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2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2326篇
安全科学   539篇
废物处理   438篇
环保管理   257篇
综合类   4430篇
基础理论   817篇
污染及防治   1361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991.
本文根据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表征土壤肥力的非线性微分方程:=(K-b)x-βx2X─土壤生物活性,t─时间,K─生物繁殖系数,b─生物死亡系数,β─生物饱和系数.解这个并不复杂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便可知道土壤是处于热力学分枝,还是耗散结构分枝.这对研究土壤肥力的动态变化、土壤肥力的分类、土壤的管理、土壤退化的防止等方面有着无法预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湖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负吸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分别在高、低两种磷酸盐质量浓度下,研究了6个湖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负吸附。结果表明,(1)污染严重的湖泊沉积物不仅在上覆水体水质好转时,可能向上覆水体释放磷,即使上覆水体水质没有好转,在一定条件也可能释放;而较为清洁的湖泊沉积物,在上覆水体水质下降时,可能从上覆水体中吸附磷。在水质好转情况下,也可能向上覆水体中释放磷。(2)湖泊沉积物吸附磷酸盐过程中存在负吸附,吸附研究中使用较高质量浓度磷溶液是负吸附现象被掩盖的原因;在吸附研究中不仅要重视负吸附,而且初始磷酸盐质量浓度不能太高。(3)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与其有机质、CEC、总氮、总磷以及各形态磷含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比而言。与总磷以及各形态磷含量的相关性最高。污染较为严重的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993.
吸附铅、镉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小球包埋条件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已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多糖则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并通过螯合作用吸附重金属,而固定化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同时添加活性炭,硅藻土等对细菌胞壁多糖进行固定化,并以吸附铅、镉能力为主要考察指标,同时从机械强度、传质性、耐酸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优化的固定化小球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活性炭、硅藻土、多糖、二氧化硅和饱和硼酸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2%、1.5%、1.5%、0.8%、4%、3%,胶联时间为16h,己二胺浓度为0.06mol?L-1的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小球对铅、镉吸附的能力较强,并按照最佳配方进行了验证实验,对铅的吸附量达到4.4575μmol?g-1,对镉的吸附量达到4.1708μmol?g-1,机械强度、传质性和耐酸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994.
多效唑在土壤中降解、吸附和淋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MET)在土壤中的环境引为,MET在土壤中降解较缓慢并随土壤环境条件而异,淹水厌氧条件比旱地好氧条件降解更缓慢,灭菌土壤中未见明显降解,微生物培养试验表明,MET对真菌有明显抑止作用,以MET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上能生长出几种放线菌,在三种供试土壤中,MET在高有机质含量的黑土中吸附常数远大于黄棕壤和潮土;MET的淋溶则在砂粒含量较高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潮土中最快,黑土最慢,黄棕壤居间.  相似文献   
995.
黄泥土微团聚体颗粒组对Cu2+的吸附与解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低能量超声波分散和冷冻机干燥法提取太湖地区黄泥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组样品,用平衡液吸附法和CaCl2与HCl溶液的连续解吸法研究原土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组对重金属Cu2 的吸附和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对于Cu2 的吸附,原土用Langmuir方程拟合最佳,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组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原土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粘粒级>砂粒级>原土>粉砂级>粗粉砂级,这与其游离氧化铁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原土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组对Cu2 的专性吸附质量分数随吸附量增加而减少,而非专性吸附质量分数则相反。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组吸附总量小于原土,所以传统风干磨细的研究方法可能高估了土壤对铜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996.
997.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铝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仁扣  姜军 《生态环境》2005,14(2):253-256
通过吸附性铝的解吸实验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三种可变电荷土壤(2种砖红壤和1种赤红壤)吸附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等带有3个及3个以上活性官能团的有机酸在低pH条件下可以通过形成土壤一有机酸一铝三元表面络合物和增加土壤的表面负电荷两种机制显著增加土壤对铝离子的吸附量,但以前一种影响机制为主。乳酸、水杨酸、草酸和丙二酸等带有2个活性官能团的有机酸仅通过改变土壤的表面负电荷影响铝的吸附。土壤氧化铁是土壤吸附有机酸的主要载体,当用化学方法将土壤中的氧化铁除去后,有机酸对铝吸附的影响变小。在pH5.0时有机酸主要通过形成可溶性有机铝络合物减小土壤对铝的吸附,但有机酸的存在增加了Al^3 在吸附性铝中所占的比例,导致铝的解吸率增加。土壤中大量氧化铁的存在使其即使在低pH下也能对铝离子发生专性吸附,导致吸附性铝的解吸率减小。  相似文献   
998.
交联壳聚糖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汪玉庭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8,17(4):349-354
本文合成了交联壳聚糖苯并-15-冠-5醚和交联壳聚糖苯并-18-冠-6醚,研究了它们对Ag(Ⅰ)Pd(Ⅱ),Pb(Ⅱ),Cd(Ⅱ),Cr(Ⅲ)等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一金属离子体系还是在二元或三元金属离子体系中,CCTS-BX和CCTS-BY对Ag(Ⅰ)和Pd(Ⅱ)者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99.
水杨醛改性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研究了以水杨醛改性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Pb^2+、Zn^2+,Co^2+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类吸附剂对Pb^2+,Zn^2+具有良了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可分别达455.2和105.5mg·g^-1,并能在Co^2+存在下选择吸附Pb^2+,Zn^2+。  相似文献   
1000.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单甲脒农药在三种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规律,所得数据进行回分析后,发现吸附规律符合Freundilich方程,并且在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能力随着颗粒物中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稍有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