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412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为探明管道沉积物的断面污染物分布特征,揭示梯度冲刷强度下沉积物的分层冲刷起动规律及其污染贡献特性,通过建立一套污水管道沉积物冲刷模拟装置,基于管道沉积物分层分布理论,揭示了沉积物不同断面颗粒粒径以及碳、氮、磷等污染物的含量变化规律.此外,根据无黏性沉积物初始运动的临界剪应力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粒径的增大,不同分层颗粒下理论临界剪切应力从0.038N/m2增加0.261N/m2;随设计水流剪切力从0.1N/m2增加到0.3N/m2时,沉积物对污水的TCOD贡献率从6.4%增加到46.3%,TN贡献率从25.3%增加到40.6%,而TP从42.9%降低到25.1%,且在各类污染物的附着含量对比下,随水流强度增大,冲刷起动的悬浮物为有机类污染物的占比最高.据此可知,粒径大小对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分布具有较大影响,且污染负荷分布对水流冲刷的溢流污染物浓度变化具有相关性.因此,明确管道沉积物分层冲刷水流强度及溢流污染物浓度变化有助于有效控制水体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232.
抗生素滥用导致抗性基因(ARGs)的丰度不断上升,许多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明显下降,给全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医疗危机。同时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仍在持续,并且势必对ARGs的赋存和传播带来一定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很少系统地总结气候变化对ARGs的影响。该文基于已有研究,着重对季节性、降雨、极端天气等气候因素进行分析,综述了这些因素对ARGs丰度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背后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季节主要通过影响处方率和温度来影响ARGs丰度,而降雨则会促进ARGs从空气到土壤和水体的传播,同样地,洪水等极端天气也有利于ARGs的传播,因此得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降雨和极端天气增多很可能会提高环境中ARGs的丰度并增加人体与其接触的概率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建立系统的ARGs监测网络和ARGs的风险评估机制,并将ARGs进行分类分析,着重关心那些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影响的ARGs的展望。  相似文献   
233.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极端降雨具有历时短、成灾快的特点,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研究极端降雨的变化趋势,可为城市应对内涝提供参考。为分析西安市极端降雨事件的时间演变特征,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回归、M-K突变性检验和Hurst指数分析等方法对西安市1990—2020年的降雨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西安市近30年降雨事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对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西安市年降雨量无明显变化趋势,但极端降雨量以每10年29 mm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并且在2002年突变性增加;2)极端降雨频次以每10年0.85次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并且在2014年突变性增加;3)极端降雨量和极端降雨频次的Hurst指数分别为0.974和0.893,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这表明两者变化趋势与过去相一致,未来西安市的极端降雨事件会呈持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34.
在宜昌国控酸雨监测点位采用智能降水监测仪收集2016年5月-2017年4月的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石墨板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元素含量;使用SPSS等软件制图分析元素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自然降雨与人工增雨中待测物含量的不同及城区与郊区降雨中待测物含量的差异,探讨元素和挥发性有机物对地表水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宜昌降雨中待测物含量最大的时段是秋冬季,不同待测物在城区和郊区降雨中的分布不一致,人工增雨中待测物含量与自然降雨差异较小,所有降雨中待测物均未对地表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35.
为研究城市降雨冲刷过程中污染物变化特征,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3类典型下垫面,针对2018年6—8月期间5场降雨事件,分析降雨初期冲刷效应和径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SS和COD是降雨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降雨径流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小区路面>平屋面>斜屋面。SS与COD、浊度以及TP存在一定相关性,是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典型场次降雨事件中斜屋面前30%的径流量输送SS、COD污染物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3. 33%、57. 78%,平屋面为61. 11%、56. 67%。各下垫面径流污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初期冲刷效应,其中屋面径流冲刷与Sartor-Boyd模型拟合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236.
选取淮南城区6种不同下垫面,研究了自然降雨和径流雨水随降雨历时和径流历时的水质变化,并探讨了降雨强度对初期径流水质的影响和径流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初期自然降雨和初期径流污染较为严重,随着降雨历时和径流历时的延长,自然降雨和径流雨水污染程度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且径流雨水中S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不同下垫面径流雨水水质具有一定差异,屋面径流雨水明显好于路面径流雨水;降雨强度对初期径流水质具有较大影响,降雨强度越大,初期径流雨水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237.
