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制备了Fe3O4复合石墨电极(Fe3O4@graphite),通过循环伏安测定,对自制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在外加电压无隔膜反应池中,基于Fe3O4@graphite为阴极,铂网为阳极,在pH7.0中性条件下,探讨了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及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的电Fenton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对1.0×10-5mol.l-1RhB在外加电压6 V和支持电解质Na2SO410 g.l-1条件下,电Fenton反应120 min,RhB降解率达100%.采用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吸光光度法和苯甲酸荧光分析法跟踪测定RhB降解反应过程中H2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变化,表明RhB降解过程涉及.OH历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TOC测定RhB降解过程中深度氧化变化,表明电Fenton反应条件下,RhB反应过程中其分子结构被破坏,生成羧酸或者胺类小分子化合物,同时180 min矿化率达59.2%,对2,4-DCP而言,240 min降解率为98.6%,14h矿化率为86.8%.  相似文献   
982.
铁锰矿类Fenton异相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染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6种天然铁锰矿石为光催化剂,以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活化H2O2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B,RhB)为探针反应,筛选出活性较高的天然矿石(磁赤铁矿)催化降解RhB及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实验表明,可见光下磁赤铁矿在pH=7.0的介质体系,H2O2浓度为3×10-3mol·l-1条件下可有效降解RhB.通过反射紫外光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XRD初步表征了磁赤铁矿组成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总有机碳(TOC)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其可见光照射下对RhB光催化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RhB矿化率达60%,DCP矿化率达到63.93%.利用电子自旋捕捉技术(ESR)跟踪测定RhB降解过程中氧化物种,表明催化降解过程涉及羟基自由基(·OH)氧化过程.拟定异相矿石类Fenton体系与传统均相Fenton体系相比,具有反应介质pH范围宽(3.0—7.0)、可见光激发及催化剂易得廉价等优势。  相似文献   
983.
垃圾渗滤液的Fenton氧化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兆连  孙敏  王海玲  张雪英  李爱民 《生态环境》2010,19(10):2484-2488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考察了渗滤液初始pH值、H2O2和FeSO4.7H2O投加量、H2O2/Fe2+投加的物质的量比及氧化反应时间等对Fenton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3.0,H2O2投加量为5.0 mL.L-1,FeSO4.7H2O投加量为3.48 g.L-1,H2O2/Fe2+物质的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1.5 h。最佳条件下处理后垃圾渗滤液COD为5 220 mg.L-1,COD去除率达57.8%。凝胶渗透色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主要含有腐殖酸类大分子物质,经Fenton氧化后降解变成小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984.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种橡胶促进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按特征因子的不同进行分质处理。其中,高盐废水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脱盐预处理;高浓度废水采用微电解_Fenton氧化-絮凝沉淀法进行预处理;难处理废水进行预处理后,与中低浓度废水混合后进入生物处理,生物处理采用水解酸化、ABR、氧化沟联合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985.
光催化与Fenton试剂对硝基苯酚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对光催化/Fenton试剂联合降解硝基苯酚模拟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硝基苯酚溶液的初始浓度、pH、亚铁离子浓度、双氧水浓度、催化剂量等对对硝基苯酚降解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对于200mL,浓度为100mg/L的硝基苯酚溶液,当加入Fe2+为20mg/L,5mmol/LH2O2,催化剂TiO2为0.6g/L,紫外灯功率为250W且反应40min后,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达到约100%。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光催化和Fenton试剂对对硝基苯酚的降解起协同作用,并通过GC/MS技术测定中间产物并给出了可能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986.
典型环境微界面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微界面是影响污染物转移转化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污染物的非均相微界面作用过程也是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对环境微界面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已有相关研究为基础,初步总结和归纳了典型环境微界面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基本过程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从典型微界面的交互作用、污染物在微界面间的转移、污染物在微界面的反应等方面,阐述了污染物的微界面环境行为,介绍了基于环境微界面过程的污染控制与净化原理及技术特征.同时,对环境界面问题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987.
类Fenton试剂对糖蜜酒精废水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法设计实验,研究了类Fenton试剂对糖蜜酒精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类Fenton试剂深度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最优工艺参数,废液初始pH值为6.0,FeCl3.6H2O的加入量为3mL、3%H2O2的加入量为2mL、搅拌时间为5min,在此条件下,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7.28%和90.35%。对COD去除率最主要的因素为FeCl3.6H2O的加入量,而对色度去除率最主要的因素为废液初始pH值。  相似文献   
988.
采用Fenton/UV处理金属切削液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Fenton/UV高级氧化方法处理金属加工行业产生的切削液废水,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作条件:pH值=2.5,p(Fe^2+)=400mg/L,H2O2[V(H2O2=30%]的投加量为24mL/L,每次投加V(H2O2)为4mL/L,投加时间间隔为45min,投加次数为6次,UV总作用时间=5h,同时在最佳工况下进行了5L废水的放大试验。小试及放大实验均证明:在此工作条件下,原水ρ(CODCr)由2100mg/L降至110mg/L左右,CODcr去除率达到95%,且出水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此数据具有工程应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9.
活性艳红X-3B的Fenton氧化降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V-Vis、IR和GC-MS研究了X-3B的Fenton降解机理,结合X-3B的结构和亲电理论,提出了其Fenton氧化降解路径。染料分子首先在-N=N-C靠近萘环的C-N和C-NH两处断裂,产生三种中间产物:邻羟基重氮苯内盐、萘醌和4,6-二氯-1,3,5-三嗪-2-氨。邻羟基重氮苯内盐释放出N2,即偶氮基团的氮原子转化为N2,而其他氮原子被氧化为NO3-。染料中的C、H、S和Cl原子分别矿化为CO2、H2O、SO42-和Cl-,但部分有机碳仍存在于难以被.OH氧化降解的草酸-Fe3+络合物中。  相似文献   
990.
Fenton试剂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enton试剂对实验室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pH值、H2O2和硫酸亚铁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降解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方法的优化奈件,并讨论了Fenton试剂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H值在6.0,30%的H2O2用量为4.0mL,硫酸亚铁用量为1.5g.反应时间为30min时,处理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