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772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17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汉江上游十大洪水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庆宝 《灾害学》1991,6(2):39-44
本文分析了安康大洪水的气候分布和气象成因,讨论了水文气象接口问题,指出进行气象洪水预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72.
赵海鸣  刘阳  廖小乐 《环境工程》2019,37(2):119-123
利用CFD技术对复合型湿式除尘器内部多相流场以及气液传质过程进行模拟,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在Euler坐标系下模拟除尘器内部气相的流动,采用DPM模型在Lagrange坐标系下描述液滴以及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采用species transport多组分化学反应模型研究电机转速、喷淋液气比、入口烟气中SO_2浓度等运行参数对湿式除尘风机脱硫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复合型湿式除尘器脱硫实验系统,对除尘器的理论模型以及运行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测得值和仿真模拟值误差均在10%以内,且脱硫效率变化规律一致,即随着电机转速、喷淋液气比以及Ca(OH)_2溶液pH的增大,脱硫效率明显上升;随着入口烟气中SO_2浓度的增大,脱硫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973.
目的给棒束型核反应堆等类似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通过势流理论计算得出单棒速度势,再利用泰勒展开和坐标变换数学方法计算得出棒束在流体中产生的总势,继而导出棒束的附连水质量。结果从公式中获得了棒束附连水质量与棒距边界距离、棒间距、棒数及棒各阶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论该公式经有限元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是合理的,可作为棒束型反应堆等类似结构抗冲击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4.
为了考察COD/SO_4~(2-)值对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文章采用五隔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通过逐步降低COD/SO_4~(2-)值,研究了运行过程中各隔室COD和SO_4~(2-)的去除、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硫化物的分布规律以及颗粒污泥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COD/SO_4~(2-)值由12.5降至4.0的过程中,COD的去除主要由第3隔室承担,SO_4~(2-)的去除由第1隔室后移并波及到第1、2、3隔室,COD和SO_4~(2-)总去除率在90%左右;VFA主要在第1、2隔室产生,在第3隔室急剧下降,而硫化物的产生由第1隔室后移至第2隔室;第3隔室颗粒污泥保持较高的比产甲烷活性(SMA)和辅酶F_(420)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55.23 mL CH4/(gVSS·d)和10.45μmol/L,第3、4隔室的颗粒污泥的脱氢酶活性(DHA)随COD/SO_4~(2-)值变化波动较大,同时出现胞外聚合物(EPS)的积累。(2)当COD/SO_4~(2-)值降至3.0,COD的去除主要由第4隔室承担,总去除率降低至40%,SO_4~(2-)的去除则后移并波及到第1、2、3、4隔室,总去除率最终稳定在90%左右;第3隔室VFA去除不明显,出现VFA积累,硫化物的产生后移至第3隔室;第3隔室颗粒污泥的DHA、SMA、辅酶F_(420)含量均急剧下降,其数值分别为0.278μmol TTC/(g·min)、6.84 mL CH_4/(gVSS·d)和5.71μmol/L,第4、5隔室颗粒污泥的DHA和SMA总体升高,但辅酶F_(420)含量和EPS浓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975.
淮南煤田深部煤层开采受其下部岩溶水害的干扰,分析其化学组分分布规律、探讨其形成过程,可为水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以淮南潘谢矿区太原组岩溶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水文地质背景,采用多元统计、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等方法,对该区两个次一级水文地质单元的水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挤压-拉张作用下的古地貌是影响古地下水补、径、排的重要因素;Ⅰ区、Ⅱ区阴、阳离子均以Cl-、Na++K+为主,但Ⅱ区中HCO3-占比较大,且Ⅰ区SO42-含量大于Ⅱ区;受局部开放的氧化环境影响,Ⅰ区主要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为主,存在黄铁矿氧化,而Ⅱ区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与黄铁矿的氧化为主,为还原环境,但逐步向部分氧化环境转变;长期的矿山开采活动使得区内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发生持续改变,也是影响单元间岩溶水质产生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6.
中国沙尘暴时空特征及人类活动对其发展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分析了近50年来我国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历史时期以来我国沙尘暴天气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沙暴天气发生机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我国沙尘暴天气发展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7.
为了研究养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及发酵床底部表层土壤中重金属Zn的累积特征与活性大小,以节约经济成本和适宜猪生长发育为前提选取3种发酵床垫料组合:FJ(40%稻壳+60%菌糠)、FD(40%稻壳+60%锯木屑)、FW(40%稻壳+60%酒糟),采用物质流分析(MFA)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在养猪周期过后,重金属Zn在垫料FD中累积量较大;而不同垫料对Zn活性大小的影响不同,FD中有效态Zn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种,所占比例高达25.01%,其次是FJ>FW(P<0.05);表层土壤中,有效态Zn活性高低差异不显著(P>0.05)。所选取的3种垫料中,尽管Zn在FJ中累积量最小,渗漏到土壤中的全量Zn与有效态活性与其他2种垫料无明显差异,然而其潜在生态风险最小,因此从控制Zn污染角度出发,该配比垫料优于FD与FW。经过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分析,3种垫料在养殖结束后其潜在生态危害均未超过轻微生态危害临界值(Eir≤40),在不断补充垫料的前提下发酵床可以使用约10年。  相似文献   
978.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油一水两相流的不同流型划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油-水管流特性,将水平管内中/低黏度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划分为:油包水分散流、水包油分散流、油水分层流、间歇流四种流型,并建立流型转换准则和理论压降计算程序,对其进行基础性、实验散点数据、整体流型划分及压降计算检验。流型判别及压降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能很好地吻合,可为油田集输管路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借鉴,避免由于管道泄漏引发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79.
通过构建实验室反应器,比较分析侧流活性污泥水解(SSH)工艺和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在不同进水负荷下的脱氮性能及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水条件下,SS H反应器具有更好且更稳定的脱氮性能,72%的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提...  相似文献   
980.
四月梦     
布谷一啼春花早,思今往返清明梦。四月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这注定是一个追忆的时节,那些灼热的梦想和无悔的青春,在纸鸢纷飞中肆意滋长。那些潮湿的情结,过往的故事,逝去的岁月,如淡墨青荷在春梦中散淡开来。三年如初,五年犹新,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但终归平静。再璀璨耀眼的明珠,也会有黯然谢幕的一天。铁娘子也终究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