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34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74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为探究救援人员数量对特殊人群疏散的影响,根据疏散时特殊人群行为模式,运用Pathfinder仿真软件,对某特殊人群居住建筑建立基于协助比的疏散仿真模型,模拟不同特殊人群协助比参数,分析不同协助比对于疏散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楼梯间为影响疏散时间的主要区域,因此,根据原模型中的参数变化情况,建立不同人群疏散速度的楼梯间局部疏散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楼梯间人员疏散速度随协助比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疏散时间与特殊人群协助比呈“U”型曲线相关,先随协助比升高而降低,在40%(2∶5)时达到最小值,之后随协助比增加而上升;不同协助比时,疏散时间主要受楼梯通过速度影响,低协助比时,楼梯通过速度受楼梯间速度降低系数影响显著,高协助比时,受正常人协助时自身速度下降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12.
为加强对于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的控制,进一步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选择不同倾角布置的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为研究对象,改变倾斜角度,通过对引燃时间、火蔓延速度和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的测试和分析,研究铜铟镓硒光伏组件的燃烧行为及传热机制。结果表明,倾角的增大加剧了光伏组件火灾蔓延的危险性。光伏组件迎火面的引燃时间随倾角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倾角从0°增加到45°,引燃时间减少16.39%;倾角从45°增加到90°,引燃时间增加76.47%。背火面向上火蔓延速度随倾角增大而增大,倾角为90°时最大,为18.08 mm/s,横向火蔓延速度受倾角影响较小,均为1 mm/s左右;当光伏组件倾角增加,燃烧产生的熔融滴落物形成池火是造成光伏组件火灾危险性加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13.
为分析城市隧道出入口段及中间段驾驶人的紧张情绪,选取重庆市向黄隧道、真武山隧道、长冲隧道和八一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照度计、光透过率检测仪、眼动仪等试验设备开展现场实车试验,采集照度、光透过率、扫视幅度等参数,同时开展紧张情绪问卷调查。基于所得数据,分析扫视速度在不同时间及空间下的分布特性,建立明暗适应段的扫视速度与照度变化率,中间段的扫视速度与照度、光透过率的函数关系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等级,采用3σ准则划分明暗适应段及中间段的扫视速度分级区间,并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通过函数关系模型,反向求解得到紧张情绪在明暗适应段变化较小时所需的照度变化率控制范围。结果表明:扫视速度能反映驾驶人在明暗适应段和中间段紧张情绪的变化;当明暗适应段的照度变化率增大或中间段的照度、光透过率减小时,扫视速度提高,此时驾驶人紧张情绪加剧,反之则降低。  相似文献   
914.
三通管支管位置变化影响管内爆炸气流分布及爆炸后果,为研究其影响规律,构建等径垂直支管三通管道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计算和分析爆炸气流传播、流场变化、速度峰值及压力峰值规律。结果表明:在垂直支管B与水平支管C长度相同的工况下,C内的速度峰值整体大于B,两支管内的最大气流速度峰值均出现在分岔处,为228 m/s,比A管小26.7%;初次点火正向气流传播和末端反射的正向传播气流均会导致三通处流场气流旋涡、强湍流动能区域和速度峰值;支管位置不同工况下,三通管内气流速度峰值最大值均出现在水平管内;垂直支管内气流速度峰值随监测点距离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垂直支管内速度峰值与压力峰值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915.
为探究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坡度对人员疏散的影响,运用Pyrosim和Pathfinder软件对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火灾烟气影响下的人员疏散速度系数,重点研究不同坡度以及不同疏散策略下的人员疏散过程。结果表明:在列车中部发生7.5 MW火灾并紧急停靠在区间隧道中部的情况下,随着坡度的增大,火灾烟气对上坡方向疏散人员的影响逐渐增大,造成人员的疏散速度逐渐减小;当隧道坡度大于1.3%时,与火灾烟气的威胁相比,人员密度对下坡方向人员疏散速度的影响占据主导作用,建议尽量采用往下坡方向疏散的策略;对于坡度小于1.3%的隧道,可同时选择上下坡2个出口疏散。  相似文献   
916.
