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203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68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21.
压力强化混凝沉淀除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强化蓝藻混凝沉淀去除效果,采用外加压力破坏藻细胞内气囊,使藻类失去浮力,再经混凝沉淀去除.通过静态实验测定了太湖蓝藻水在0~0.7 MPa预压力作用后混凝沉淀效果,并与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预压力0.4~0.7 MPa作用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沉淀出水浊度为1.04~0.69 NTU;叶绿素a浓度为2.9~0.8 μg·L-1,去除率为95.8% ~98.8%;CODMn为3.8~2.9 mg·L-1,去除率为66.2%~ 74.1%;UV254值为0.0686 ~0.0646,去除率为23.7% ~28.1%.预加压工艺比预氧化工艺节省混凝剂50%.动态实验表明,预压力混凝沉淀过滤出水浊度小于0.25 NTU;叶绿素a浓度小于lμg·L-1,平均去除率为99.5%;CODMn小于3.6 mg·L-1,平均去除率为70%;UV254值小于0.057,平均去除率为33.7%.过滤出水水质优于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22.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状况,介绍了三种典型的分散处理技术,并指出这三种技术的有机组合,将成为未来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23.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废水中TOC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选择一定的仪器使用条件及样品预处理方法,利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TOC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L,RSD为4.4%,加标回收率在91.0%~102%。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较低,灵敏度完全能满足废水中TOC项目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824.
针对驾驶行为不确定性影响车辆轨迹预测精度的问题,采用预瞄控制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分析了不同行驶车速与工况下车辆轨迹预测误差。结果表明:预瞄控制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处理驾驶人超车、避障和转向行为的外部干扰,将轨迹预测误差控制在0.5 m以内,但高速工况下的轨迹误差明显大于低速工况下的轨迹误差;在小曲率转向工况下,基于单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差小于基于双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在大曲率转向工况下,基于单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差大于基于双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研究结果为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策略的制定及车辆不同行驶工况下驾驶人行为不确定性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5.
随着量子电弧炉等绿色节能电炉技术的应用,对除尘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对某钢厂量子电弧炉二次除尘系统设计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量子电弧炉环境除尘系统设计提供一定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826.
为提升校车正面碰撞中预充气式安全气囊对6岁儿童乘员的保护功效,开展参数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基于台车试验,构建、验证校车仿真模型;搭建校车-预充气式安全气囊耦合模型,面向正常坐姿(NP)、前倾坐姿(OOP1)与右倾坐姿(OOP2),探究气囊设计参数对儿童头部伤害指标(HIC)、胸部3 ms合成加速度a3ms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当上部拉带长度增加时,气囊上部包形体积增大,HIC明显下降。中部拉带长度决定中下部包形的外部轮廓,安装点高度影响儿童与气囊的接触位置及时刻。NP与OOP2下,当中部拉带由0.29 m减少至0.26 m时,a3ms逐渐降低;当安装点高度上升时,HIC随之升高。减小、增大泄气阀的开启压力与开度,有利于头胸部保护。基于改进型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以加权伤害指标为优化目标,权衡确定主要设计参数的最优配置。具备最优配置的预充气式安全气囊能够高效保护6岁儿童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