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461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715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声音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就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内容分析,从技术改造、设备选型以及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氧化亚氮(N2O)产生途径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着重讨论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释放的控制措施。在硝化过程中,N2O由氨氧化菌(AOB)的中间产物羟胺(NH2OH)和硝酰基(NOH)的分解以及AOB还原亚硝酸盐的过程产生;反硝化过程中,N2O还原酶(N2OR)的活性受到抑制,使得N2O不能被及时被还原而导致N2O积累。基于上述N2O产生途径提出了控制N2O释放量的控制措施:控制曝气量避免好氧硝化过程中DO浓度过低和缺氧反硝化过程中存在DO;通过延长污泥龄、增大内回流比和分段进水等措施控制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的亚硝酸盐浓度:缩短初沉池停留时间或投加外碳源,并选取甲醇或乙醇等易降解有机物作为碳源。今后可通过深入研究N2O产生机理和优化污水处理厂N2O释放量的准确检测,充分认识污水处理厂中N2O的产生环节,进一步指导污水厂N2O的释放控制。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N 2O的释放规律,结合近年来已经发表的研究结果,就传统的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全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和新型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中N2O的释放途径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通过综述发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均有可能导致N2O的释放,且硝化过程更易产生N2O;与传统的脱氮过程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新型脱氮过程产生N2O的概率更大;影响N2O释放的因素主要有DO浓度、NO-2浓度、进水氨氮负荷、SRT和COD/N等运行工况和细菌种类及其活性。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5.
石化行业为环境和安全高风险行业,突发事故往往造成重大经济和环境损失。目前我国石化企业的突发水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仍很薄弱,应急能力亟待提高。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石化行业水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对水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事故应急池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属性要求,以期能够有助于石化行业水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96.
从当前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及“两个至上”出发,基于K-2/K-3核电项目事故防控实践,结合墨菲定律分析,揭示小概率事件在长周期项目建设中会变成大概率事件,故仅靠事故预防一道防线是不够的,还必须以纵深防御的理念在事故基准事件发生后采取事故缓解、事故救援措施作为事故防控的第二、第三道防线;随后通过引入基准事件及事故后果分析了事故的构成特性及事故公式(A=B+C),创新性的提出“三道防线事故防控理论”模型及其要点、内涵,并分析了第二道防线在K-2/K-3项目事件案例中所发挥的作用,阐述了三道防线的应用举例以及实施途径。该理论的有效应用,使得K-2/K-3项目实现自开工以来至临时验收核电建设全周期无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 958 d的安全绩效,不仅表明其能够为事故防控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也能为我国核电工程及其他行业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97.
佟瑞鹏  杨校毅  张磊  程蒙召 《环境科学》2017,38(10):4228-4235
为评价居民经手口途径暴露于被PAHs污染室外土壤和室内灰尘颗粒的致癌风险以及与之相关各个参数的重要程度,本文构建了经手口途径暴露于这两种颗粒物的概率风险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价了居民的致癌风险,探究了主要的风险来源及关键的暴露参数.结果表明,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所承受的风险较大;婴儿、成年人和老年人较小.婴儿致癌风险超过10~(-6)的概率为2%左右;幼儿和青少年超过10~(-6)的概率在5%左右,但不超过10~(-4);儿童超过10~(-6)的概率在15%左右,有0.1%左右的概率超过10~(-4);成年人和老年人超过10~(-6)的概率分别在1%和0.1%左右.室内灰尘颗粒是主要的风险来源,占91%左右;室内硬表面灰尘是室内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占65%左右.与致癌风险相关性最大的因素为:手口途径发生的频次(FQ)、灰尘颗粒中PAHs的等效斜率(PEFj)、灰尘在室内硬表面的含量(DSLHS)、颗粒物从手掌皮肤表面到口腔的转移率(SE)和灰尘在室内软表面的含量(DSLSS).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过碳酸钠(SPC)在Fe~(2+)催化作用下对磺胺二甲嘧啶(SMT)的降解作用,探究了Fe~(2+)和SPC的初始浓度及溶液初始p H对Fe~(2+)/SPC体系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的影响,分析了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并采用HPLC-MS/MS技术鉴定其降解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适当提高Fe~(2+)与SPC初始浓度可以提高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率,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反而会抑制其降解,实验中Fe~(2+)/SPC/SMT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5∶10∶1,此时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4%;溶液初始p H的提高会抑制磺胺二甲嘧啶的降解,但抑制幅度不大,即使在偏碱性条件下仍能达到75%的降解率;Fe~(2+)/SPC体系中主要活性物种是HO·;磺胺二甲嘧啶可能的降解途径有3种,主要包括苯环相连N原子的羟基化、磺酰胺键[S—N]的断裂及分子间重排脱SO2.  相似文献   
999.
根据1991--2010年贵阳市二氧化硫监测数据,评价和分析了这期间贵阳市二氧化硫水平和变化趋势,与季度变化、气象、降水pH的关系;结果显示二氧化硫监测值逐年降低,污染状况明显改善,逐渐达到国家二级环境空气标准要求。提出二氧化硫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MnO2吸附-氧化去除草甘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甘膦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天然矿物的吸附-氧化作用对草甘膦的降解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吸附-氧化行为,考察了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降解动力学,以及反应体系pH和共存阳离子对MnO2吸附-氧化降解草甘膦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草甘膦的降解产物和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MnO2可有效降解草甘膦,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降解符合表观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动力学常数随草甘膦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酸性条件有利于MnO2对草甘膦的去除,共存Cu2+对MnO2去除草甘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草甘膦的降解产物包括肌氨酸、氨基乙酸、羟基乙酸、甲酸和乙酸及PO3-4、NH+4和N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