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30篇 |
免费 | 1494篇 |
国内免费 | 117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80篇 |
废物处理 | 511篇 |
环保管理 | 1214篇 |
综合类 | 7348篇 |
基础理论 | 827篇 |
污染及防治 | 1158篇 |
评价与监测 | 929篇 |
社会与环境 | 289篇 |
灾害及防治 | 4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14篇 |
2023年 | 364篇 |
2022年 | 466篇 |
2021年 | 543篇 |
2020年 | 498篇 |
2019年 | 438篇 |
2018年 | 362篇 |
2017年 | 410篇 |
2016年 | 452篇 |
2015年 | 531篇 |
2014年 | 1059篇 |
2013年 | 693篇 |
2012年 | 760篇 |
2011年 | 788篇 |
2010年 | 599篇 |
2009年 | 654篇 |
2008年 | 624篇 |
2007年 | 615篇 |
2006年 | 617篇 |
2005年 | 632篇 |
2004年 | 573篇 |
2003年 | 653篇 |
2002年 | 502篇 |
2001年 | 355篇 |
2000年 | 305篇 |
1999年 | 275篇 |
1998年 | 293篇 |
1997年 | 282篇 |
1996年 | 247篇 |
1995年 | 262篇 |
1994年 | 189篇 |
1993年 | 164篇 |
1992年 | 130篇 |
1991年 | 153篇 |
1990年 | 211篇 |
1989年 | 17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对纳氏试剂光度法进行了改进,水样取样量改为10ml,在不改变反映体系pH值的前提下,纳氏试剂的用量改为0.10ml.改进法的校准曲线相关数γ>0.999,最低检出限0.03mg/L,显色体系在90min内稳乏,RSD<5%,加标回收率为91.6%~104%.通过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比对实验表明,改进法与标准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02.
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泥增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下MBR反应器的污泥增长和活性变化的规律,并确定了本系统三个运行阶段活性污泥增长的动力学系数(Yg和ms)。结果表明,MBR长时间不排泥和低负荷的运行方式会使污泥的活性下降和微生物种群的改变,在低负荷下运行时会出现污泥的负增长。根据经典的微生物能量代谢理论并结合各个运行阶段污泥浓度的变化情况计算得到进水COD300、180和120mg/L下MBR的Yg和ms的值,分别为0.42、0.39、0.24(gVSSgCOD^-1)和0.11、0.06、0.08(gCODgVSS^-1day^-1)。 相似文献
503.
采用常温饱和溶液蒸发法,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与钻(Ⅱ)发生原位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单晶Co(C3H6NS2)3·C6H12N2S3;通过单晶x衍射、红外光谱和C、N和H元素分析对该单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单晶的空间群为P-1,在不对称单元中有1个Co(Ⅲ)中心,3个新配体C3H7NS2和1个TMTM;Co(Ⅲ)呈现出稍微偏斜的八面体的配位几何构型.利用该单晶催化氧化降解了直接蓝6和直接绿28;结果显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染料的降解率和矿化率都较高,这是因为活性中心Co(Ⅲ)提高了H2O2的效率.当投加量在1 200~1 600 mg·L-1之间时,处理90 min后,直接蓝6和直接绿28的降解效率可分别达到94.39%和94.78%.相比之下,不加该单晶光催化剂,其它条件完全相同时,处理90 min后2种染料的降解率均不到45%,降解缓慢.使用后的单晶,通过过滤,可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处理成本.此外还研究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反应遵从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2种染料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3.03×102和6.25×102mg·(L·min)-1,吸附常数K分别为1.52×10-4和7.23×10-5L·mg-1. 相似文献
504.
环保法治30年:中国的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79年我国颁布实施第一部环保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开始至今,中国的环保法治已经历了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里,中国陆续颁布实施了近30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以及节约能源和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法律,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环保法治的基础,对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能源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5.
广东大宝山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大宝山矿区及周边四个区域(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共采集土壤表层样品52件。针对不同采样点和不同区段的整体研究,文章在单因子指数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和综合污染负荷法综合进行研究。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异,其中Cr、Ni、Hg、Sn、Pb、Zn、As等重金属元素无或轻污染,Cu、Cd等则对该区土壤环境有较大影响。研究矿区内4个地段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总体状况研究结果显示,Ⅳ区(矿部区)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Ⅲ区(鸡笼铺区)和Ⅰ区(沙溪镇区),Ⅱ区(梅子坑区)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506.
507.
508.
509.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分解方法消解土壤样品,并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土壤中、锌、铅、镉、镍、总铬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节省试剂,准确可靠等特点:实际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完全能满足环境土壤样品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