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01.
发生增塑剂 DEP ,粒径主要分布在 0 .48~ 3 .4μm。使用不同容积、不同类型的吸收瓶 (管 )在不同的采样条件下进行 DEP样品采集 ,将采样效率和采样过程发生的现象进行比较 ,选择出合适的采样方法和采样条件  相似文献   
202.
203.
由于滴谱的不易获得,传统的水扩散研究一般不考虑其滴谱特征,而将其滴粒径作为常数处理。为此,引入实测的滴谱资料,考虑水在流专程 的扩散,蒸发及相变潜热对流场的反馈机制,利用三维非线性PLB方程组,采用工程上实用的湍流[E-ε]闭合方案,建立了一个高分辨率的PBL模式来模拟不同层结下,水电站泄洪产生的水务的扩散及共对环境湿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引入滴谱后的水扩散范围和相对湿度改变范围与不考虑滴谱条件下的相比,与日俱增接近实测,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204.
青岛雾水中的氯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青岛水中的氯离子及其分布规律、氯离子来源及大气降水进入青岛地面的盐分。结果表明:青岛水氯离子浓度在海滨区达107.13mg/L.Cl-浓度等值线几乎与海岸线平行,水中Cl-占总阴离子的相对百分比为海滨区>工业区>居民区,大气降水中的Cl-主要来自于海洋,海洋向大气转移的Cl-浓度与风速成正比,转移量与风动能成正比,在一定风速下,降水中Cl-与距海岸距离呈指数降低函数变化。大气降水带入到地面土壤中盐分对土壤盐渍化有重要影响,每年每平方米大气降水(包括雨、雪、等)带到青岛地面的Cl-达47g。  相似文献   
205.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区盛近50年频率变化和能见度变坏的观测事实.揭示了重庆市区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急剧增长,使市区的大气能见度和天气品位出现了逐渐变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6.
西双版纳城、郊雾水化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1997年 11月西双版纳城、郊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 ,从该地区水化学组成与其他地区水化学组成的比较、水化学组成与环境的关系、水化学组成的来源、水化学成分的浓度与的微物理结构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的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西双版纳城郊水明显呈碱性 ,F-浓度比我国其他地区高很多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 ,西双版纳城郊的化学成分浓度有很大差异 ;与历史资料比较 ,西双版纳城区水总离子浓度明显增加 ;水的化学组成与当地的气溶胶、土壤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 ;水总离子浓度与滴粒径有关 .  相似文献   
207.
西双版纳城、郊雾水化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1997年11月西双版纳城、郊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从该地区水化学组成与其他地区水化学组成的比较、水化学组成与环境的关系、水化学组成的来源、水化学成分的浓度与的微物理结构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地区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城郊水明显呈碱性,F^-浓度比我国其他地区高很多;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西双版纳城郊的化学成分浓度有很大差异;与历史资料,西双版纳城区水总离子浓度明显增  相似文献   
208.
阐述了大气盐的主要来源、影响盐含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当前盐的主要监测技术以及与盐含量相对应的环境等级,有助于对沿海地区金属设备防腐蚀设计提供参数依据。其中大气盐的来源主要为海洋环境,而影响盐含量和分布的因素主要为离海岸距离、风速、风向等,当前盐含量的主要监测技术包括大气盐收集和盐含量检测两个步骤,盐的收集方式是大气盐含量精准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其结果表征方式(盐浓度和盐沉降率)主要分为采气收集和沉降收集。再利用检测手段分析盐含量,根据对设备腐蚀情况进行分等分级,但是现有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如人为误差大,且无法实时监测环境中的盐变化情况,因此,在线检测技术是未来盐含量监测的主要研究方向。精准地检测环境中的盐含量,可为后期的腐蚀防护提出高效且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9.
利用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11月~2014年4月的能见度(Vis)、相对湿度(RH)、微波辐射计液态含水量(LPR)小时资料和云资料,分析了广州地区能见度的时间变化,以及低能见度时液态含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地区Vis<10km的出现频率为66.37%;Vis ≤ 1km只在RH ≥ 95%情况下出现,1km < Vis ≤ 2km只在RH>90%出现,Vis>5km在RH>95%区间出现频率为0,Vis>15km在RH>90%的出现频率为0;低能见度事件出现的频率高低顺序依次为早 > 晚 > 中,与相应时段低空LPR的平均值高低一致,说明低能见度事件与低空大气中高液态含水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当Vis<10km时,大气液态水含量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在3000m以下存在一个大于0.02g/m3的高含水量层,液态含水量出现最大值的高度在1550m左右;当Vis ≥ 10km时,大气液态含水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液态含水量出现最大值的高度大约在2000m,未出现有大于0.02g/m3的情况;广州地面低能见度过程不是低云(或低云接地为)过程导致的概率基本在50%以上,Vis ≤ 1km情况下LPR值基本为0(微波辐射计没有监测到液态水),但由于RH>95%接近饱和且出现高浓度的颗粒物,说明广州地区低能见度(Vis ≤ 1km)应为霾混合情景.表明只有联合利用微波辐射计的液态含水量、相对湿度与颗粒物浓度等要素变化特征的综合分析才能为霾混合与霾现象分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10.
通过对兴海油港原油储罐外防腐进行调研,总结分析沿海原油储罐外防腐特点,同时对不同涂料厂家制作的样板采用盐试验和EIS测量等手段进行分析,发现盐的影响远大于表面处理条件的影响,多层涂层好于单层涂层,有机涂层好于无机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