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55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21.
对南通市24座乡镇地表水厂以及199座乡镇地下水厂的水源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表水水源地中有14座水厂达标,其取水量占地表水取水总量62.8%.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是NH3-N、石油类、Imn.全市乡镇地下水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水厂为56座,其取水量占地下水取水总量的26.2%.全市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NH3-N、...  相似文献   
222.
根据2004—2009年春季(5月)、夏季(8月)对长江口的监测调查,比较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该海域硅酸盐(DSi)、无机氮(DIN)、无机磷(DIP)浓度变化趋势,营养盐结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后,DSi、DIN的浓度分别呈现出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DSi在6年间下降了约63.37%,DIN增加了约3倍多,DIP的浓度则呈微弱波动.蓄水后营养盐结构N∶P值呈上升的趋势,而Si∶P值和Si∶N值则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营养盐结构趋于不平衡,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为P,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并可能引起长江口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23.
南港是长江口两个主要入海通道之一,也是长江深水航道的必经之路。基于2012和1984年的地形资料,利用Arc GIS技术对南港进行冲淤分析;并用同一种方法(筛析法-移液管)对相应年份所采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径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近28年来南港地形发生了重大变化,复式河槽间的沙脊因刷深而趋于消亡,主航槽则淤浅数米;沉积物中值粒径均值从81μm下降为24μm,特别是原沙脊位置上的沉积物从砂变细为砂质粉砂或粘土质粉砂。分析认为,采砂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沙脊采砂使复式河槽"中脊"消失,水动力减弱,河槽中央过水断面增大、分流增多,两侧航槽流速减小导致淤浅;沉积物变细是较粗颗粒被采走、动力减弱和淤积发生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22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色素分布与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9年5月、11月和2010年6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调查结果,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RP-HPLC)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特征色素组成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应用CHEMTAX软件研究了浮游藻类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分离鉴定了21种浮游植物色素,主要的色素种类为叶绿素a、多甲藻黄素、岩藻黄素、19’-丁酰基氧化岩藻黄素、19’-已酰基氧化岩藻黄素、叶绿素b、硅甲藻黄素、别黄素和玉米黄素,以叶绿素a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岩藻黄素,其他色素对总色素含量贡献较低.2009年5月和2010年6月航次期间通过对色素的分析检测到甲藻和硅藻藻华.主要特征色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与盐度、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特征色素组成和分布特征表明,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种类主要存在硅藻、甲藻、隐藻、绿藻、蓝藻、定鞭藻、金藻和青绿藻等8个类群.CHEMTAX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硅藻、甲藻和绿藻是最主要的类群;2009年11月硅藻在群落结构中处于绝对优势;2010年6月,硅藻、甲藻和隐藻贡献了62.5%的叶绿素a生物量,蓝藻所占的比重明显有所上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空间分布上有着明显差异,呈现区域性特征,硅藻、绿藻和隐藻在近岸海域所占比重较高,而定鞭藻、金藻和蓝藻在外海区域的站位对生物量的贡献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25.
长江口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涛  侯立军  刘敏  赵迪  尹国宇  郑艳玲  赵慧 《环境科学》2012,33(10):3443-3448
利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GC-PFPD)分析了长江口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MBP)的含量,并探讨了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月沉积物中MBP的含量略高于11月,其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9~426 ng.kg-1和111~192 n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224 ng.kg-1和158 ng.kg-1;并且,沉积物中MBP的含量存在显著的地理空间差异.此外,MBP含量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MBP与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TP=0.86,P<0.000 1;RIP=0.81,P<0.000 1;ROP=0.90,P<0.000 1),与碱性磷酸酶活性(APA)、pH的相关性较弱(RAPA=0.55,P=0.019;RpH=0.511,P=0.03),表明沉积物中MBP的含量与磷组分、APA及pH密切相关,但与有机碳、盐度等环境因子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6.
