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6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4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8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地震诱发的边坡失稳是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数值方法是对地震边坡进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具。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通过将地震记录转化为等效地震荷载实现地震波在场地中的施加;并采用Mohr?Coulomb准则模拟土体的非线性特征。根据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双面边坡的数值模型,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不同角度入射下不同坡角边坡的地震响应,讨论了地震波入射角以及边坡坡角对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波入射角和边坡形状改变了地震波在坡体内的传播规律,因此影响了边坡的破坏。随着地震波入射角的增加,靠近波源一侧坡面的滑动位移和滑动区域逐渐增加,而远离波源一侧的滑动位移和滑动区域逐渐减小。边坡坡度的增加引起坡面危害的逐渐加剧。本文讨论了不同尺寸边坡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规律,从而为地震诱发边坡的失稳破坏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22.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震害预测的效率,修订了现有供水管网震害预测模型,应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开发了供水管网震害预测软件。震害预测软件提供了两方面的预测功能,分别为不同地震烈度下供水管段基于三态的破坏等级预测和供水管网基于五态的破坏等级预测。软件实现了批量供水管段及整个管网的震害预测,且可以进行管网在设定地震下的震害预测,提高了预测效率。经算例分析,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3.
在日本阪神地震中遭受地震破坏的地铁地下结构中,仅大开车站中标准段一处区域发生了完全塌毁,其它地铁车站、隧道的震害程度均相对其要轻微。利用能够合理模拟地下框架结构损伤破坏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大开车站标准段、中央大厅段以及区间隧道结构的地震破坏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断面宽度以及埋深导致大开车站标准段、中央大厅段以及区间隧道结构所受的上覆土压不同,使三者立柱在地震作用中处于不同的轴压比状态下工作,并使得三者不同刚度的结构框架在地震作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刚度退化,继而导致三者立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平相对变形。最终大开站标准段立柱由于较高的轴压比下受到过量的水平相对变形而发生破坏,从而导致整体框架结构的严重破坏;其余二者则由于立柱处于较低的轴压比下,所受水平相对变形处于立柱变形能力范围内,而未发生立柱破坏,进而使得整体框架保持了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4.
目前计算结构滞回阻尼比常用的方法是能量比法,该方法在给定滞回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滞回耗能与结构总弹性应变能的比值求得结构滞回阻尼比,但该方法是建立在简谐激励下结构稳态响应的基础之上,对于真实地震下结构滞回阻尼比计算并不完全适用。考虑到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迭代计算结构滞回阻尼比的方法,在Carlos提出的结构滞回阻尼比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地震激励频率对阻尼比的影响,通过改进Carlos迭代计算方法,得到了考虑地震激励频率影响的滞回阻尼比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分析得出了不同延性系数和周期比对滞回阻尼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延性系数的结构滞回阻尼比会随着周期比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本研究可为结构进入非线性状态后减震结构总体阻尼比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5.
地震诱发滑坡失稳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如何预测地震作用下滑坡的水平运动距离对该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经验预测模型存在不能区分有阻碍滑坡和无阻碍滑坡,依据的案例较少且只能提供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最优估计值而无法提供其预测误差的局限。针对上述不足,首先建立包含380个案例的地震滑坡水平运动距离案例库,基于最大似然法原理,提出可同时考虑有阻碍滑坡和无阻碍滑坡的地震滑坡运动距离经验模型标定方法。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与滑坡垂直运动距离和滑坡体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与滑坡倾角和滑坡表面长宽比相关性较小。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提出的地震作用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可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开展泸定6.8级地震强地震动模拟,并通过实际强震记录校核,重建了泸定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场。结果表明:(1)震中距80km以内,大部分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峰值地面加速度差值最小为0.58gal;(2)与低频段相比,高频段加速度反应谱的模拟效果较好,与实际反应谱的吻合度更高;(3)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峰值地面速度(PGV)、谱烈度(SI)及仪器地震烈度(II)的最大值分别为433gal、30cm/s、34cm/s、8.5,除II的模拟结果未展现Ⅸ度区外,各地震动参数均沿断层延伸方向呈对称分布,且在宏观形态上与地震烈度图的相似性较强;(4)与实际地震烈度图相比,重建的强地面运动场可有效预估地震烈度Ⅶ~Ⅸ度区的分布范围。作为合理确定地震动输入的一种途径,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泸定地区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特定地震强地震动(高频)的快速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自2016年以来,防灾科技学院对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形成的黄土地震滑坡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野外调查工作,获取了数百个黄土地震滑坡的详细调查资料,为便于资料的管理和应用,建立了首个海原特大地震黄土地震滑坡数据库系统.主要从资料来源、access 2019软件系统的可行性、数据库的设计及建设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海原特大地震黄土...  相似文献   
128.
以某大跨连续高墩刚构桥为依托,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时程分析方法研究双肢薄壁墩参数在地震响应下对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桥墩高度为主要参数,以模型阵型频率、桥墩墩顶、墩底位移及内力变化三个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其中一个桥墩高度的增加,桥梁频率不断减小,矮墩墩底及矮...  相似文献   
129.
为研究饮马河流域长春段水质污染现状和污染负荷演变特征,以饮马河流域长春段的五个国考断面为水质监测点,通过对国考断面水体水质中含有的COD、NH3-N、TP浓度的检测分析,研究区域的水质污染现状和不同水期对污染负荷的影响规律,同时对2020年各考核断面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经估算,在2020年,计算单元总的COD负荷年排放...  相似文献   
130.
汶川8.0级地震后中江县水库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汶川8.0级地震对四川省水库造成了严重的震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据德阳市水库地震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资料,对德阳市中江县19座高危险情以上的水库土石坝的震损现象做了初步总结和分析.这些震损水库基本上都建于1950-1980年代,未经抗震设计,典型震害现象包括水库坝顶中部及坝轴线两侧纵向裂缝、坝体纵横向裂缝、大坝沉陷、坝坡滑坡和护坡滑动、坝脚渗漏、水库泄水构筑物震损、防浪墙震裂等震害现象.这说明了对中小型水库土石坝进行抗震设防的必要性,今后应深入研究中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震害机制,以指导水库土石坝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