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12篇
综合类   350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环境教育》2011,(12):46-46
11月30日,部分志愿军空军老战士、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空军领导同志的后代聚集一堂,隆重纪念60年前为国捐躯的牟敦康烈士,深切缅怀他的英雄事迹。60年前的今天,在抗美援朝的大和岛空战中,牟敦康烈士英勇作战,奋勇杀敌,不幸坠海,壮烈牺牲。牟敦康烈士,山东省日照市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老航校第一期  相似文献   
652.
《环境化学》2011,30(6):1223-1223
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导致有机氯农业污染和源自不完全燃烧的多环芳烃污染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很低,青藏高原的环境相对清洁,因此常被视为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背景区.  相似文献   
653.
致命撞击     
陆译 《劳动保护》2013,(12):74-77
2006年9月29日,巴西一架私人喷气式飞机“莱格塞”踏上了处女航,从圣若泽-杜斯皮尼艾斯前往巴西北部的马瑙斯市,下午3时50分,飞机起飞30 min后,“莱格塞”到达了巴西中部地区上空,与100 km远处的巴西利亚区域管制中心取得了联系.巴西75%的空中交通监管都由这个区域管制中心负责,工作量非常大。  相似文献   
654.
东北黑土区,尤其是农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土壤侵蚀导致耕地质量严重退化,威胁粮食安全。选取克山农场坡长为1020 m的直型坡、凹型坡和凹—直复合型坡耕地,利用137Cs示踪技术估算坡面土壤侵蚀模数,测定土壤有机碳作为耕地土壤质量参数,揭示典型黑土区长缓坡耕地土壤侵蚀强度沿坡长变化规律及耕地土壤质量参数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坡形长缓坡耕地土壤侵蚀差异显著,直型坡多年平均侵蚀速率(3040 t·km-2·a-1)<复合型坡(3395 t·km-2·a-1)<凹型坡(4220 t·km-2·a-1)。(2)直型坡、凹型坡、凹—直复合型坡均呈现出侵蚀强—弱周期性变化规律,其振荡周期分别为380 m、250 m和300 m。(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侵蚀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沿坡长变化规律与土壤侵蚀速率沿坡长变化规律相反。土壤侵蚀是造成黑土坡耕地土壤质量退化的直接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黑土长缓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精准布设及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55.
656.
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植被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引入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和探讨200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NPP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并定量区分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研究发现:(1)200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NPP年均值总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在年际变化方面,近16年植被NPP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在2005年出现上升陡坡,并在2005—2015年表现为高位波动的态势。(2)青藏高原植被NPP增加区(变化率>10%)主要集中于三江源地区、横断山区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那曲地区的中东部,而植被NPP减小区(变化率<-10%)则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和阿里高原。(3)近16年青藏高原植被NPP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表明西南部植被NPP在增量和增速上大于东北部。(4)青藏高原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地区差异显著,其中植被NPP与降水显著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流域中下游,而植被NPP与气温显著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藏南地区、横断山区北部、青藏高原中部和北部。(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青藏高原植被NPP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在空间上呈现“四线—五区”的格局。研究成果能够为揭示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657.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族家庭能源消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庆  邢冉  姜璐  陈兴鹏  薛冰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793-2802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因受地理环境及文化等影响而存在显著的人文空间差异,尤其是对于特色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迫切需要加强相关调查实证研究。基于青海省100户土族家庭的实地调研,从收入水平分组视角考察其能源消费特征,分析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的环境效应,并构建物质流模型予以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土族家庭年人均能源消费量为3473 kgce,以煤炭、薪柴和秸秆等为主;随着收入水平提升,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且对能源重要性的认知逐渐从生物质能源转向商品能源。家庭能源消费导致的年人均CO2、N2O、NOX、SO2和TSP的产生量分别为1856.87 kg、117.10 g、254.46 g、451.87 g和520.74 g。未来应增强清洁能源利用水平,统筹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生活能源消费的可持续转型。  相似文献   
658.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地理单元,其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向周边各个区域供给,这种区域差异有可能引起青藏周边地域居民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不同,进一步影响生态管理对策的制定。选取27个城市,基于13254份网络问卷,通过支付意愿法探究城市居民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支付金额存在显著差异,WTP从高到底为东北—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年平均支付金额分别为1185.7元、1021.1元、1012.3元、957.1元和894.7元。(2)总金额中六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配比例依次为水源涵养>碳固定>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育>污染物净化>美学景观,其中水源涵养和美学景观的比例区域差异小;土壤保持的比例西南和西北地区较大,距平值为1.68%和1.87%;污染物净化沿海地区、西南和中部地区金额分配比例较大,距平值分别为2.04%、2.20%、2.20%;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不具备显著的区域差异性。(3)在支付金额的影响程度上,管理意愿>主观认知>客观情况;其中对国家政策响应的积极性与支付金额关联性最大。(4)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和城市发展水平对支付金额区域差异起主导因素,水源涵养和美学景观各个区域的影响因素相似,一线城市受个人客观情况影响较小;空间距离仅能影响生物基因保育服务与人均月收入的相互关联。研究结果可以为基于利益相关者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青藏高原生态资产价值化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9.
全球变暖加剧多年冻土退化,导致地表沉降等热喀斯特现象,进而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但热融滑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还不清楚。该研究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区3条热融滑塌沟的3种微地貌(对照区、滑塌区、沉降区)样地,采集0~15 cm、15~30 cm的土壤,测定其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溶解有机碳(DOC)、总溶解氮(TDN)、磷酸盐(P-PO_4)、pH、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分析热融滑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1)热融滑塌导致表层土壤C、N、P含量大幅降低,其中0~15 cm层土壤SOC、TN、TP含量在0~15 cm层分别减少42%、38%、22%,土壤可溶性DOC、TDN、P-PO4分别减少60%、24%、44%;15~30 cm层土壤中,SOC、TN、TP含量分别减少16%、23%、21%,土壤可溶性DOC、TDN、P-PO4分别减少33%、30%、38%。(2)pH与土壤含水率与土壤C、N、P含量密切相关,滑塌后土壤pH升高、含水率降低,同时土壤C、N、P含量降低。结果表明热融滑塌会降低多年冻土区土壤C、N、P的含量。  相似文献   
660.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9):718-718
为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中央编办批复精神,组建11个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并公开选拔15名副司级领导干部。11个派出执法监督机构包括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和东北等5大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上海、广东、四川、北方、东北和西北等6个核与辐射监督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