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44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低强度超声波与酸、碱协同对污泥溶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能量密度为0.05W·mL-1和pH范围3.0~12.0条件下,研究了超声波辐射与酸、碱协同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溶解性磷(SP)和溶解性糖(SA)含量随pH增大均呈先降后升趋势.当pH为3.0时,污泥溶胞效果不高,随污泥溶液碱性增强,SCOD、SP和SA含量随pH呈指数增长,说明强碱性环境有利于污泥溶胞.超声波辐射可显著提高污泥溶胞率,而且pH越大超声波辐射改善的溶胞效率越高.pH=11.0时超声波辐射60min以内,SCOD、SP和SA含量与时间均呈线性关系,超声波/碱协同污泥溶胞为一级反应.pH大于9.0的碱性条件下,超声波辐射和提高pH均可降低VSS/TSS.依据实验数据,应用非线性优化技术得到SCOD与pH和超声波辐射时间的数学模型,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6%.  相似文献   
122.
根据《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开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对实验过程中试剂的纯度、配置的浓度;消解的温度、时间;实际水样的性质;水样取用量;分析者操作滴定过程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体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一,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由于各种氧化剂种类加入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结果.重铬酸盐法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  相似文献   
123.
资讯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6年上半年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近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2016年上半年,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从第74名到第65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依据GB11914-1989重铬酸盐法原理,采用实验室常用的四种不同的加热-回流-冷却方式,通过对加入了一定量氯离子和CODcr的混合标液及实际废水样进行硫酸汞的去除氯离子干扰实验,指出了对接近排放标准限值CODcr100mg/L、氯离子800mg/L~1600mg/L的水样,增加硫酸汞加入量1.0g~1.4g,同时适当降低加热温度,加热回流时保持溶液呈微沸,能较好地掩蔽氯离子干扰,使干扰降到较低水平,符合COD浓度50mg/L~100mg/L时,实验室内相对偏差≤15%,相对误差≤±10%要求[1]。  相似文献   
125.
钻井废液作为油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突出问题为COD难降解和浊度(NTU)高,传统工艺已不能满足环境要求,亟待处理工艺的改进。该文以COD和NTU为主要处理指标,联合混凝和高级氧化技术(UV/H_2O_2)对钻井废液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和响应曲面法分别确定了2种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PAM投加量0.04 mg/L,先300 r/min搅拌5.5 min,后60 r/min搅拌5.5 min,沉降15 min,COD和NTU有最优的去除率分别是36.40%和98.59%;H_2O_2∶COD(摩尔比)=1.25,pH在7.5,UV反应2 h,COD有最优的去除率为90.16%,2个工艺联合处理钻进废液,COD和NTU的去除率可达93.58%和98.59%。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倒天河不同河段冬季水质和底泥分析,把握该河流受污染的现状,为城市地表景观河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水体和底泥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上游河段水质良好,入城以后污染明显,中下游河段水质均处于Ⅴ类或劣Ⅴ类水平。对水体COD与TP、VFA与SS 2组曲线波动特点分析表明它们分别有共同的污染来源,且前者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对于氨氮,除了生活污水以外,农业生产活动也是其污染源之一,这种现象在河流出主城区以后表现十分明显。穿城中下游河段水体p H值异常与市民生活和厌氧菌群的生物活动密切相关。底泥中硝态氮与水体氨氮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653,P0.01),这可能与铵态氮和氨氮相互迁移有关联。此外,硝态氮和VFA的负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r=-0.551,P0.1),这是因为在对氧的外部环境条件方面,两者需求条件正好相反。为降低倒天河水质对下游区域生态环境的风险,应把该河流水体也规划并落实到污水处理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127.
截至目前,辽河治理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按化学需氧量考核,2009年底辽河干流考核断面全部消灭劣Ⅴ类水体,提前一年实现辽宁省政府提出的治理目标,首次实现枯水期均值符合Ⅴ类水质标准。2011年5月,在国家6部委对辽宁省辽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中,辽宁省取得了总分95.3分的好成绩,完成情况居全国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128.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过去五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19.06%,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  相似文献   
129.
硫酸锰代替硫酸银快速测定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锰代替硫酸银快速测定化学需氧量党慧雯(石嘴山市环境监测站石嘴山753000)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有标准回流法,库仑法[1]。这两种方法均需用Ag2SO4作催化剂,费用较大。今以MnSO4代替Ag2SO4作催化剂[2],用兰炼环化仪器研究所生...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开展洱海及主要入湖河流沟渠水质监测并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洱海湖区COD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洱海湖区的COD历史趋势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洱海湖区的COD在近年来由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突变发生在2017—2018年。在此期间入湖COD负荷、气象条件均未发生突变,洱海湖区COD与入湖COD负荷相关性逐渐降低,与叶绿素和浮游植物相关性升高,反映出洱海COD趋于受内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