根据长江口南槽 3a中的 2 3次地形实测资料 ,揭示拦门沙航道的季节性冲淤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并利用所获得的经验关系对入海水沙特征年份及洪水、风暴迭加情况下河床的冲淤幅度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 :拦门沙航槽的季节性冲淤变化主要受洪水和风暴控制。在不受风暴干扰的前提下 ,河槽纵向上各点的水深同大通站径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关性以径流同落后 1~ 2月的地形之间的关系为最好 ;随着向海距离增大 ,这种“滞后”时间有延长趋势。正常年份径流引起的洪枯季最大冲淤幅度约为 0 .6~ 0 .7m量级 ,特枯水 (沙 )年和特丰水 (沙 )年引起的洪枯季最大冲淤幅度估计分别为 0 .4~ 0 .5m和 0 .9~ 1.0m量级。十年一遇的风暴引起约 0 .4m的淤积。若特丰水 (沙 )年洪水和百年一遇的强台风碰头 ,拦门沙河床的洪枯季冲淤幅度可能达 1.5m左右量级。  相似文献   
227.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监测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是我国多种重要鱼类产卵、索饵、育肥的优良场所和洄游通道,对于该水域渔业资源进行有效监测是开展资源评估和养护的基础.以渔业资源监测的4种常见途径,即注册制度、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直接监测和报告制度为框架,对照总结了这一水域各种监测项目的发展水平和缺陷,特别针对依赖于渔业的调查和独立于渔业的调查,详细分析了渔业观察员项目、科考船、采样调查设计、渔业声学调查、标志放流、鱼卵仔稚鱼调查等环节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监测项目的发展完善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该水域后续建立科学合理的渔业资源监测体系积累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28.
再悬浮作用对长江口潮滩Hg释放影响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猛  毕春娟  张晶晶  吕金刚  陈振楼 《环境科学》2011,32(11):3318-3326
利用再悬浮装置研究不同扰动强度、不同盐度下,再悬浮作用对长江口中、低潮滩沉积物中Hg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扰动期间,上覆水环境(pH、Eh、DO、TSS等)剧变.在再悬浮实验中,上覆水中HgD(溶解态汞)和HgP(颗粒态汞)含量分别主要集中在0.152~2.657μg.L-1、0.080~2.722μg.L-1范围内.再悬浮作用使得盐度为4.1‰、8.0‰、10.0‰、13.0‰条件下的中潮滩及盐度为13.0‰条件下的低潮滩都发生了汞释放,释放的汞含量为0.053~0.673μg.g-1,但对盐度为4.1‰、8.0‰、10.0‰条件下的低潮滩汞释放影响并不明显,这反映了上覆水盐度对再悬浮中汞释放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表明再悬浮作用对长江口中、低潮滩的Hg释放影响也有差异,中潮滩表现出了比低潮滩要明显的汞释放.扰动动力为(210±5)r.min-1时能明显增加汞的解吸,从而对汞释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29.
长江口水环境中纳米颗粒物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付佳露  杨毅  彭欢  周立旻  侯立军  刘敏 《环境科学》2011,32(7):1924-1931
利用抽滤及切向超滤(cross-flow ultrafiltration,CFUF)技术对长江口水环境中的纳米级颗粒物(NP)进行了有效地分离,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进而初步探讨了水环境因子对NP理化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长江口水环境中NP粒径变化范围为69.5~263.5 nm,平均值为157.3 nm;Zeta...  相似文献   
230.
菲在长江口的多介质归趋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汪祖丞  刘敏  杨毅  王丽丽 《环境科学》2011,32(8):2444-2449
利用LevelⅢ逸度模型模拟了稳态假设下菲在长江口中大气、水体、沉积物和植物中的分布,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了相间迁移通量,并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大气平流是研究区菲的主要来源,大气和水的平流输出则是菲从研究区环境中消失的主要途径;在反应损失中,气相中的反应损失最大,沉积物的反应损失最小;大气是菲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