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654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852.
853.
854.
855.
通过对哈药总厂污水处理车间排放的污泥进行化学成分及施入土壤后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及水稻子粒中残留的分析,探讨该污泥能否应用于农田及适宜的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污泥中有机质含量高,达800mg/kg,全氮含量达7%左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控制标准值.大剂量施入土壤后,子粒中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与常规施肥无明显差异.随污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明显提高,重金属元素除汞和锌有较大幅度提高外,其他元素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56.
基于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的陕西省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遥感数据作为反映土壤组成结构及植被生长状况的数据源,借助辅助环境因子的土壤属性预测在数字土壤制图中日益受到重视。论文运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基于AWIFS(分辨率56 m)和MODIS(分辨率250 m)遥感数据及501个实测样点数据对陕西省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南部的秦岭山地区和大巴山区为最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5 g·kg-1,黄土高原南部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在16~25 g·kg-1之间,关中平原和汉中低山丘陵区含量偏低,大部分在13~25 g·kg-1,而黄土高原北部和风沙滩区含量大部分低于10 g·kg-1。基于AWIFS影像的预测效果要优于MODIS影像,成像日期对有机质预测的影响不大。基于RF模型的土壤有机质预测精度在设定的不同抽样百分比条件下,独立验证数据集的平均误差大部分不超过3 g·kg-1,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高程是影响土壤有机质预测的最重要因子,当影像的分辨率降低时,样点分布的地理经纬度和坡度对土壤有机质预测的影响上升,植被因子的影响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857.
大金山岛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大金山岛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季度性变化、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4个季节共采集146个土壤样品.结果显示,大金山岛土壤有机质较为丰富,含氮量较高,其全年均值分别高达9.04%、4.52 g·kg-1,与2002年所测数据相比较,有机质含量(9.01%)几乎未变,全氮含量(6.89 g·kg-1)有所降低;变异系数在33.9%~49.7%之间,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季度性差异较为明显,夏季低,冬、春两季高;北坡(阴面)>南坡(阳面).大金山岛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分布呈现偏正态分布;有机质与全氮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0.01水平),Pearson系数为0.778.C/N的比值接近25,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富足.  相似文献   
858.
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蓄水前土壤氮磷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高程170m以下)19个村庄的43个土壤样品,分析了丹江口水库淅川县蓄水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质、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总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总氮含量介于18.15~185.98mg/kg之间,硝态氮介于5.75~77.96mg/kg之间,铵态氮介于5.72~26.38mg/kg之间,总磷介于37.98~147.32mg/kg之间,有机质介于7.19~45.32g/kg之间;研究区土壤氮素、总磷和有机质含量受地形及地理位置影响较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总氮、硝态氮及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磷和铵态氮含量差异性不明显,有机质含量大小依次为村庄>水稻田>池塘>消落带>旱地>林地,总氮含量大小依次为水稻田>村庄>池塘>消落带>旱地>林地,硝态氮含量大小依次为村庄>池塘>消落带>旱地>水稻田>林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总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r=0.837, P<0.01),铵态氮含量与有机质、总氮呈显著正相关性(分别为r=0.455, P<0.05;r =0.434, P<0.05),而这三者与硝态氮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总磷与有机质、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9.
煤矿区废水中溶解性有机质与铜的结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煤矿区废水排放对环境中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通过荧光滴定实验,利用铜离子选择电极法和荧光猝灭法定量化研究了矿井水和生活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对铜的结合行为.结果表明,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能精确地定量化这2类废水中有机质对铜的结合容量,其中矿井水中有机质对铜具有较大的结合容量,可以达到163.9mg/g,而生活污水中有机质对铜的结合容量相对较小,只有72.6mg/g.荧光猝灭法结果表征了这2类废水中各个组分对铜的结合特性,其中矿井水中的富里酸(A峰)对铜具有较强的结合容量,而生活污水中的类蛋白组分对铜的结合能力相对较弱.2类废水与铜结合前后的红外光谱变化结果表明矿井水中腐殖酸物质与铜的结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的酚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参与了反应,但生活污水中类蛋白物质的官能团与铜并没有发生化学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860.
洱海沉积物有机质及其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有机质不同组分〔TOM(总有机质)、ASOM(土壤活性有机质)、LFOM(轻组有机质)和HFOM(重组有机质)〕在洱海沉积物表层和垂向的空间分布、来源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洱海表层沉积物中w(TOM)在25.7~148.9g/kg之间,w(ASOM)在4.4~62.5g/kg之间,w(LFOM)在0.2~4.2g/kg之间;w(TOM)和w(ASOM)空间分布趋势为北部湖区>南部湖区>中部湖区,西部湖区高于东部湖区;w(LFOM)分布趋势为南部湖区>中部湖区>北部湖区;洱海沉积物各组分有机质均为表层富集,而在8~30cm基本稳定,有机质组分活性越强,其富集速率越大. 湖心平台沉积物中TOM富集速率最大,北部湖湾沉积物中ASOM富集速率最大,中部湖区LFOM富集速率最大. 与长江中下游湖泊相比,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高、活性强、矿化程度低;与滇池相比,其表层富集速率较低. 北部三江和西部十八溪是洱海有机质的主要外源,退化的沉水植被是其主要内源. 水生植物残体沉积和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洱海沉积物有机质空间分布及其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