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266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5月14日向媒体通报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调查相关情况。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国尚未建立常态化的环境保护相关产业调查制度,获取数据主要靠间歇式的调查。以1993年、2000年以及2004年为数据样本年,我国先后组织过3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此次,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开展  相似文献   
252.
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为例,在分析其粮食产量变化轨迹基础上,选取1980、1995、2000年3个年份经过解译的LandsatTM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软件提取各年份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数据,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轨迹,以及农业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转变的面积及其分布。江西省的粮食总产量1978年开始不断提高,1985年后,年粮食总产量随年播种面积变化的趋势较明显,即播种面积高的年份,粮食的总产量也高。GIS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绝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农业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转变的现象,鄱阳湖平原地区成为农业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转变的集中地区,农业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转变较大的土地利用单元出现于京九铁路、浙赣铁路和湘赣铁路等交通沿线的大、中型城市周围。城镇化导致了耕地大面积减少,从而影响了粮食产量,协调对策主要有提高播种面积,引种优良作物品种,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253.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OMS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地区大气臭氧近十几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9-1992年期间,共和地区臭氧总量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65DU/a,各月臭氧总量均为减少趋势,各月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春、夏、秋和冬季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平均为-1.00DU/a、-0.33DU/a、-0.38DU/a和-1.03DU/a;夏季出现臭氧总量低于280DU的天数在30d以上,1986年臭氧低值持续时间达81d左右,是持续时间最长的。  相似文献   
254.
在亚太地区,快速的人口增长,较高的收入,繁荣的产业经济和城市化的进程正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福祉。首要的问题包括城市空气污染,饮用水需求压力,退化的生态系统,更低的使用和不断增多的废弃物,除了亚洲中部,很多次区域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来克服土地退化带来的农产品方面的压力,高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新的生活方式和不断增加的财富,决定了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改变了废弃物的成分、电子及有害废弃物非法运输带来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又造成了新的不断增长的挑战,大部分国家已经制定了广泛的环境法律,规章和标准,并通过多边和双边环境协定参与国际行动。  相似文献   
255.
<正>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处于长春市、吉林市两大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和长吉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是长吉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节点和经济的集聚区,矿产、生态等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共有生产经营单位12000余家,重点生产经营企业736家。其中煤矿企业8家,非煤矿山企业74家,危险化学品企业243家,较大商贸工业、建筑企业80家,经济开发区落户企业312家。  相似文献   
256.
《环境教育》2013,(Z1):103
中国环境报报道《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2012—2020)》日前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一项目的实施,可有效保护和恢复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维护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极大改善区域内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北跨越青海、甘肃两省。长期以来,由于受大气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出现了祁连山冰川萎缩、雪线上升、天然植被退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重、出山径流量减少等严重生态问题,不仅影响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57.
根据新农(牧)村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以青藏高原为区域背景,选择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迭部县和舟曲县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地域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总结当地新农(牧)村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实际做法和举措,提炼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新农(牧)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路径,为青藏高原地区苦同类地区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58.
徐哲  侯光良  王小梅  虞敏 《青海环境》2013,23(1):37-40,50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表土孢粉数据和青藏高原气候数据,运用5PSS分析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孢粉与气象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建立起对本地区气候有效推测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59.
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拉开了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新一轮发展的序幕.全面、深入地研究中部地区的原材料工业发展环境条件及其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问题及其发展的经济政治环境因素分析认为,矿产资源种类多、优势矿种储量大、分布集中等有利的资源环境条件构成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我国所处的环太平洋地区矿产资源富集程度高,在越来越好的国际环境条件下,可以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补充;国内外产业转移、全球经济发展趋好以及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等将为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多样化的消费结构及其升级、固定资产投资等市场利好因素的驱动下,只要妥善解决资源保证程度下降、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加强对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和地区紧张局势所引起的资源安全风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后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等风险的防范,利用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有利地理区位和交通运输条件,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面临十分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60.
苏家屯区,沈阳南部副城,是沈阳这座区域性中心城市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一个战略门户,也是沈阳开放的前沿。由于合并了众多乡镇,成为“全国第一大屯”。如今,苏家屯早已走出历史的尘封,正以崭新的形象浓墨重彩勾绘今日的辉煌。近日,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苏家屯区编制的《现代循环农业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农业部等部门的专家论证。一个现代循环农业创新基地即将在沈阳市苏家屯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