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246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122.
膜集成污水再生技术是根据冶金、钢铁、石化、市政等行业废水不同的特点以及对出水水质的不同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不同行业废水处理的膜集成工艺组合,其将化学絮凝、加压气浮等传统单元技术与超滤(或微滤)以及反渗透(或纳滤)技术相结合,形成能够满足各种回用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集成工艺。  相似文献   
123.
对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和水力停留时间及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RT为6h,曝气量为0.6m3/h,进水COD和NH4+-N分别为240.2~298.7mg/L和29.1~68.9mg/L条件下,平均COD去除率为83%,NH4+-N去除率为95.1%。  相似文献   
124.
试验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聚合氯化铁(PFC)的最佳投药点0.62 mmol·L-1(Fe3 )下,出水水质符合纳滤膜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FC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1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2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48 mg·L-1,CODMn值为0.64~0.69mg·L-1,UV254值为0,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后者出水的TOC值为0.61~1.00mg·L-1,CODMn值为0.72~0.97mg·L-1,UV254值为0~0.0109,脱盐率很低.另外,尽管保安过滤/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的存在也降低了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在本试验中运行周期为72h.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表明,原水、絮凝后和气浮出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中位直径(d50)分别为2~5 μm、21 μm和16μm;经过保安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水样中的颗粒物的d50为0到几个μm;经过纳滤膜后,出水基本无颗粒物.初步研究表明,微涡旋絮凝过程中投药量对絮体的分形维数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5.
中试研究了内循环(IC)反应器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的启动和运行过程,同时考察了颗粒污泥的性状及沼气产量的变化情况。试验过程运行稳定,系统抗冲击性强。以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经过131 d的启动和运行,IC反应器的COD去除负荷可达10 kg/(m~3·d)以上,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IC反应器中的成熟颗粒污泥形状规则、密实、粒径大、沉降速率快。IC反应器的沼气产量符合理论预期。  相似文献   
126.
强化启动对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硝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变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启动水质,提高N/C组成以强化流化床后期的硝化作用.结果表明,高N/C和低进水COD强化启动后处理生活污水,在HRT为2h时,可以同时高效去除COD和氨氮,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74%.耗氧速率试验表明,强化启动后,流化床中生物膜的异养菌活性大幅度降低,氨氧化细菌活性明显提高,硝化细菌活性变化不大.对反应系统微生物醌进行的跟踪分析表明,强化启动后,生物膜中的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种群的分布均匀性变化较小,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低N/C启动条件下,生物膜厚且致密,异养菌所占比例高;高N/C启动条件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生长,生物膜相对稀薄.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分析影响单个飞行事件噪声的各种因素,构建了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优选出参与集成的个体神经网络,提出了预测单个飞行事件噪声的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模型.为了有效保证差异性,设置不同隐藏神经元个数和Bagging算法来构建和训练单个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单个飞行事件噪声的神经网络集成预测模型相对单个BP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更强,稳定性能更好.本文方法在测试集上误差在3dB以内的平均比率为96.9%,比单个网络高6.8%.  相似文献   
128.
采用臭氧氧化—包埋菌流化床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臭氧的质量浓度20 mg/L、臭氧进气流量1.5 L/min、臭氧通气时间30 min、包埋菌流化床水力停留时间24 h时,臭氧氧化工序的COD去除率达到30.0%~40.0%,总酚去除率达到100.0%;包埋菌流化床工序的COD去除率达到60.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5.0%;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60 mg/L,ρ(氨氮)<1.0 mg/L,ρ(总酚)未检出,色度小于50倍,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9.
火电站脱硫新模式--燃前煤粉在线脱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l857万t,而火电厂SO2排放810万t,占全国SO2排放的43.6%。火电站脱硫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火电站脱硫新模式-燃前煤粉的摩擦电选在线脱硫进行了研究论述:(1)应用摩擦电选技术与电站制粉系统集成进行火电站燃前煤粉在线脱硫降灰的原理;(2)该技术的合理性及可选性;(3)实现燃前煤粉在线脱硫降灰对锅炉燃烧特性的影响;(4)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0.
战友 《环境工程学报》2006,7(8):136-139
通过对比运行试验,研究了内、外循环EGSB反应器酸碱特征及其调控能力.结果表明,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部的pH值分布规律相似,较低有机负荷时pH值梯度变化较小,较高负荷时随循环比变化pH值分布有所差别,但2种条件下循环比为3时反应器内pH值均可达到较均衡的分布.相同原水pH值条件下外循环体系pH值要高于内循环体系pH值,2种条件下体系pH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二者平均差值在0.5个单位左右.循环厌氧反应器系统pH值维持在6.3~6.8可以较好地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为了保证此条件,外循环运行方式对原水pH值的极限调节范围是4.5~6.8,内循环运行方式对原水pH值的极限调节范围是5.3~7.2.该成果对于研究和应用内外循环EGSB反应器具有理论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