大陆风化制约着地表物质循环及其从陆地向湖泊/海洋的迁移,并通过消耗大气CO2调节不同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因此如何有效示踪大陆风化是地球表生过程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镁(Mg)无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作用,主要赋存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中,并且在表生地质过程中Mg同位素通常会发生显著的同位素分馏,这些优势赋予Mg同位素体系具备示踪大陆风化的广阔潜力。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精度Mg同位素分析技术经历了快速且成熟的发展,并在示踪大陆风化作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风化体系中Mg的来源和同位素分馏的制约要素争议颇多,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Mg的储库、风化壳、流域体系、室内实验和模型模拟等方面综述了目前Mg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挑战。最后指出,在示踪大陆风化方面,Mg同位素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建议细化岩石/矿物溶解及形成实验、大小流域相结合、加强多同位素体系联用并相互补充与验证,以及加强计算模型模拟,以此来约束Mg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17.
为探究视野受限环境对疏散人员运动速度和步态特征的影响,通过设计安全可靠的试验方法实现人员不同程度的视野受限状态及定量化测量,开展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个体疏散试验,提取行人高精度运动轨迹,分析视野受限条件对人员运动速度、步长、步宽和步进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能见度环境中,行人无法保持直行,身体摆动幅度较大。运动速度和步长随着能见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步宽与步进时间呈现相反的趋势。当人员视距大于8 m时,疏散速度并无显著差异,采用对数函数拟合获得能见度与运动参数间的定量关系。通过线性拟合速度与步态参数关系,发现步长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步宽和步进时间与速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918.
使用近 20 年固定台站记录到的初至 P 波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 2021 年 11 月 17 日江苏大丰海域 M5.0 地震震源区及邻区三维 P 波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参数。结合该地区的构造背景,研究了该地震孕育与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及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 P 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浅层的 P 波速度结构与地表地质构造及地形有较好的对应性,在造山带和隆起区表现为相对高速,盆地地区表现为相对低速。研究区地震活动性与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大丰海域地震和经过重定位后的中小地震均发生在 P 波速度梯度带上或者偏向高速一侧。综合速度结构水平和垂直剖面,震源机制解,震源的空间位置分析认为此次地震可能为右旋走滑型地震,发震断裂可能为苏北?滨海断裂,也可能与小海?陈家堡断裂及震源区其他的隐伏断裂有关。此次地震发生可能与震源区附近断裂交汇处应力积累,遇到高速的阻碍体,阻碍体发生破裂有关。研究区西部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和东部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可能是这一地震的外部地球动力学来源,而江苏陆区及近海大陆架因地形高程差异引起的重力势则可能是此次地震的内部驱动力。  相似文献   
919.
塔吉克斯坦黄土矿物与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矿物和地球化学组成是研究黄土来源和成因的重要手段。利用X 射线衍射(XRD)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对亚洲内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黄土分别进行了矿物 组成和稀土元素(REE)特征分析,并与黄土高原和新疆伊犁黄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XRD 鉴定出塔吉克斯坦黄土有10 多种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方解石,还有少量绿泥 石、云母类、白云石等,偶见多种重矿物,其矿物组成与黄土高原和新疆伊犁黄土类似,但石英、 方解石的含量较低,角闪石含量介于黄土高原与伊犁黄土之间,反映近源弱风化的环境。稀土 元素总含量(ΣREE)变化于130.61 ~ 205.62 μg?g-1,平均值为158.81 μg?g-1,明显低于黄土高原 黄土和新疆黄土,但黄土与古土壤的REE 特征参数及配分模式具有很好的相似性,说明两者具 有类似的风成成因。塔吉克斯坦黄土不同时代的矿物成分和REE特征参数、配分模式与黄土高原、 新疆黄土接近,显示出其经过搬运后的高度混合性特征,亦指示其为风成成因,而含量的细微 差异则主要反映了区域地质背景和源区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