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24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DEM分辨率及子流域划分对AnnAGNPS模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中尺度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精度与运算效率的突出矛盾,选取数据精度与空间离散化2个关键影响因素,讨论数字高程模型(DEM)分辨率和临界源面积(CSA)取值对AnnAGNPS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分别比较了7组CSA取值及8组不同DEM分辨率对华北潮河流域大阁子流域AnnAGNPS模型参数提取及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CSA取值对汇水单元的数量、地表径流量、泥沙以及总氮的模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CSA取值的增大,地表径流量变化不大;泥沙先逐渐增大,后呈减少趋势;总磷负荷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总氮负荷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选择合适的CSA是流域AGNPS模型模拟的基础.DEM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数据,研究表明:DEM分辨率对坡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径流量变化不大;土壤侵蚀和总氮负荷变化却十分明显,当DEM分辨率从30m逐渐降低至60m时,泥沙输出及总氮负荷迅速减小,总磷呈现先减小后逐渐稳定的趋势,但变化幅度小于总氮和泥沙.当DEM分辨率小于60m,泥沙和总氮的输出随分辨率降低下降缓慢.以30m和50m DEM为例,通过不同精度的DEM坡度回归分析,建立了低精度DEM坡度修正的方法.用修正后的坡度进行AnnAGNPS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坡度修正对泥沙、总氮、总磷的模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02.
地球上冰雪覆盖面积最多的地方在冰冻圈。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的冰床、喜玛拉雅的山岳冰川和北极海域的海冰等都处于冰冻圈。长期以来,它们都是无人问津的极限地区,但是,近来那里的状况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北极海冰行将消失变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极海。据2007年公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称,1987年以后,北极地区的年均海冰面积每10年减少27%,尤其是夏季要减少7.4%。从这一数据可以预测,到2050年,北极的海冰面积将减少至现在的一半,到  相似文献   
603.
桓交  果洛 《环境教育》2015,(4):50-51
<正>出国旅游过的人可能都会碰到这样的情景:当在公园里、广场上、草地上或其他公共场所看到悠闲自得、旁若无人的小动物时,中国人一定会感叹那里的动物为什么不怕人,一定会有人说:"要在中国,早就被抓住煮了炖了!"中国的动物怕人,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地区除了人的活动,已无其他生态可言。无论看到什么样的动物,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吃掉,这是肆无忌惮地虐待生态环境的  相似文献   
604.
《安全》2015,36(1):64
五年一次的汉诺威国际消防安全展览(INTERSCHUTZ)将于2015年6月8~13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由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举办的此次展会预计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300家企业参展.展会面积将达9万平方米.INTERSCHUTZ获得了众多专业机构的赞助,包括德国消防协会(VFDB)、德国消防服务联合会(German Fire Services Association)以及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INTERSCHUTZ的展商组成独一无二,既有商业领域展商,也有非商业领域的企业.如此强大的参展阵容定会确保展示内容覆盖安全与安保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05.
民声     
《劳动保护》2022,(4):11-11
网友“峰巅”:建筑工地等宿舍起火事故频出,火灾隐患不能只靠政府监管和检查,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包括生产现场安全,还要涵盖宿舍防火、运输安全等多方面。——新华社消息,3月8日3时46分,江苏镇江新区车港路与溪云路路口金科祥生·悦园建设工地发生火灾。据了解,起火建筑为2层彩钢瓦结构,起火部位为2楼东侧第一间宿舍,主要燃烧物质为工棚与家居用品。4时34分,火灾被扑灭,过火面积约2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606.
郭渊  杨明儒  何佳  秦宁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2021,34(10):2497-2508
为了探究水体硬度对锌水质基准及生态风险的影响,筛选了锌对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77种急性毒性数据和20种慢性毒性数据,以及相应的水体硬度数据,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分别推导硬度校正前后锌的长期和短期水质基准值,并使用概率密度重叠面积法及联合概率分布法评估锌在我国八大流域水体中的急性、慢性生态风险及HC5(保护9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超标率.结果表明:①校正前长期和短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11.90和71.67 μg/L;在水体硬度分别校正为50、100、150、200、250和350 mg/L后,锌的短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53.39、82.29、105.98、126.81、145.76和179.82 μg/L,锌的长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10.25、12.52、14.07、15.29、16.30和17.19 μg/L.②当硬度校正为100~350 mg/L时,长期和短期水质基准值均高于硬度校正前的水质基准值,短期水质基准值校正前后最大相差近2.5倍.③在八大流域水体中,锌的急性和慢性生态风险以及HC5超标率随着水体硬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显示,水体硬度对水质基准和生态风险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建议在锌水质基准和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硬度影响,为流域精细化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以实现合理有效地保护我国水生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607.
以江苏省河流湖泊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水体代表性点位,运用多生境采样法和形态学鉴定获取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数及对应的采样面积,拟合实际结果的物种数与面积关系对数函数曲线。所研究采样量包括采样面积值、样方及样带数。研究发现,不同水体点位最适采样量面积为1.45~12.75 m2,样方及样带总数为6~16个,其要求十分耗时耗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以物种数与面积关系对数函数的一阶导数曲线y≈1值为临界点,提出"高效采样量"概念,并提出3条采样原则供讨论。同时得到江苏地区高效采样量:涉水可过河流采样面积为1.36 m2,涉水不可过河流采样面积为1.5 m2,不可涉水河流和浅水湖泊采样面积为1.75 m2,均需采集4个样方,1个样带。  相似文献   
608.
为科学评估水库建设运行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以向家坝、溪洛渡水库下游的长江朱沱段为研究区域、“四大家鱼”为目标鱼类,耦合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与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方法,模拟水库建设运行前后“四大家鱼”产卵期4~7月长江朱沱段流速、水深空间分布,对比分析水库建设运行对栖息地流速、水深适宜性以及栖息地适宜性、可利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建设运行后的“调峰补枯”,有助于增加长江朱沱段“四大家鱼”产卵期4~7月的栖息地可利用面积;栖息地可利用面积随着流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栖息地存在一个最适宜流量,该流量下栖息地可利用面积最大。研究成果为科学评估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优化水库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09.
锂电池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锂电池热失控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使用红外热成像监测锂电池表面高温区域面积的扩散,从电池过充、内部隔膜刺穿和外部短路3个方面获取电池热成像的表面高温区域分布。通过MATLAB对电池升温过程中的热成像进行红外图像处理,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电池表面的高温区域。最后采用高斯逼近函数拟合高温区域面积的变化,分析出3种锂电池热失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10.
三峡贯通一直是长江演化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古分水岭位置长期备受争议。本研究基于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以长江三峡万州-宜昌河段及其17个子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形分析、χ分析等方法,计算和分析了该地区的地形起伏、河道陡峭指数、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和河流裂点等参数,综合讨论了三峡地区水系特征及古分水岭位置。χ-plot、面积高程积分结果表明三峡地区的河流基本处于非均衡状态,大多数河流都处于壮年期。三峡地区44个裂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800 m范围内。在巫山东侧水系中只发育一期低海拔坡断型裂点(200~600 m),而其西侧水系中普遍存在两期坡断型裂点(200~600 m,800~1 200 m)。并且巫山地区χ值最低、子流域面积高程积分最高(>0.6),表明该地区河流侵蚀能力最强、流域最年轻。以上数字地貌特征指示巫山地区可能曾是三峡的古分水岭。本结论有助于认识三峡地区水系和地貌演化历史,并为进一步研究三峡贯通问题(如贯通时间、贯通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