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195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81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491.
采用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脉冲火焰光度检测的方法对石化污水处理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人体感知嗅阈值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场在各个采样点位均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恶臭污染物检出,其中以污水进口最为严重.从检出物的浓度水平而言,苯系物和恶臭污染物均存在超标现象,而且检出的恶臭污染物浓度水平远高于人体感知嗅阈值.  相似文献   
49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恶臭硫化物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苏玛罐采样、冷阱顶浓缩处理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甲乙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等7种恶臭硫化物。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较好,7种硫化物的检出限为8.0×10-4~1.4×10-3mg/m3,混合标准气体平行测定时RSD范围在3.32%~6.17%,加标回收率为100%~117%。该方法对于环境空气恶臭硫化物的测定准确可靠,能够用于常规环境空气中恶臭硫化物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493.
六氟化硫(SF6)是《京都议定书》所列的温室效应较强的一种温室气体。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大气预浓缩系统分析测定气体中六氟化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SF6气体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41%,线性范围为17.2×10-12~645×10-12,回收率为81.08%,方法检出限为5.28×10-12。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分析时间短,适用于实验室分析。  相似文献   
494.
采用 SUMMA罐采集空气样品,在预浓缩系统中经3级冷阱捕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环境空气中7种痕量有机硫化物。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使得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噻吩、乙硫醚和二甲二硫醚等7种有机硫化物在21.47μg/m3~336.43μg/m3范围内线性良好。试验表明,7种有机硫化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04μg/m3~0.036μg/m3;标准气体平行测定6次结果的 RSD为2.7%~6.2%,加标回收率为92.2%~97.5%。用该方法测定实际空气样品,并与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95.
针对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提交的可研报告基本上没提及防护设施设置方面内容的现状,结合预评价报告编制相关技术要求,研究利用类比检测数据有效推断评价项目作业岗位3种不同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浓度(强度)逻辑关系,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防护设施分析评价的逻辑结构进行重新优化调整。结果表明:评价逻辑重构后,类比检测数据与拟建项目各岗位的接触浓度(强度)更具可比性;防护设施分析评价的范围扩大到补充措施中,使得防护设施评价内容更具体、更全面、更能真实反映全部防护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情况。评价逻辑重新优化后评价报告结构更严谨、条理更清晰、逻辑更严密,更具客观说服力。  相似文献   
496.
土壤中重金属Cd污染是一个累积过程,污染历史会影响植物对土壤中Cd的吸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温度对Cd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通过模拟土壤溶液,研究了Cd的浓度、温度和预暴露时间对小麦吸收Cd的影响.小麦在浓度为0.01和0.1μmol·L-1的Cd中经过不同时间的预暴露后进行6h的短期吸收实验.结果发现,经1d预暴露后,小麦根部吸收Cd的量有增加趋势,这说明Cd对小麦产生了刺激作用,小麦地上部分的含Cd量也有所增加但不显著.经5d预暴露后,小麦对Cd产生了抗性,这使得小麦根部降低了对Cd的吸收量;并且当Cd为0.1μmol·L-1时,根部Cd吸收量的降低最为明显;由于Cd从根部向地上部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预暴露对地上部分Cd含量的影响没有根具有规律性;经过37℃高温胁迫4h后,小麦根部及地上部分的Cd含量减少高达40%;预暴露和高温共同作用后,其减少量更多,这说明预暴露和高温共同作用能够减少小麦对Cd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497.
在一台满足国Ⅵ排放的柴油机基础上,采用进气预喷甲醇的方式替代原机的尿素辅助的选择性还原技术(SCR),探究不同柴油预喷油量和预喷时刻对发动机燃烧、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大扭矩转速1690 r·min-1和280 N·m (1.25 MPa BMEP)工况下,当甲醇在整个燃料的能量占比(占总燃料能量的63%~65%)和柴油预喷时刻不变时,柴油预喷油量从1.5 mg·cyc-1(占循环喷油量8%)增加到7.5 mg·cyc-1(占循环喷油量48%)可以有效改善甲醇混合气的活性,此时达到50%燃料燃烧放热量(CA50)会提前,燃烧速率增大,气缸内燃烧爆压(Pmax)和最高压力升高率(Rmax)提高,同时有效热效率(Brake Thermal Efficiency,BTE)增加6%,PM、CO和THC比排放分别降低50%、61%和29%.但预喷油量超过6 mg·cyc-1时,NOx排放显著增加.相比之下,柴油预喷时刻的变化对发动机燃烧的影响较小.适当提前预喷可以在降低PmaxRmax的同时减少NOx、CO和PM比排放.因此,采用优化的柴油预喷参数可以获得更高的有效热效率和极低的排放.  相似文献   
498.
液态CO2相变致裂技术是一种新颖的低透煤层增透技术。为了更好地将液态CO2相变致裂技术运用到低透气煤层增透领域中,在平煤十三矿进行了液态CO2相变致裂的穿层强化预抽煤层瓦斯现场试验,通过煤层致裂后的瓦斯抽采效果反映出的不同布孔方式下的致裂差异,确定液态CO2的爆破孔的合理布孔方式。现场试验表明液态CO2相变致裂在交错的梅花孔布置方式下由于能量分布均匀,致裂效果优于矩形孔布置方式,研究结果为该技术在煤层增透强化预抽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9.
高铁酸盐对2种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高铁酸盐对深圳2种原水水中藻类的去除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以小球藻为主的东湖水时,单纯PAC混凝就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藻类,藻类去除率均在95%左右.在处理含藻量多,以颤藻为主的铁岗原水时,单纯PAC混凝除藻效果不理想,投加少量高铁酸盐进行预氧化,再投加PAC混凝,可使水中藻的去除率提高10%~20%,去除率高达97.85%.而且用高铁预氧化除藻法明显优于传统预氯化方法.  相似文献   
500.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以废料为主配制成为廉价胶凝材料双灰粉,通过双灰粉取代部分水和全部石灰膏用于拌制不同标号砂浆的配比试验,得到了不同标号掺双灰粉砂浆的最佳配比,双灰粉对于改善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有较好的效果,试验配制的不同标号水泥双灰粉砂浆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普通水泥石灰砂浆的强度性能,与普通砂浆相比,掺双灰粉砂浆具有利废节能,方便清洁的优点,会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