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95篇
安全科学   697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852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码头港作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对于港口港作机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尚未开展深入研究。在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港各类港作机械现状调研结果,对港作机械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进行了上海本地化校正,建立了2010年上海港码头港作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提出相应的排放减排措施和进一步完善排放计算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2.
曹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5):147-150,161
组合预测理论及建模技术对于信息不完备的复杂经济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鉴于能源消费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的特征,文章首先利用陕西能源消费量的历史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回归模型、能源需求弹性回归模型及灰色模型建立了陕西省能源消费系统的单项预测模型。其次,采用标准差法进行非负权重分配,建立了陕西省能源消费量的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加入时间虚拟变量和分段建模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且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单项预测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陕西未来10年的能源消费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元上都申遗项目环境监测调查为例,在植物凋落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评价非生长季节生态环境现状的植被监测因子;为加快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洪鎏  陈德珍  王渡  黄愫 《环境科学》2012,33(8):2901-2908
研究了水合肼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还原烟气中NOx的反应机制并加以实验验证,同时利用敏感性分析找出主导肼SNCR反应进程的基元反应,并分析了各相关因素对水合肼SNCR反应的影响,机制分析显示肼的脱硝反应温度呈双峰特性,峰值温度分别为650℃和975℃,低温段窗口为597~747℃.实验结果表明水合肼的SNCR双峰温度分别为653℃和968℃,低温段温度窗口为587~707℃,模拟和实验结果中的脱硝效率均呈现显著的双峰值特性.通过模拟计算与实验验证,发现本研究归纳的反应机制能较好地模拟肼的SNCR脱硝过程;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在肼的脱硝温度窗口内,最有助于NO脱除的基元反应是N2H4的分解反应,最有助于NO脱除的是NH2基元;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会导致肼的SNCR反应温度窗口向高温侧偏移,这一现象与氨水相反;n(N2H4)/n(NO)的增加会在摩尔比低于2.0时拓宽反应温度窗口并提升脱硝效率.研究表明水合肼拥有比传统脱硝剂更低的温度窗口,在SNCR脱硝工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俞晟 《环境科学研究》2017,30(4):579-585
为了研究复杂土壤环境中非水溶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对BDE-209(十溴联苯醚)的时空迁移过程和变换规律,在旋转混匀仪[转速为(30±1.0)r/min、温度为(25.0±0.5)℃]内避光试验条件下,分析V:m为5、pH为6.8±0.1条件下,森林土壤和农田土壤中非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分别为2.2%和4.7%)和重金属离子(Fe3+、Cu2+、Zn2+)含量对土壤中BDE-209环境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在森林土和农田土土壤胶体上的平衡时间和平衡含量分别为40、32 h和(49.4±1.2)(81.7±1.9)mg/g.重金属离子对森林土(重金属负荷为0~60 mg/g)和农田土(重金属负荷为0~80 mg/g)土壤胶体混凝沉降强弱作用均依次为Fe3+最强,其次为Cu2+、Zn2+;而当森林土重金属负荷为60~100 mg/g、农田土重金属负荷为80~100 mg/g时,森林土和农田土土壤胶体质量浓度分别稳定在(49.3±1.3)和(50.4±1.1)mg/L,致使上清液中ρ(BDE-209)由(388.5±13.2)ng/L分别降至(24.7±21.7)和(25.4±18.8)ng/L.此外,重金属离子未实现BDE-209由土壤胶体向重金属胶体的再分配过程[上清液中ρ(BDE-209)与土壤胶体质量浓度比值保持在(493.1±6.8)ng/g],仅通过改变土壤胶体环境行为来影响BDE-209迁移过程,进而导致土壤环境中BDE-209时空迁移过程与土壤胶体迁移行为一致.   相似文献   
996.
