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772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17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深海钻井过程中不同海况下海流对隔水管振动情况的影响,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圆柱绕流二维仿真模型,对刚性圆柱展开绕流仿真,研究了不同雷诺数(2.5×104Re4.0×105)下隔水管绕流的漩涡脱落形态、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涡泄频率,斯特哈尔数(Strouhal)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雷诺数增大,升、阻力系数减小,涡泄频率增大且近似呈线性关系,斯特哈尔数(Strouhal)在亚临界流区域及亚临界流向临界流过渡区域内基本不变。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及经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仿真方法对隔水管振动研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矿井反风时期矿井系统网域中瓦斯运移及其体积分数分布的变动,以九里山矿井为实例,运用TF1M3D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反风时采空区瓦斯分布换向变化和涌出处在最低值期的特征,指出反风后系统瓦斯涌出源主要来自采煤工作面。模拟得到反风时期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是,在实施全矿反风后,工作面回风道的瓦斯重新回流至工作面,与工作面内涌出的瓦斯重复叠加形成体积分数高峰瓦斯风流,致使反风后原来进风巷中回风流瓦斯体积分数增高;反风刚开始时瓦斯体积分数陡增,待峰值过后,瓦斯体积分数逐渐呈阶梯式降低。模拟结果反映出反风时采煤工作面中回流瓦斯与涌出瓦斯形成二次叠加的存在性,而所产生的瓦斯体积分数高峰值与矿井回风网络系统的结构有关。高峰瓦斯风流影响矿井反风过程的安全性,因此不但应连续检测工作面的瓦斯体积分数变化,更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和技术预案。  相似文献   
993.
为明确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协同脱氮除碳过程,采用ABR反应器控制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分别为75 mg/L、110 mg/L,研究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脱氮除碳效果。结果表明,在ABR反应器的不同隔室脱氮除碳途径存在差异,低浓度COD(质量浓度120 mg/L)为Anammox菌和反硝化菌之间良好的协同作用提供了保障从而实现稳定高效脱氮除碳,TN和COD去除率分别在98%和79%以上,但在高进水COD(质量浓度120 mg/L)条件下,异养反硝化作用增强使得COD去除率可达到92%,Anammox受到限制致使总氮去除率降至70%。  相似文献   
994.
油污染全场模拟的湍浮力流动k-ε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通用的k-ε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油—水两相流动体系的特点,提出了油污染全场模拟的湍浮力流动k-ε模型.模型不仅在控制方程中计及了密度变化,而且在控制方程中加进了浮力项,并对湍流Schmidt数也作了浮力修正.从而计及了浮力对紊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二维线性浮力羽流的理论分析,得到了羽流温度分布,速度分布以及羽流宽度和卷吸常数的表达式。并用实验的方法测量了由线性火源产生的二维线性浮力羽流的温度和速度变化。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符合的很一致。  相似文献   
996.
泥石流活动与雨强的关系:以雅砻江下游金龙沟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金沙江支流雅砻江下游金龙沟为例,研究了泥石流活动与短历时雨强和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暴发泥石流的降水指数(Ha')、短历时雨强(Ha)和环境背景指数(K)的关系为Ha'=K(H10H60+H24)。当Ha'大于3600时,可能激发泥石流。  相似文献   
997.
许玉东 《环境工程》2000,18(2):25-27
根据毛由印梁废水水质特点,选择了厌氧折流板反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砂滤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为:CODcr589~2980mg/L,BOD5249~534mg/L,SS123~190mg/L,色度300~800倍,pH8.76~9.56时,出水水质可达到行业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98.
升流厌氧和混凝沉降处理碱法造纸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9.
复合垂直流湿地反应动力学及水流流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垂直流湿地系统(IVCW),并对其反应动力学和系统的实际流态进行了研究.经过中试的运行试验,得到了系统对COD去除的反应速率方程,由示踪剂试验确定了系统中水流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提出RTD的不同是湿地处理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运用串联反应器模型和离散流模型两种非理想流态模型,模拟IVCW的实际水流流态,经过比较发现离散流模型模拟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研究了自由下落羽流产生的粉尘与物料本身的物理参数和工作参数的变化关系,并对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如何减少粉尘的产生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