH4+的化学形态呈现季节性变化,春夏季主要以NH4NO3和(NH42SO4形态存在,秋冬季则主要以NH4NO3、(NH42SO4和NH4Cl形态存在.相关研究的验证结果表明,A/C指标的通过率为87.1%,其他4项指标的通过率高达100%,说明上述审核指标的参考范围不仅适用于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还发现,审核指标的使用有一定条件,对于S/SO42-,夏季数据适用条件为PM2.5≥40 μg ·m-3,春秋冬三季数据适用条件为60 μg ·m-3≤PM2.5≤140 μg ·m-3;对于其他审核指标,当PM2.5≥60 μg ·m-3时,上述参考范围基本能够全年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126.
基于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环保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调研"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11—2017年环境经济政策出台情况,并开展评估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环境经济政策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尤其在财政奖补方面占绝对优势,但各省市差异较为明显,且区域层面联动政策相对欠缺。在此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及污染防治协作深化需求,建议在环保基金、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环境信用体系等领域率先开展区域联动试点,并从机制、法律、技术等层面给予保障,探索形成区域环境经济政策共商、共享、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127.
长三角地区水污染现状评价及治理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兰 《环境保护》2016,(17):41-4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污染工业高度集聚、协同治污不力等原因,长三角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表现为湖泊污染、支流污染、近海污染和跨界污染突出。为此,应强化空间管控与生态功能区划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建立健全长三角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并构建污染治理的倒逼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8.
《环境科学学报》2023,(5):366-374
基于Sentenial-5P卫星上搭载的对流层监测仪(TROPOMI)2019—2021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数据,对长三角及其典型城市甲醛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甲醛柱浓度分布呈现由长三角中部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浓度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和安徽交界处、江苏南部和安徽北部,甲醛柱浓度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中部和南部.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甲醛柱浓度年变化呈单峰结构,月平均浓度最高值(13.44×1015 molec·cm-2)出现在6月,最低值(8.79×1015 molec·cm-2)出现在4月.甲醛柱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平均最高,为12.35×1015 molec·cm-2,其次是秋季、冬季,春季平均最低为10.15×1015 molec·cm-2.影响甲醛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量,4个典型城市常州、合肥、苏州、无锡的甲醛柱浓度与气温的相关系数(r=0....  相似文献   
129.
绿色搜索     
《环境》2014,(4)
正部委74城市仅3个达标3月25日,环保部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2013年度空气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表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厦门、丽水和贵阳;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是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济南、衡水、西安、廊坊和郑州。其中海口、舟山、拉萨3个城市各项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他71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30.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长三角高新区的健康发展和对该地高新区现状的合理评价,通过借鉴国内外对高新区发展的评价,针对长三角地区的高新区发展状况建立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利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熵值法计算出长三角高新区的发展水平,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该区域内高新区发展水平差距极大,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指标差别较为突出;其中上海张江高新区整体水平最高,苏州次之,其他地区高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研究发现各地的工业基础、科研能力、风险资本、政策法规等产业要素不同是造成高新区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相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