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小清河底泥污染物释放对西水东调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和动态试验方法研究了小清河底泥污染物释放对其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小清河底泥置于清洁的自来水中,底泥与自来水之间存在着浓度不平衡,底泥污染物发生了静态、动态释放,造成清洁水体污染,使Ⅱ类水质变为劣Ⅴ类水质,不利于西水东调。底泥污染物的释放程度与底泥污染物含量、河水流速、污染物的种类有关。为此,我们提出了防止小清河底泥污染物释放污染水体水质的措施,以解决好底泥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2.
随着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如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本文论述了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提出了从污染防治到污染防止的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3.
64.
乙炔发生器是利用电石和水相互作用以制取乙炔的设备。由于电石属于遇水燃烧的一级危险品 ,乙炔又系易燃易爆气体 ,所以乙炔发生器也是具有燃烧爆炸危险的压力容器。因此 ,正确认识乙炔发生器着火爆炸的原因 ,及其安全使用要求至关重要。1乙炔发生器燃烧爆炸的原因造成乙炔发生器发生燃爆事故的原因较多。例如 :①结构设计不合理 ,冷却水不足或没有按时换水等造成电石过熟 ,罐体升温过高 ;②缺少必要的安全装置 (如安全阀、回火防止器等 )或安全装置失灵 ;③发生器罐体或胶管连接处漏气 ;④装料换料时遇明火 ,机件之间或机件与硅铁之间相互…  相似文献   
65.
大连西太平洋石化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石化合资企业,以加工中东高硫原油为主,因此防止硫化氢中毒是我公司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质检化验部门,每天都要接触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防中毒是我们质检化验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公司从开工至今一直对硫化氢的治理常抓不懈,防止了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6.
已运行的脱硫工程中,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的项目占到60%,该技术已成为主流工艺。该工艺吸收塔的结垢问题是影响该技术脱硫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已有多套烧结烟气脱硫工程采用了该工艺,塔型为气喷旋冲塔。  相似文献   
67.
关键词:宪法法律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首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为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为依据,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于同日公布实施.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6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南阳淅川、桐柏、镇平、方城、邓州、宛城、卧龙、西峡8个县区,解决沿线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至关重要,是保证京津地区是否能用上安全水的前体。笔者在做好大量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9.
《环境保护》2012,(22):6
作为环境保护法制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于2002年颁布,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环评制度进一步完善,还初步确立了规划环评制度,真正实现了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评法》颁布十年间,环评工作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就,环评工作范围不断拓展、环评机制体制日趋完善、环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环评能力建设极大提升。但面对国内依然严峻的环保形势和群众日益高涨的环保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和评估、审批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只有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原则,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环评工作,推动环保事业不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0.
《安全与健康》2002,(9):15-16
<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 <安全生产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指出了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具体讲其立法目的有四层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