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76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5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272.
为了更好地协调乌鲁木齐城市群内部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2011—2013年乌鲁木齐市、阜康市、五家渠市、昌吉市、石河子市5个城市的API日数据、日气象数据、PM10、SO2、NO2日均浓度值,对比分析大气污染特征,首要污染物及其变化趋势,再结合经济因素、气象因素、城市群内部之间相互影响等讨论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3.
2009年4月<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技术研究>、<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技术研究>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274.
利用2006-2010年海西沿海9个城市环境监测站主要污染物PM10浓度数据和每天对应的影响天气系统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选取典型过程,分析天气系统变化时对应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暖区辐合最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暖区辐合中心所在的地方,也是PM10污染最严重的地方;(2)变性冷高压后部比高压底部更易造成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3)一般情况下,高空槽前易出现降水,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而槽后不利于降水,易造成污染物的堆积;(4)登陆台风影响时,跟城市与登陆台风的相对位置有关:北部登陆台风有利于海西中北部城市污染物的扩散;中部登陆台风影响时,海西城市群PM10浓度均有明显降低;南部登陆台风影响时,南部城市群在台风登陆后,PM10浓度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75.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对局地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为探讨城市群发展对局地气象环境和污染物输送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的下垫面为例,选取有利于和不利于污染扩散的较典型的气象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并分析比较该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气象环境、污染物分布、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污染气象条件下出现长时间逆温现象,凌晨3 :0 0到6:0 0间逆温最强,强度约为2 1℃·hm- 1 ,逆温层厚度达3 0 0m .城市群的发展使得城市夜间的逆温强度增强,逆温持续时间增长;城市群的发展使得城市地区风速减小,重污染气象条件下广州小风区面积约增加2 8% ,佛山约增加45 2 % ,轻污染气象条件下增加较小;重污染气象条件时广州和佛山二氧化硫浓度一般大于45 μg·m- 3,城市群的发展使污染物扩散范围变小,对本地贡献率增大,对其它地区的贡献率减小;地区间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输送基本量级为10 0 t·d- 1 到数10 1 t·d- 1 ,城市群的发展使污染物不易向外输送,在重污染气象条件时广州二氧化硫输出量由5 1 3 7t·d- 1 减小为42 81t·d- 1 .  相似文献   
276.
客观核算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对评估区域水资源盈亏状况和衡量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省公顷”修正水资源均衡因子,计算并分析200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增幅为34.63%;(2)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武汉城市圈水资源生态足迹北部高于南部,环鄱阳湖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环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北部和东南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3)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具有最高解释力的交互因子为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和GDP。该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7.
In responding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idea of low-carbon economy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Developing low - carbon economy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society. The so called "t...  相似文献   
278.
绿色搜索     
《环境》2014,(4)
正部委74城市仅3个达标3月25日,环保部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2013年度空气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表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厦门、丽水和贵阳;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是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济南、衡水、西安、廊坊和郑州。其中海口、舟山、拉萨3个城市各项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他71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279.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新形势下,实现西部资源型和农牧结合区域的碳减排,是中国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最新的欧洲航天局全球陆地覆盖数据和中国碳核算数据库,采用信息熵模型和Tapio模型,揭示了2001—2017年呼包鄂榆城市群37个县级行政区的CO2排放时空格局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变化,并识别二者脱钩状态.结果表明:(1)呼包鄂榆城市群CO2排放年增加量与年增加率具有一致性.鄂尔多斯市是CO2排放年增加量和年增加率最高的地区,榆林市是CO2排放年增加量和年增加率最低的地区.(2)土地利用混合度存在层级差异.各地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混合度具有"梯度效应",即包头市土地利用混合度变幅较大,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榆林市变幅较平缓.各县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混合度具有"增长粘性",即土地利用混合度较高的区域仍居高位.此外,土地利用混合度具有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时空分布特征.(3)土地利用混合度和CO2排放的脱钩状态具有时空异质性,"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期间脱钩状态以强负脱钩和扩张负脱钩为主,均为...  相似文献   
280.
区域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是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近些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机制“马太效应”和试错性逐渐显现出来,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以山东省制定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政策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其政策效应,讨论如何更加有效地保障该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