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安全科学   698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822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01.
刘伟  陈晓红 《安全》2007,28(10):13-15
本论文分析了我国对事故经济损失计算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方法:事故经济损失的理论计算方法、事故经济损失构成计算方法述评和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包含着可确认、可计算的准确的损失,又包括不好计算的隐含损失,所以计算直间比不科学,意义不大.而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把事故损失分为可确认经济损失和隐含经济损失,可确认经济损失包括那些可确认、可计算的准确的损失,隐含经济损失包括不好计算的隐含损失,因此确认-隐含系数比,比直间比系数更有意义.提出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的计算更容易、可控、科学和实用.因而认为我国应该统一采用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计算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702.
The concentrations of 56 hydrocarbons from C2 to C12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southbound bore, the northbound bore and the exhaust air shafts of the Hsuehshan tunnel near Yilan, Taiwan for 12 days during 2007 and 2008. A total of 60 integrated a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using stainless steel canisters and analyzed using GC/FID and GC/MS. The five most abundant species in all samples were ethylene, acetylene, isopentane, propylene and toluene. The exit/entrance ratios of total non-methane hydrocarbons (NMHC) concentration were 7.8 and 4.8 for the southbound and northbound bore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exhaust from the vertical shafts affects air quality in the neighborhood.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of emission rate (ER) was toluene (21.93–42.89 mg/sec), followed by isopentane, ethylene, propylene and 1-butene, with ER ranging from 2.50 to 9.31 mg/sec. The species in the three exhaust air shaf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vities of these emissio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vehicle emissions. Notably, the control of emissions in the vertical shafts of the vehicle tunnel will b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703.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cluster analysis, non-parametric tests, and factor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a water quality dataset including 13 parameters at 37 sites of the Three Gorges area, China, from 2003–2008 to investigat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identify potential pollution sources. Using cluster analysis, the twelve months of the year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periods of lowflow (LF), normal-flow (NF), and high-flow (HF); and the 37 monitoring sites were divided into low pollution (LP), moderate pollution (MP), and high pollution (HP). Dissolved oxygen (DO),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ndex (CODMn), and ammonia-nitrogen (NH4 +-N) were identified as significant variables affect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by non-parametric tests. F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that the major pollutants in the HP region were organic matters and nutrients during NF, heavy metals during LF, and petroleum during HF. In the MP region, the identified pollutants primarily included organic matter and heavy metals year-around, while in the LP region, organic pollution was significant during both NF and HF, and nutrient and heavy metal levels were high during both LF and HF. The main sources of pollution came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runoff; however, they contributed differently to each region in regards to pollution levels. For the HP region, inputs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ere significant; but for MP and LP regions, water pollution was more likely from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agriculture, domestic wastewater, and chemical industry. These results provid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for developing bette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e Three Gorges area.  相似文献   
704.
曝气法(Air sparging,AS)已经成为修复地下水、土壤有机污染的重要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可优化修复条件。文章利用TMVOC多相流模型研究了地下水位处LNAPL层的迁移转化,并通过情景模拟比较曝气法对污染修复的贡献率。只考虑地下水水流的对流-弥散作用时,目标污染物苯并没有得到彻底去除,只是通过下边界流出。60 d苯的质量损失率仅为1.79%;而连续曝气30 d后苯的去除率就可达到31.4%,最终脉冲曝气苯的损失率为44.8%。增大曝气量能提高气相渗透率及气相-液相接触面积,扩大污染物修复范围;当超过某一值(12 m3/h),其增量对污染物修复影响甚微。当曝气点位于低渗透岩层下方时,低渗透岩层会阻碍气流的垂向迁移,位于低渗透岩层上方的污染物很难得到除去。曝气法适用于溶解、挥发性较好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705.
文章利用美国环保局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不同人群在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3组室内空气中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在这3组室内空气中生活的所有人群都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其中儿童(0.5~10岁)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在所有人群中最小。室内空气质量即使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也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06.