通过采集兰州市2014年典型月份8-9月份的10场大气降雨样品,测量了大气降雨中的p H值,用日立AA17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样品中所含的10种溶解态重金属元素(Cu、Hg、Cd、Mn、Al、Pb、Zn、Fe、Ni、Cr)的含量,并运用相关和因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了兰州市区和郊区大气污染情况,以及导致其重金属含量不同的原因,探讨了兰州市大气降雨中重金属离子的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揭示了大气降雨中重金属元素的可能来源和污染物质的传输路径。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雨中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兰州市区明显高于郊区,且Zn元素高出量最多,高达211.89%,雨水中重金属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ZnCuHgZnCrPbNiMnCdFe。此外p 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低p H时雨水的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而高p H时其含量相对较低。其含量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化工和冶金等工业作业中重金属的排放,而且还受人为因素影响,为评价兰州市区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和环境修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8.
利用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2017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分析近年来柳州岩溶区工业城市降水酸化缓解原因,并对离子来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统计柳州近5年的降水pH值发现研究区降水酸化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冬季降水酸化相对夏秋季较重.②通过分析降水中主要离子组成及变化特征、计算中和因子(NF)和相对酸度(FA)发现,降水中主要离子浓度出现减少趋势,酸化类型逐渐向硫-硝酸混合型过渡,且99.97%的酸性离子被NH~+_4、Ca~(2+)等离子所中和,所以得出酸性物质的减少和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可能是降水酸化改善的重要因素.③采用Hysplit模型对研究区降水酸化较严重的2016年(共60场)的降水水汽来源进行后向轨迹追踪及聚类分析,显示降水离子组成与浓度不仅与当地污染源有关,还与来自大陆内部西北和西南远距离物质输送有关.上述结果指示由于喀斯特化学风化作用、柳州市严格执行环保规定、大环境改善导致远程传输污染减弱等原因使得柳州市降水酸化情况得到极大改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柳州市酸雨类型逐渐向硫-硝酸混合型过渡,指示随着工业污染的控制得到减弱,日益增长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或许成为研究区下一步治理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39.
温州城市降雨径流中BOD5和COD污染特征及其初始冲刷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骏  毕春娟  陈振楼  周栋 《环境科学》2013,34(5):1735-1744
为研究温州降雨径流污染情况,监测了温州2个采样区4场较为典型的降雨过程,测定了不同下垫面径流中BOD5和COD的浓度,并且计算出污染物的EMC值、M(V)曲线和BOD5/COD值等.结果表明,温州城市降雨径流中BOD5和COD的含量分别介于ND~69.21 mg.L-1和ND~636 mg.L-1之间,不同城市下垫面径流中BOD5和COD的含量均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处理初期径流水样对减少耗氧性有机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从COD和BOD5的EMC值来判断,部分城市下垫面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超出地表五类水标准,甚至高于污水排放二级标准,此类降雨径流若直接入河将对下级受纳水体造成耗氧性有机污染的压力.根据M(V)累积曲线判断,COD初期冲刷效应在城市降雨径流中是较为普遍的,城市降雨径流中的BOD5表现出与COD类似的初始冲刷情况,该结果亦表明径流初期耗氧性有机污染严重.城市降雨径流中COD和BOD5的浓度受下垫面类型和降雨条件的影响,而BOD5/COD指标的变化特征则指出生物降解是削减有机污染负荷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不同下垫面径流有机污染的治理工作应采用不同的最佳管理方案(BMPs).  相似文献   
240.
北京城市道路降雨径流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婧  马琳  史鑫源  华蕾  荆红卫 《环境化学》2011,30(10):1814-1815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包括城市道路在内的路面径流逐渐引起了关注,但是国内对于整个城市路面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仍旧需要大量的相关基础性研究,才能对城市路面径流污染普遍特征做出合理有效的识别和分析.本研究根据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划和道路等级设置采样点,对路面降雨径流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