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582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研究了海水淡化低温多效蒸馏(LT-MED)工艺沿程水质和溴代消毒副产物(Br-DBPs)变化特征.LT-MED工艺进水海水的Br-浓度和比紫外吸收值(SUVA)分别为54.6 mg·L~(-1)和1.7 L·(mg·m)-1,其荧光特征有机物主要有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富里酸类有机物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进水海水经Na Cl O消毒后,DBPs的种类和浓度显著增加,且增加的主要为Br-DBPs,三溴甲烷(CHBr3)占总三卤甲烷(THMs)的100%;一溴乙酸(C2H3Br O2)和二溴乙酸(C2H2Br2O2)分别占总卤乙酸(HAAs)的31.9%和68.1%;四溴苯酚(C6H5Br O)占总卤代酚(HPs)的100%.LT-MED海水淡化产品水中THMs、HAAs和HPs均未检出,但是其浓水中的THMs、HAAs和HPs浓度分别为56.9、35.0和0.1μg·L~(-1).  相似文献   
94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的提高,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粪大肠杆菌要求也由一级B提高到一级A,消毒已成为污水处理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不仅要确保出水达标还要考虑消毒工艺的经济性,本文以16.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探讨次氯酸钠消毒工艺运行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3.
钴活化过一硫酸盐氧化过程中卤代副产物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阔  金浩  董为  季跃飞  陆隽鹤 《环境科学》2016,37(5):1823-1830
活化过硫酸盐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可以降解大多数有机污染物,被广泛用于地下水、土壤修复等领域.本研究发现在钴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高级氧化过程中,溴离子会被SO~(·-)_4氧化生成自由溴,继而和苯酚反应生成溴代苯酚,最终生成三溴甲烷和二溴乙酸等副产物.当反应液中苯酚初始浓度为0.05 mmol·L~(-1)、Br~-浓度0.2 mmol·L~(-1)、Co~(2+)浓度5μmol·L~(-1)、PMS浓度1 mmol·L~(-1)、p H为6.0时,三溴甲烷和二溴乙酸的生成随反应的进行先增加后降低,在8 h达到最大,分别为10.3μmol·L~(-1)和14.6μmol·L~(-1).卤代副产物的生成随p H的升高而降低.当卤离子总量保持不变,随着溶液中Cl~-/Br~-比例的增加,卤代副产物的生成总量逐渐降低,而含氯副产物的产量逐渐增加.本研究为全面评价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在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4.
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对二级出水中DON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厂出水越来越多被中水回用或排入河流间接地作为下游水源水,其中所包含的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被认为是含氮消毒副产物(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N-DBPs)的前体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为探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对二级出水中DON作用机制,不仅分析了不同相对分子量和亲疏水性DON组分变化,而且还考察氯化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生成潜势;最后结合三维荧光(3DEEM)分析技术,对强化混凝前后DON组成、化学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对DON、DOC和UV254去除效果,其中DON最大去除率提高到3.7倍;pH对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DON、DOC和UV254去除率呈下降趋势;Ca~(2+)是臭氧预氧化提高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随着臭氧浓度增加到8 mg·L~(-1)时,ζ电位由-33 m V上升到-8 m V,Ca~(2+)浓度则从116 mg·L~(-1)下降到89 mg·L~(-1).ζ电位和溶解性Ca~(2+)浓度的线性关系(R~2=0.97)可以表明,只有当Ca~(2+)浓度较高时臭氧预氧化才能显著地提高混凝效果;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后,相对大分子量(20×103)和疏水性DON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相对小分子量(6×103)和亲水性DON所占比例增加.DBPs的生成潜势总和明显降低,由120.1μg·L~(-1)下降到65.2μg·L~(-1);最后,经3DEEM光谱分析可知,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过程中DON浓度和DBPs生成潜势变化与3DEEM光谱中3个主要荧光峰有关,分别代表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945.
The effects of ozonation on the formation potential of typical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and the changes of genotoxicity during post chlorination of tertiary effluent from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were investigated. Ozonation enhanced the yields of all detected chlorine DBPs except CHCl3. At a chlorine dose of 5 mg/L, the three brominated THMs and five HAAs increased, while chloroform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ozone dose from 0 to 10 mg/L (ozone dose in consumption base). At a chlorine dose of 10 ...  相似文献   
946.
“ITT水印计划”来历 2008年8月世界节水周期间,全球领先水企业ITT公司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向世界公布了名为“ITT水印计划”的慈善项目,承诺将投入300万美元,用于为发展中国家的学校提供纯净水、饮水设备和提高卫生教育。之后,ITT公司一直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各国进行考察,寻找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947.
要求水源保护区单方面做出牺牲,并由其独自承担巨额的生态保护成本,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也极易导致低效率的生态供给。更令人担忧的是,水源保护区大多属贫困地区,在面临生存危机时很难避免“贫穷污染”的发生,届时供水受益城市的饮水安全将难以保障。为此,必须从生态补偿法规、管理、标准、方式、配套政策等多方面完善辽宁省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48.
文章提出利用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对饮用水源地的地表水进行消毒杀菌。介绍了高压脉冲放电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应用于饮用水源地的地表水消毒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大肠杆菌杀灭效果随放电电极极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对于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杀灭率相当高,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49.
郭美婷  胡洪营  刘文君 《环境科学》2008,29(9):2576-2579
研究厂复活光照强度对污水三级处理出水紫外线消毒后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光复活的影响.复活光强对复活的影响依消毒时紫外线剂量及菌种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复活光强(0~43ìW/cm2)下.大肠杆菌在5 mJ/cm2的紫外线剂量消毒后,复活情况基本不受复活光强影响.紫外线剂量增高至20 mJ/cm2后复活光强存在阈值,在43 ìW/cm2复活光条件下检测到明显的光复活,低于此光强没有检测到明显的光复活.粪大肠杆菌的光复活基本不受复活光照强度的影响.复活光强对细菌光复活的不同影响在光复活控制措施提出过程中需要考虑.  相似文献   
950.
微污染原水预臭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强化混凝和臭氧氧化技术为核心建立了中试水处理设备,采用有机物表观分子量分级、树脂分级等手段表征了原水有机物及其THMFP特征;通过实验室试验和中试运行对预臭氧和强化混凝技术应用中有机物去除效果、消毒副产物THM的产生和消除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臭氧应用中可能形成的相关副产物甲醛、溴酸盐等对饮用水安全性影响的问题.结果表明:预臭氧-强化混凝处理效果较好,采用适当浓度的臭氧(如1.0mg·L-1)进行预氧化,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物去除率,从常规混凝滤后水的33.7%提高到48%,有机物浓度降到1.385mg·L-1;THMFP总体去除效果从常规处理的131μg·L-1降至53μg·L-1;未出现甲醛、溴酸盐超标的问题,对余铝没有显著影响,安全性较高;但是,AOC含量比常规混凝和强化常规混凝升高,可能增进微生物的繁殖和对管网等的腐蚀,需要进一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