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78篇
安全科学   391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98篇
综合类   1191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165篇
灾害及防治   11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99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临的环境压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受到广泛关注。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可以分为7种不同类型,同时城市边缘区的土地面临不同程度的环境压力。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阐述。最后,总结了以前的研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为把握厂村融合区工农业复合面源污染现状及特征,选取典型区域礼嘉、洛阳、雪堰3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3镇复合面源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1. 85×10~9m~3/a,其中总氮(TN)等标负荷量最高,占总量的44. 73%,为优先控制因子; 57个行政村中,污染物负荷量及负荷强度均较高的行政村大多集中在洛阳镇和礼嘉镇,如圻庄村、天井村、毛家村、大路村等,为优先控制区域;各污染源中,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贡献的等标污染负荷量最高,分别占总量的37. 88%和35.49%,其次是种植业和厂区面源,贡献率分别为13. 17%和12. 77%,水产养殖贡献率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将厂村融合区复合面源污染类型分为6类。  相似文献   
994.
22个点位监测结果表明,大辽河口及辽东湾海域溶解氧与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初级生产力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经过地理信息系统测算,该水域低氧区范围约为60~8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9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本文经过全面梳理粤港、粤澳、港澳和粤港澳三方环保机制现状,尚不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粤港澳生态文明合作提出的新需求。因此,本文在借鉴国际三大湾区、五大湖区和多瑙河流域生态环境共建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共建机制提出了推进成立高规格共建决策平台、协调统一的制度体系、共建科技支撑体系和共建基金等四个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煤矿井采后地表积水区分布预测和治理方案规划在大部分井工煤矿项目环评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时会涉及,这是现代化井工煤矿建设前期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就井工煤矿开采沉陷后地表积水预测,文章通过沉陷后地形、地表水水量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井工煤矿地表积水区分布预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揭示露天矿含斜交断层顺倾层状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及其力学成因机制、明确断层对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的影响,以元宝山露天煤矿东帮边坡为工程背景,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基于强度折减理论,对含斜交断层顺倾层状边坡稳定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元宝山露天矿东帮边坡的滑坡模式为以4#弱层为底界面、以断层面与椭球面相交形成的不规则曲面为侧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其滑坡的力学成因机制类型为推动式;多个顺倾弱层对边坡变形具有叠加效应,而斜交断层的切割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弱层对边坡变形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开展城乡交错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其源解析研究,对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与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某市东郊城乡交错区为例,采用200 m×200 m网格布点法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共259个.用ICP-MS测定了土壤重金属(Cd、Zn、Pb、Cu、Cr和Ni)含量,基于Arcgis10.1采用IDW插值法分析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并结合Tessier的形态提取法分析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来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d、Zn、Pb与Cu的含量变异性较为显著,且明显高于对照区.空间分布上,在化工厂与排污河附近存在明显的高浓度区,污灌与化工厂等排污河水的侧渗是造成农田污染的首要原因,化工企业的降尘对农田污染起到了耦合效应;且在这些区域重金属Cd、Zn、Pb和Cu的非残余态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存在较高的潜在健康风险.而本研究未发现火电厂周围和铁路两侧等农田土壤中有明显的重金属积累现象,且在这些样区重金属多以较稳定的形态存在,活性较低,存在较低的潜在健康风险.除工业源、交通源外,农业源中化肥的不同施用量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差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描述了中国石化青岛石化公司160×10~4t/a焦化装置现状,通过从工艺、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寻求解决方案,及时消除了现场异味,减少了炼厂排放物对职工身体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00.
探讨春节大规模无序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颗粒物对环境空气污染叠加的程度以及恢复过程,就如何从环保宣传、行政管理等方面入手遏制乱燃乱放烟花爆竹,倡导过文明春节,减少空气污染产生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