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13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灰色支持向量机在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灰色预测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各自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灰色支持向量机瓦斯流量预测模型.新模型发挥了灰色预测方法中"累加生成"的优点,弱化了原始序列中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增强了数据的规律性,同时避免了灰色预测方法及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工程实例表明,所提出的瓦斯流量测模型较传统的GM(1,1)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精度都有所提高,为瓦斯流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2.
基于序列偏差的化工过程危险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化工事故中偏差连锁关系以及控制化工事故的作用连锁关系.将变化论的思想应用到HAZOP分析中,提出了一种基手序列偏差的HAZOP分析程序,用于化工过程危险辨识.在常规HAZOP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序列偏差图,以此确定各个偏差的重要度,选择偏差控制策略.以某聚氯乙烯聚合工艺过程中的偏差"引发剂贮槽搅拌无"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应用该方法认清了偏差如何发展为事故,如何选择控制策略,以预防事故发生,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3.
长期以车代步:肥胖难逃注意:长期开车缺乏必要的运动严重影响健康,提醒有车族每天最好保证半个小时的活动,外出路途不远时最好能以步代车。  相似文献   
464.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主要遗传自母本,具有基因组小、结构简单、序列高度保守等特点.利用系统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对4种藜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编码基因组成、基因组结构、重复序列、变异位点在内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藜亚科植物的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4种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平均大小为151936bp,平均GC含量为37.16%,具体基因的拷贝数和总的基因数目差异很小,非常保守.除灰绿藜以外,其余3种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LSC、SSC和IR区域的边界几乎完全一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扩张与收缩.基因组的重复序列中,相较于SSR,长重复序列片段的比例更高.相比较IR区域,4种藜属植物的LSC和SSC区域之间存在更大的核苷酸位点差异;52-59 kb的基因组区域为4种藜属植物间核苷酸位点变异最大的区段.基于全基因组和LSC+SSC序列,分别构建了包括4种藜属植物在内的藜亚科植物的系统进化树,进化关系完全一致.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进化特征,可为藜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优良的候选分子标记.(图4表4参28)  相似文献   
465.
马冀  徐良鑫  张艺 《灾害学》2020,(4):61-65
河流水系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尤其在活动构造区域,冲沟裂点能够迅速反映河流基准面的下降,作为记录断层活动的重要标志。由此,为提供通过冲沟裂点的发育特征来揭露对应断裂的活动历史的机会。该文以位于渭河盆地东南缘的华山山前断裂为例,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技术,和断裂1 km范围内由Lidar数据获得的高精度DEM提取的冲沟裂点信息,对山前被断裂切割的冲沟中发育的一系列裂点的期次和地形参数进行了厘定。同时,依据冲沟裂点的10Be暴露年龄建立了冲沟裂点序列与华山山前断裂古地震事件之间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以仙峪为典型代表的华山山前冲沟中普遍发育4期裂点,垂直位移分别为6.4 m,4.3 m,3.5 m 和5.1 m,均小于在冲积扇上得到的华山山前断裂的断错位移量。冲沟裂点的10Be暴露年龄显示华山山前断裂是一条复发间隔约4~ 5 ka的活动断裂,在该断裂上曾发生过至少3期地震事件,分别为公元1556 年、距今4 439~ 6 691 a和距今9 189~ 12 407 a。由此可以看出,冲沟裂点能够作为判定断裂活动的地貌证据,其暴露年龄与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大致相当。但受冲沟差异侵蚀作用的影响,由冲沟裂点记录的垂直断错位移量并不能代表断层实际的垂直位移量。  相似文献   
466.
借助分形与混沌理论,对1978-2004年湖北省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重构了其嵌入相空间序列,计算了其关联维数和饱和嵌入维数,确定了模拟相应动力系统所需的基本变量数目;同时,通过计算Kolmogorov熵,得出了对该洪涝灾害时间序列进行预测预报的时间尺度.最后,基于R/S分形分析,对湖北省未来洪涝灾害成灾面积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对该省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可能呈现增大趋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洪涝灾害时间序列分形特征的方法,能够客观、合理地反映洪涝灾害系统的分形特征,能为建立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时间序列预报模型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467.
基于均生函数模型的冲击矿压电磁辐射预测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煤岩变形破裂过程电磁辐射信号的变化规律,表明非接触电磁辐射法能动态预测冲击矿压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在非接触电磁辐射法动态预测冲击矿压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动态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均生函数模型,利用电磁辐射监测仪测定的现场工作面电磁辐射信号时间数据序列,通过逐步回归筛选时间序列构造一个均生函数方程;利用该方程预测预报未来电磁辐射信号的发展,并与现场测定的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验证该预测模型的正确性。误差分析和实践结果表明:均生函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测定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为6.71%左右,且距平趋势正确率均达到了60%,证明该模型与电磁辐射预测方法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预测冲击矿压以及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为冲击矿压电磁辐射预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68.
强震地面运动的混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察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的非线性特征。首先采用功率谱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和Cao方法定性判断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具有混沌特性,然后应用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30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三个非线性特征参数。计算表明,这些地震动时程的关联维数为2.0~4.0的分数维,Kolm ogorov熵K2为大于零的有限正值,最大Lyapunov指数在0~1.0之间。结果说明,强震地面运动具有混沌特性,地震动的高度不规则和复杂性是地震过程强非线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469.
鄱阳湖径流量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径流受诸多因素影响,变化复杂,仅凭观测站统计数据难以发现其演变规律。以混沌理论为基础,以鄱阳湖入湖外洲站、李家渡站和渡峰坑站的月径流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详细说明了求取时间序列中混沌特征数的方法。首先利用C C方法选取相空间重构参数即时间延迟〖WTBX〗τ和嵌入维数m〖WTBZ〗,在此基础上进行相空间重构,采用G P关联积分法计算关联维数和Rosenstein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panuov指数。结果表明鄱阳湖入湖外洲站、李家渡站和渡峰坑站的月径流序列的饱和关联维数非整数,同时最大Lyapunov指数也为正数,这充分说明鄱阳湖入湖外洲站、李家渡站和渡峰坑站的月径流序列均具有明显的混沌特征。而且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的计算表明鄱阳湖入湖的外洲站月径流复杂程度最大,混沌特性最强,对初值的敏感性最强,李家渡站次之,渡峰坑站最小  相似文献   
470.
我国神农架林区海拔高、气候复杂,森林类型多样,结构破碎,森林遥感分类难度较大。将2013年时间序列HJ-1A/B CCD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计算出植被指数(NDVI、DVI、RVI)和主成分第一分量(PC1),使用DEM数据生成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构建植被分类时序因子集。运用C5.0决策树分类法将神农架林区植被细分为七类: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甸。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精度为72.7%,Kappa系数为0.67;在6~8月,针叶林、草甸和灌丛的植被指数明显低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对分类的贡献较大,称为植被分类的"窗口期"。PC1、NDVI和高程因子对神农架林地的区分度较高,而坡度、坡向和RVI因子对分类帮助不大。作为一种智能分类方法,C5.0决策树分类方法应用于30m分辨率的时间序列HJ-1A/B CCD数据,能够将地貌复杂的神农架林区植被分为七类,提高了类别精度,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