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部分城市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有增加趋势.而大气中的VOCs是产生臭氧最重要的前体物,同时也能对PM2.5产生影响,成为监测和控制的重点,被纳入总量控制体系.上海、广州、西安等地方已采用非甲烷总烃作为VOCs的评价指标.结合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非甲烷总烃的样品采集、进样方式、样品色谱柱,结果表明:与注射器采样相比,气袋气密性和化学惰性好,保存样品时间长;采用一次进样,双色谱柱GDX502/104、玻璃微球同时分离样品,双FID同时检测,节约时间,避免误差,更加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65中教室为研究对象,对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教学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和分析,鉴于新疆地区的气候特征、民族组成特征及学校教学环境现状,本文对影响教学环境舒适性的4项指标:二氧化碳(CO_2)、苯系物、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TVOC均超过中小学教室卫生标准限制,其他指标均未超限,采暖期4项指标均高于非采暖期,采暖期CO_2、苯系物、TVOC和PM10四项指标监测平均值分别是899ppm、0.055mg/m~3、0.7 mg/m~3和0.1 mg/m~3。24h监测值显示除了苯系物浓度与教学时段和非教学时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他3项指标在教学时间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98.
疏水芳香烃类化合物能够导致基因遗传性的变化,理解这些化合物对基因污染的前提是必须首先阐明污染物-基因碱基间相互作用及驱动机制.使用等温吸附-光纤固相萃取和定量-构效关系的方法,研究了模型化合物菲与4种基因碱基间的弱相互作用,并揭示了分子驱动机制.结果表明,p H=7.0条件下,腺嘌呤与菲间引力较弱;而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对菲为分配吸附,引力较强.红外光谱和弱力等值面的分析表明,鸟嘌呤与腺嘌呤分子能够通过2组CN环(CN6环和5环)与菲的2个相互毗邻的苯核同时发生π-π引力作用;而胞嘧啶和胸腺嘧啶仅与菲弧角位置的碳原子通过电子"赠体-受体"发生静电引力作用.当环境体系变成酸性时,腺嘌呤对菲的吸附增强(分配,1/n=1),但胸腺嘧啶对菲的吸附变弱;碱性条件下,由于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存在羰基取代基,作为电子赠体的含氧嘧啶脱质子化,表面负电性增强,分子平面极化减弱,π电子更易于与菲弧角位的碳原子发生电子"赠体-受体"作用.能量计算的结果表明,对基因碱基作用位点的预测结果可信,属于自发的非共价成因的物理结合.该研究将为深入揭示芳香烃的基因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对于防治芳香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为揭示淹水-落干循环及季节性温度升高耦合过程对三峡支流消落带沉积物氮矿化的影响,根据野外调查,选取三峡支流澎溪河上游和下游两个水文断面,150、160和170 m这3个水位高程的沉积物样品,根据库区水文和气温特征,进行淹水-落干控温培养,分析沉积物氮矿化速率和累积量变化.结果表明与低水位高程相比,高水位高程(170 m)消落带总氮和铵态氮含量相对较低,而硝态氮含量较高.沉积物净氮矿化累积量和矿化速率均表现为落干期高于淹水期,且不同水位高程净氮矿化速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落干期净氮矿化累积量与沉积物总碳含量和碳氮比显著正相关,而淹水期与之负相关(P0.001).沉积物净氮矿化速率在落干期对温度升高敏感(Q_(10)1),而淹水期低水位高程对温度升高不敏感(Q_(10)1).可见,冬季淹水期温度升高对氮矿化影响较小,氮累积且释放缓慢.夏季落干期温度升高加速了氮矿化过程,增加了二次淹水后无机氮素输入水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南京北郊大气BTEX变化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2013年3月21日~2014年2月28日GC5000在线气相色谱仪对南京北郊大气中的BTEX进行观测,利用EPA人体暴露分析评价方法对BTEX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中BTEX总量呈现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变化特征.BTEX浓度07:00~10:00与17:00~20:00时期较高,13:00~15:00之间最低;周末BTEX浓度高于工作日.BTEX来源包括交通源、工业源排放与溶剂挥发.BTEX四季HQ均表现为苯二甲苯乙苯甲苯,所有分析时段内HQ风险值都在安全范围.南京北郊R值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分布规律,R在所有分析时间都超安全阈值,存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