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6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30篇 |
综合类 | 217篇 |
基础理论 | 45篇 |
污染及防治 | 26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石油烃类生物降解产物形成胶质的过程与胶质的再降解过程交织,增加了原油生物转化过程的复杂度.以往对胶质组分辨识不足,使地表环境下石油污染物的稠化机制阐释薄弱及生物修复效率难以提高.本文利用从稠油污泥中筛选到的石油降解菌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进行了原油混合物与胶质单族组分的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测定胶质组分,按照氧原子数量进行分类,聚焦氧原子数量为O2类极性化合物在石油烃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响应变化及再转化机制,进一步揭示胶质组分的好氧生物降解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降解作用下,20、40及60 d不同时段原油饱和烃的总降解率分别为36.02%、43.46%和52.84%,其中正构烷烃、三环萜烷、藿烷、甾烷和二环倍半萜烷类化合物均有降解;60 d时芳烃中萘、菲、芴、联苯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的降解率分别为56.58%、63.46%、49.84%、59.47%及40.69%,生物降解明显;原油混合物及胶质单族组分中O2类化合物变化复杂,形成与降解同步发生,脂肪酸和单环环烷酸随着时间延长明显增加;类异戊二烯酸、饱和脂肪酸、1~3环环烷酸、藿烷酸及多环环烷酸或芳香酸均为原油混合物中饱和烃及芳烃生物降解产物对于胶质组分的贡献,也是原油中O2类极性组分对饱和烃及芳烃类生物降解作用的响应.石油烃形成的高碳数和低碳数酸均可源源不断进入胶质组分中,使原油的碳循环过程与生物修复过程更加复杂.因此,提高原油重质组分中胶质的生物修复效率是突破原油生物修复效率瓶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以下简称《导则》)于1998年6月1日开始实施。《导则》规定了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铁路公路工程项目,旅游、区域开发等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该《导则》的出台,对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全面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如何贯彻实施《导则》,谈几点看法,供参考。一、加强培训,提高环评人… 相似文献
473.
李伟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30(6)
用理想流体介质模拟水层、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模拟饱和土地层,在理想流体介质与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相连接边界的连续条件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对理想流体介质、流体饱和多孔介质进行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方法,开考虑地层与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建立了进行水与场地、结构耦合动力分析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水深、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沉管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可供相关人员进行沉管隧道抗震分析时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4.
475.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19-2011和HJ/T19-1997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主要内容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476.
为了分析裴沟矿31采区的煤炭开采对上部魔洞王水库的影响,以及评价水体下开采的安全性,首先分析了岩土体材料在三轴压缩试验中表现出来的应变软化现象,认为岩石峰后的软化能够说明覆岩破坏后的力学特性;然后介绍了FLAC3D中应变软化模型;最后分别建立Mohr—Coulomb理想弹性模型和应变软化模型的数值模型,针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覆岩移动破坏的特征以及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分析了两者计算结果的差别,计算结果表明:应变软化模型对覆岩移动破坏特征的计算更加准确,能够说明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覆岩移动规律,通过其计算得到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计对水体下采煤的安全性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7.
雾是大气中的饱和水蒸气在气溶胶周围冷凝而产生的 .雨夹带雾的天气是指伴随有雾的雨天 ,即可见度低的降雨现象 .雾产生于污染严重、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 ,它与一系列的空气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 .雾明显地显示出酸性 .含有高浓度盐的酸性雾 ,会对植物的叶子产生直接的影响 ,许多植物的根与pH值为 3的液体接触时 ,将产生生长障碍 .在没有雨只有雾的山中 ,可以观察到树底下有雨滴落下 .这是由于随风吹来的雾滴附着在树上 ,逐渐长大后落下来的缘故 ,这种现象一般称为树雨 .这种情况下 ,雾不仅对植物也将对土壤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查明造成环境… 相似文献
478.
目的 提升盐雾箱饱和加湿桶湿式加热性能,保证盐雾试验过程沉降盐雾溶液浓度的稳定,进行盐雾试验箱饱和加湿桶的设计与研究。方法 对饱和加湿桶压缩空气入口和出口进行结构设计,入口采用散流器实现湿式加热,出口设置气水分离器,对出口气流进行气水分离,从而形成较为“洁净”的饱和湿空气。对饱和加湿桶进行性能测试,验证盐雾试验箱饱和加湿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散流器可以使气流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流动,有效抑制气流直通液面的浪涌现象,避免液滴飞溅产生,并增大了压缩空气与去离子水的接触面积。供气压力为50~150 kPa时,饱和加湿桶出口气流的相对湿度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达到83%~90%,且试验过程出口流道无明水喷射。结论 通过对饱和加湿桶的设计,有效提升了湿式加热的效率,并形成较为“洁净”的饱和湿空气,满足盐雾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479.
ICNIRP于2020年3月出版了2020年版《限制电磁场暴露的导则(100 kHz~300 GHz)》,为了准确掌握2020版导则在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方面与旧版导则的差异,通过对比新旧导则对应条款得到具体变化情况。2020版导则修订了全身暴露基本限值与导出限值、局部暴露基本限值、神经刺激基本限值、肢体感应电流导出限值,增加了局部暴露导出限值、短暂局部暴露基本限值与导出限值,删除了微波听觉效应基本限值、接触电流导出限值。2020版导则更新了限制射频电磁场暴露的科学基础,使限值更加匹配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升了导则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