我国典型非木浆造纸二噁英排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中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制浆造纸行业是我国开展二英履约减排的六大重点行业之一,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减排要求.非木浆在我国原生纸浆生产和消费中一直占有重要比例,其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元素氯漂白工艺被认为是造成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产生的重要来源.非木纤维制浆将在我国长期存在,摸清该领域二噁英排放情况,对于我国履约和实施二噁英的减排措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竹子、麦草、芦苇和蔗渣这4种非木纤维的典型制浆企业的漂白全过程开展二噁英排放情况的检测,并结合各企业的浆水平衡数据,得到我国应用氯化碱处理次氯酸盐(CEH)三段漂白典型工艺的草浆、苇浆、竹浆及蔗渣浆生产的外排水所含二噁英的浓度(以I-TEQ计,下同)分别为:41.8、72.7、7.46和19.7 pg.L-1,尽管都在国家规定的新排放标准附近(30 pg.L-1),但随着我国对制浆造纸行业吨耗水要求的日益严格和以上新标准的实施,相关浓度很容易超标.为了实现国内、国际环境管理的要求,认为我国有必要尽快推动该行业研究并应用二噁英减排的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best environmental practices,BAT/BEP).同时,结合监测数据,还初步估算了非木浆元素氯漂白相关的二噁英排放因子,可为联合国环境署补充相关因子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707.
中国进入快速的人口老龄化阶段,对于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如何认识,是值得不断研究的课题。采用面板分位数和面板非参数模型实证检验了老年人口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分位数条件下,老年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转折点有所不同。总体上,老年人口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效应是逐渐递减的,当超过转折点之后,其效应由显著正向影响变为不显著负向影响。面板非参数估计表明,老年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并向负向效应转变,但是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转而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708.
基于节能减排的中国省级工业技术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能源与碳排放的共同生产前沿分析框架下,运用基于DEA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中国1998-2010年省级工业技术效率,并分析了地区工业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发现,忽略能源与碳排放约束的传统效率测算结果高估了工业技术效率,地区工业环境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全国工业环境效率总体水平偏低,东部工业环境效率明显高于西部与中部。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工业环境效率与人均收入呈U型曲线关系,财政分权、企业所有制结构及出口活动对工业环境效率有负面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强度及进口基本上促进了工业环境效率的改善,"波特假说"得到了实证支持,"污染天堂假说"未能得到证实。基于节能减排和环境效率增进的工业增长转型,不仅需要考虑环境技术创新、能源结构调整、外资进入等问题,更需要切实关注财政分权、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等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只有从深层次上打破体制性瓶颈,才能真正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工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09.
为系统研究非均匀受火时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在合理选取不同阶段钢材和混凝土的热力本构模型的前提下,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三面受火数值模型。对经历常温加载、升温、降温以及火灾后等不同阶段的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进行初步分析,并与已有的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同时,分析了升温时间比t0、保护层厚度a、火灾荷载比n及长细比λ等参数对构件受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面受火时,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形式与均匀受火时有明显差异,因为柱截面温度的不均匀分布会使其产生附加偏心距,发生失稳破坏;三面受火后,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长细比及升温时间比对三面受火时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明显,承载力和延性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710.
溪流营养盐滞留的水文与非水文过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溪流营养盐滞留中水文与非水文过程的影响及其贡献水平,首先定义了水文与非水文过程营养螺旋指标,并在将水文过程营养盐吸收长度Sw_hyd、非水文过程营养盐吸收长度Sw_nonhyd和溪流营养盐吸收长度Sw_tot三者之间假设为“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各支路电阻”关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Sw_nonhyd的技术方法;基于不同水文与非水文过程作用情景的OTIS(One-dimensional Transport with Inflow and Storage)模型模拟,构建了计算溪流水文与非水文过程营养盐滞留贡献率及估算溪流主流区和暂态存储区非水文过程营养盐滞留量的模型与方法,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溪流丁坝群NH4+-N、PO43--P滞留调控实验的案例中.结果表明:水文与非水文过程营养螺旋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溪流营养盐滞留潜力;与对照组相比,丁坝群结构显著降低了水文过程NH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