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9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727篇
安全科学   27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32篇
综合类   2316篇
基础理论   434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172篇
社会与环境   419篇
灾害及防治   27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对钠盐型和铵盐型含硫工业废水进行脱硫处理,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得到定量描述试验内在规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用该回归方程计算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一致.对影响脱硫效果和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絮凝剂投加量、pH以及废水含硫量进行了考察.利用回归方程,对反应体系进行了模拟优化处理.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用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pH=7的条件下,采用两段工艺,可以使脱硫后废水含硫量降至40 mg/L以下,满足下游污水处理装置对含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2.
河流水质全球变化研究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静生 《环境化学》1992,11(2):43-51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河流水质研究与水质监测的基本情况,进而就河流水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几个难点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是:1)河流水质的多样性及全球参比值问题,2)河流水质监测的发展及存在问题,3)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河流水质全球变化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943.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入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入侵植物和入侵植物群落两个方面,综述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入侵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增加C3植物的入侵性,提高入侵植物的生物量、资源利用率以及繁殖能力,直接影响植物入侵;还可以通过改变土壤水分、氮循环、干扰体系等其它环境因子间接地影响植物入侵。此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入侵群落的初级生产量、组成与结构以及群落动态产生重要影响,改变群落的可入侵性。今后应当着重从群落水平,结合其它全球变化因子的共同作用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入侵的影响,同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不同植物类群对二氧化碳的响应,为入侵种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44.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气温观测资料,对中国20世纪后半期的气温变化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变化幅度有显著的纬度效应:纬度越高,方差值越大,说明气温变化的幅度也越大。在季节上,气温变化幅度差异显著,普遍是冬季大,夏季小。气温变化幅度的纬度效应在区域分布上,冬季的纬度效应出现在35°N以北,35°N以南不存在纬度效应;夏季的纬度效应表现在34°N以南,34°N以北没有明显的纬度效应。30°N~35°N之间的地带是冬夏季节差异最小的地带,从这一地带开始,不管往南还是往北,气温变化的季节差异都趋于增大。这种格局与我国升温的区域分布是一致的,说明我国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是持续升高的。最后对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别进行了机制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5.
表面活性剂对柴油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景环  曾溅辉 《环境化学》2007,26(5):610-613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土壤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吸附行为,探讨表面活性剂对柴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LAS和CTAB的吸附等温线均为非线性,其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轻壤土>轻粘土>中壤土>砂壤土>重壤土>紧砂土.同一土壤中,CTAB的吸附量大于LAS的吸附量.LAS和CTAB均利于柴油在土壤表面的解吸,且LAS的解吸效果更好.柴油的吸附量随LA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CTAB的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吸附量随CTAB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CTAB的浓度等于或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吸附量随CTAB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46.
947.
在统计软件SPSS支持下,深入分析了广西土地利用现状及1996—2001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48.
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组分动态变化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滤液(Leachate)是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MSWLF)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掌握其水质变化规律是研究填埋场对环境污染的首要问题。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使用垃圾淋滤的方法模拟大气降水,利用实验结果建立模拟模型,揭示了渗滤液组分随降水的变化规律。可以预测垃圾填埋后渗滤液污染组分的浓度变化。为研究填埋场渗滤液组分变化及确定其处理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9.
自1800s以来,经过2个世纪的发展,针对水体突发污染事件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越来越完善,其所采用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生物行为变化(1900s至目前)、生物新陈代谢变化(1800s至目前)和生物电变化(1980s至目前)等3种,其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完善的为基于生物行为指标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线生物监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和瑞典等国家已经大规模应用基于不同生物指标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以实现对水体突发污染事件的有效监管。随着计算和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线生物监测技术也会越来越完善,在维持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人民饮水安全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0.
借鉴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数学模型,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为例,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土保持效益指数、土壤改良指数、涵养水源指数、拦截径流指数和湿度指数7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对该区域1996和2005年2个时期综合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该区域综合生态效益值分别为7.85和7.95,2005年比1996年略为升高;基于GIS的图层叠置、分割等分析功能,就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内部生态效益造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该区域可被划分为生态效益显著增强区、增强区、保持区、减弱区和显著减弱区5个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