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297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51.
52.
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仅要有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而且要有简便正确的采样方法,没有正确的采样方法,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效地收集下来,即使分析方法很准确,也会得出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结果。所以在测定样品之前,必须掌握空气样品的特征和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2,以便选择正确的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53.
随着三明市农村交通的发展,一方面,道路硬化的进程加快,农民的出行条件逐步改善;另一方面,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高发.据统计,2005年,在新修水泥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起数比以往增加了10%.针对这种情况,三明市交警及安监部门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和实施"保护生命、平安出行"宣传教育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农村群众自我防护能力,多措并举,千方百计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54.
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考虑采矿空区对地表拟建建筑物的影响,采用先进的ANSYS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了某采矿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所得结果不仅可以为拟建结构提供必要的地表变形参数,而且为认识采矿空区地表变形机理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55.
关于综放开采技术安全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从放顶煤开采的一次采高大、上覆岩层的活动范围大、破碎顶煤的存在等基本特征出发,论述了关于放顶煤开采中瓦斯、顶板和冲击地压等安全问题.放顶煤开采对有些安全问题可以缓解,比如工作面的瓦斯突出.但是也可能诱发一些安全问题,如坚硬顶板对支架的冲击、采空区垮落岩石的撞击与摩擦诱发瓦斯事故等.在放顶煤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同时,更应重视其相应的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与解决.  相似文献   
56.
安全评价过程本身是评价质量的具体体现,将安全评价工作程序化、标准化是提高安全评价质量的有效方法。陕西秦安煤矿安全评价事务有限公司通过对72个煤矿进行的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较科学的评价工作程序。该程序分为7个阶段(见图1)。  相似文献   
57.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含量,探讨了气液相平衡条件及色谱条件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甜蜜素的标准溶液在0.1-0.4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87.5%-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2.6%.  相似文献   
58.
<正>局部小冒顶的处理。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范围小,顶板没有冒实,而顶板岩石已暂时停止下落,这种局部小冒顶比较容易处理。一般采取掏梁窝、探大梁,使用单腿棚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范围较大冒顶事故的处理。一种是伪顶冒落直接顶未落,一般采取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梁处理;另一种是直接顶冒落,而且冒落区不停地沿煤壁空隙往下淌碎矸石,一般采取打撞楔的办法处理。  相似文献   
59.
开顶式气室原位研究水稻汞富集对大气汞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开顶式气室熏气实验和土壤加汞培育实验,原位研究水稻各器官汞富集对大气汞质量浓度升高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水稻根中汞含量与大气汞质量浓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土壤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8 8,P0.05),表明水稻根中的汞主要来自于对土壤中汞的吸收累积.水稻茎中汞含量随大气汞质量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RB=0.964 6,RU=0.983 1,P0.05),且上部茎中汞含量高于下部茎;茎下部汞含量随土壤汞含量的升高呈线性增加(R=0.990 1,P0.05),茎上部汞含量随土壤汞含量的升高呈二次拟合增加(R=0.998 9,P0.05),且下部茎汞含量高于上部茎,说明茎汞含量受土壤和大气汞浓度的共同影响.水稻叶中汞含量与大气汞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998 5,P0.05),与土壤汞含量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8 3,P=0.058 5),表明水稻从大气吸收的汞主要积累在叶片中,从土壤吸收的汞主要富集在根中并通过茎部向叶部传输.利用实验建立的函数关系对水稻地上生物质中汞的大气来源估算,至少60%~94%和56%~77%水稻叶和上部茎中的汞来自大气,而大气对下部茎仅贡献8%~56%.由此水稻地上部分生物质汞主要来自对大气汞的吸收,为区域大气汞的收支及汞循环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微流控免疫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微全分析方法。微流控与免疫分析相结合,不仅可以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生物识别反应弥补微流控分析在特异性、敏感性上的不足,同时又可以利用微流控分析快速、低消耗、集成化的特点,巧妙解决了传统免疫分析检测时间长、试剂昂贵、操作复杂等缺陷,非常适合环境、食品等复杂样品的检测。文章从高特异性与多元检测、复杂基质样品分析、微生物检测及微粒子免疫分离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微流控免疫分析在环境与食品安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